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更多“三一四”事件,境外媒体的报道达到妖魔化中国的程度,发生在()年。”相关问题
  • 第1题:

    一旦发生了突发性事件,如果媒体不报道,人们就听取网络上的传言;如果媒体报道与网络上的传言有偏差,人们相信的是网络上的传言;如果媒体报道与网络传言形成了一致,那么人们就会认为媒体只不过在大众的压力下才不得不报道了事件真相的沧海一粟。

    对于突发性事件,作者认为媒体应该如何处理?( )

    A.第一时间将事实真相公之于众

    B.报道尽量与网络信息保持一致

    C.报道应更为深刻、更具有批判性

    D.报道以争取民众的信任为前提


    正确答案:D
    文段中指出由于人们对媒体在某些方面的报道有着不信任感,因此他们更加相信网络上的信息。所以作者认为处理突发性事件应首先增强民众对媒体的信任感。A 项,第二个分句表明即使媒体第一时间公布事实真相,但如果与网络传言不符,人们仍然相信网络;B项,第三个分句表明这样做于事无补,既偏离事实,又不能让民众相信媒体;C项,仍然不能增加民众的信任感;D项,符合作者的观点。

  • 第2题: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媒体事件频发,媒体对事件的关注程度和方式决定了公众的态度和事件的发展。人们所看到的已经不是事件本身,而是经过媒体把关后的媒体事件。随着网络的兴起,媒体事件更是集中地以网络事件的形式表现。在网络事件中,网民是网络舆论和网络监督主体。他们的触角遍布社会各个角落,时时处处监督着政府和官员的一举一动。

    下列说法与这段文字不符的是:

    A 网络监督呈现出广泛性和普遍性

    B 网络对社会舆论有重大影响

    C 媒体事件可能不是事件本身

    D 网络监督比传统手段更有效率


    正确答案:D
    51.【答案】D 网络监督比传统手段更有效率

  • 第3题:

    对新闻媒体报道的分析主要从以下哪些方面进行?()。

    • A、媒体报道编撰者
    • B、媒体报道的时间
    • C、媒体报道的次数
    • D、媒体报道的评价

    正确答案:C,D

  • 第4题:

    根据《国家安全蓝皮书: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2014年)》,过去的一年,天下并不太平,重大恐怖事件时有发生。报告中重点统计了发生在中国的恐怖事件,公开的资料显示,2013年发生于中国境内的暴力恐怖袭击共()起。

    • A、15
    • B、16
    • C、9
    • D、10

    正确答案:D

  • 第5题:

    “三一四”事件,境外媒体的报道达到妖魔化中国的程度,发生在()年。

    • A、2008
    • B、2009
    • C、2010
    • D、2011

    正确答案:A

  • 第6题:

    新闻媒体应当准确、客观地报道突发事件信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的虚假信息。()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你是否同意“美国大众媒体对中国进行妖魔化”的观点,为什么?


    正确答案:不同意。
    因为:第一,美国的媒体始终把褊狭的资产阶级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美国舆论妖魔化中国的核心原因与美国大资产阶级的国家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大资产阶级的国家利益就是美国对外扩张的霸权主义倾向和美国必须保持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
    美国媒体妖魔化中国的短期目的和长远利益有以下四个方面:
    (1)破坏中美关系吓跑外国投资者;
    (2)转移世界公众对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搞霸权和扩张的注意视线;
    (3)给日本军国主义大气,鼓吹“美日统治下的亚太和平”,鼓吹美日联合对付中国;
    (4)刺激亚洲国家跟随美国建立反华军事联盟。

  • 第8题:

    公开报道,出版或个人接受境外媒体采访涉及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军事方面内容的,不用事先经过审批。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因反洗钱工作对媒体解释不周,被全国性主流媒体报道的事件属于()。

    • A、较大突发事件
    • B、重大突发事件
    • C、特别重大突发事件
    • D、不属于风险事件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单选题
    媒体应针对不同类别的突发事件,分类进行报道,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对于重大自然灾害,媒体应及时报道,全面告知,深入分析

    B

    对于事故灾难,媒体应发挥舆论监督功能,多做理性分析

    C

    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保证信息的及时公开和准确权威,做到科普与信息传递并重

    D

    对于社会安全事件,应及时报道,公开全面,透析深层原因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因反洗钱工作对媒体解释不周,被全国性主流媒体报道的事件属于()。
    A

    较大突发事件

    B

    重大突发事件

    C

    特别重大突发事件

    D

    不属于风险事件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三一四”事件,境外媒体的报道达到妖魔化中国的程度,发生在()年。
    A

    2008

    B

    2009

    C

    2010

    D

    2011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2012江苏公务员考试试题要答案

    中国留学生在美国遭遇枪击,国内媒体在报道时突出了“宝马车”等字眼,引发群众对“官二代”“富二代”的抨击,使得本次事件在网上一片叫好声,对此你怎么看?


