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点支式玻璃幕墙拉杆和拉索体系预拉力的控制、预拉力损失、预拉力张拉的要求。”相关问题
  • 第1题:

    拉弯工艺参数()等,直接影响到拉弯件成形质量。

    • A、拉弯力
    • B、工件的变形量
    • C、预拉力
    • D、补拉力

    正确答案:A,B,C,D

  • 第2题:

    关于点支承玻璃幕墙张拉杆、拉索体系施工,符合技术要求的有()。

    • A、拉杆与端杆应采用焊接连接
    • B、拉杆、拉索实际施加的预拉力应考虑施工温度的影响
    • C、施加预拉力应以张拉力的150%为控制量
    • D、拉索下料前应进行调直预张拉,张拉力取破断拉力的50%
    • E、拉索不应采用焊接,可采用冷挤压锚具连接

    正确答案:B,D,E

  • 第3题:

    解决拉弯件圆弧半径超差的主要措施是调整()等。

    • A、预拉力
    • B、模具长度
    • C、拉弯力
    • D、模具回弹值

    正确答案:A,C,D

  • 第4题:

    平皮带需要预拉时,预拉力一般应为工作拉力的1.5-2倍,预拉持续时间应约为24小时。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点支式玻璃幕墙拉杆和拉索体系预拉力的控制、预拉力损失、预拉力张拉的要求。


    正确答案:拉索(杆)桁架的架设必须首先安装支座结构,把已经按标准长度准备好的索桁架就位,调到规定的初始位置并安上锚具初步固定,然后按规定的顺序进行预应力张拉,张拉过程要随时监测索系列的位置变化,必要时在征得设计人员同意后做适当调整,使整个拉索(杆)点驳接玻璃幕墙完成时达到预定位置。为使预应力均匀分布,双层索(承重索、稳定索)要同时张拉,最理想方案全部预应力分三个循环。第一个循环完成预应力的50%,第二=三个循环各完成25%,三个循环张拉完成达到100%的预应力,为使钢爪支座标高的变化控制在尽量小的范围,这种轮番张拉使张拉完成后,索的形状基本不变。

  • 第6题:

    问答题
    点支式玻璃幕墙的拉杆或拉索体系的设计要求。

    正确答案: (1)拉索(杆)内力只能是沿着索(杆)切线方向的拉力,而撑杆只能承受压力;(2)拉索(杆)结构受力状态要满足静力平衡方程;(3)拉索(杆)结构只能够承受拉力,不能承受压力。(4)拉索(杆)计算要考虑几何非线性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是指()
    A

    对钢筋预加压力

    B

    对混凝土预加压力

    C

    对混凝土预加拉力

    D

    对构件预加拉力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点支式玻璃幕墙的拉杆或拉索体系的设计要求。

    正确答案: (1)拉索(杆)内力只能是沿着索(杆)切线方向的拉力,而撑杆只能承受压力;
    (2)拉索(杆)结构受力状态要满足静力平衡方程;
    (3)拉索(杆)结构只能够承受拉力,不能承受压力;
    (4)拉索(杆)计算要考虑几何非线性影响;
    (5)要注意边界条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点支式玻璃幕墙拉杆和拉索体系预拉力的控制、预拉力损失、预拉力张拉的要求。

    正确答案: 拉索(杆)桁架的架设必须首先安装支座结构,把已经按标准长度准备好的索桁架就位,调到规定的初始位置并安上锚具初步固定,然后按规定的顺序进行预应力张拉,张拉过程要随时监测索系列的位置变化,必要时在征得设计人员同意后做适当调整,使整个拉索(杆)点驳接玻璃幕墙完成时达到预定位置。为使预应力均匀分布,双层索(承重索、稳定索)要同时张拉,最理想方案全部预应力分三个循环。第一个循环完成预应力的50%,第二、三个循环各完成25%,三个循环张拉完成达到100%的预应力,为使钢爪支座标高的变化控制在尽量小的范围,这种轮番张拉使张拉完成后,索的形状基本不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关于点支承玻璃幕墙的支承钢结构加工要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拉索下料前应进行调直预张拉,张拉力可取破断拉力的50%,持续时间可取2h

    B

    截断后的钢索应采用挤压机进行套筒固定

    C

    拉杆与端杆宜采用焊接连接

    D

    拉索结构应在工作台座上进行拼装,并应防止表面损伤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涉及的考点是点支承玻璃幕墙的支承钢结构加工要点。点支承玻璃幕墙的支承钢结构加工要点:
    (1)应合理划分拼装单元;
    (2)管桁架应按计算的相贯线,采用数控机床切割