    对于中国留学生在美国遭遇枪击我深表遗憾,有中国公民在外国失去了生命,我觉得无论是谁,都会让人思考生命的价值与可贵。而国内媒体对此事件进行了报道,是在正常地行驶新闻报道权,但是新闻媒体报道应该尽可能地公正全面,这样才能让国内的民众对事件有一个客观地了解和自身判断,然而国内媒体却突出了“宝马车”等字眼,是迎合时下群众的仇富心理来博取关注与点击率,证明了国内媒体的新闻报道的职业操守有待提高。

    这个事件更值得让人深思的是网友的一片叫好声,他们的叫好不是针对一个人,而是针对一个群体,那这是现在社会上为富不仁、有权有钱的那些人,这种普遍存在于社会的仇富心态如果不给予重视,将会有深远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仇富心理其实是社会矛盾激化的间接表现,在中国当今处于社会转型期、矛盾多发期的今天,社会普遍存在着焦虑感,这种仇富心态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第二、它将造成阶层间的割裂,不利于民族的团结与凝聚力的提高。

    第三、它会加深群众对政府的不信任感,更进一步激化矛盾。

    其实仇富心理的实质是对公平与正义的呼唤,仇富仇的不是财富,而是为富不仁的种种做法与作风。

    要解决就要找到其形成的原因。我想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部分富有阶层的人,利用手中的金钱进行权钱交易,滋生出严重的贪污腐败,这种腐败不但在行政上还存在司法系统上,让群众在一些事件没有了公平正义可言; 

    第二、部分富有阶层或部分高官子女在公众场合表现出对群众生命的蔑视与不尊重,严重地刺激了大众的神经,如杭州的飙车案等

    第三、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民生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群众对政府的表现在某些方面存在不满意。

    所以正是这多方面的原因,群众特别是网民在这次事件表现出有违人道的叫好声,我建议政府和相应部分要采取以下对策措施:

    第一、加大对贪污腐败的打击力度,对于违反法律与规章制度的官员或工作人员要严惩不贷,才可以弘扬社会正气; 

    第二、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在制度上让相关人员具有危机感,在制度上进行预防与惩处; 

    第三、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社会的保障网,增加群众的安全感; 

    第四、作为父母的富有阶层应该加强对自己的子女的教育,要使他们成为三观积极向上的人,对社会对自己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第四、各大媒体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严守职业操守地进行社会报道,对社会形成正面向上的社会影响力; 

    总之这个事件带给我们很多的反思,希望我们相关部门要尽快地行动起来

  • 第14题: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媒体事件频发,媒体对事件的关注程度和方式决定了公众的态度和事件的发展。人们所看到的已经不是事件本身,而是经过媒体把关后的媒体事件。随着网络的兴起,媒体事件更是集中地以网络事件的形式表现。在网络事件中,网民是网络舆论和网络监督主体。他们的触角遍布社会各个角落,时时处处监督着政府和官员的一举一动。 下列说法与这段文字不符的是( )。 A.网络监督呈现出广泛性和普遍性 B.网络对社会舆论有重大影响 C.媒体事件可能不是事件本身 D.网络监督比传统手段更有效率


    正确答案:D
    这段文字谈到传统监督手段和新型的监督手段,即对媒体事件和网络事件的监督,但并未对二者进行比较,因此无法得知网络监督是否比传统手段更有效率。故选D。

  • 第15题:

    1875年发生在云南腾冲的著名抗英事件叫做()。

    • A、马嘉理事件
    • B、片马事件
    • C、班洪班老事件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媒体单位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报道准则包括()

    • A、不瞒
    • B、不压
    • C、不炒
    • D、不偏

    正确答案:A,B,C,D

  • 第17题:

    媒体报道恐怖事件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必须客观报道恐怖事件,并且不加评述;另一方面,恐怖分子也渴望通过媒体宣传其“英雄”行为,如宣传血腥的场面,给社会带来恐怖效应,以达到其目的,所以科学地报道恐怖事件对警方来说非常重要。下列新闻报道符合要求的是()。

    • A、3月1日,昆明火车站发生了恐怖事件,此事件是“东突”恐怖组织所为
    • B、10月28日,北京天安门发和了恐怖事件,此事件是“东突”恐怖组织所为
    • C、2月28日,乌鲁木齐发生了恐怖事件,场面非常血腥,现在没有抓到恐怖分子,恐怖分子已向乌鲁木齐东风路方向逃跑
    • D、4月30日,喀什发生了爆炸事件,事件造成100人伤亡,有关方面正在积极查找恐怖分子

    正确答案:A,B

  • 第18题:

    请根据“从众”部分的内容,谈谈媒体应不应该对自杀等事件大肆报道?


    正确答案:从众是指人们由于受到群体的影响,把自己的观念或行为朝着与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改变。从从众的原因,信息影响中是否会引起从众行为的因素决定:对自己独立判断的信心。当一个人做出判断的任务越困难、答案越不清楚时,从众的可能性就越大。这就是因为人们对自己的判断信心不足。因此,媒体不应该对自杀事件大肆报道。因为会引起更多对自己判断信心不足的人顺从这种从众行为。

  • 第19题:

    电视现场直播是将电视作为一种报道媒体与事件发生()

    • A、快速报道
    • B、交叉报道
    • C、反复报道
    • D、发展进程相同步实时报道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危机期间,组织与媒体之间的互动会直接影响媒体对危机事件的()。

    • A、引导
    • B、报道
    • C、审查
    • D、监督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媒体单位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主要责任包括()

    • A、报道灾情,下情上达
    • B、报道救灾,上情下达
    • C、参与救灾,提供服务
    • D、澄清视听,稳定民心

    正确答案:A,B,C,D

  • 第22题:

    多选题
    媒体单位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报道准则包括()
    A

    不瞒

    B

    不压

    C

    不炒

    D

    不偏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媒体单位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主要责任包括()
    A

    报道灾情,下情上达

    B

    报道救灾,上情下达

    C

    参与救灾,提供服务

    D

    澄清视听,稳定民心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1875年发生在云南腾冲的著名抗英事件叫做()。
    A

    马嘉理事件

    B

    片马事件

    C

    班洪班老事件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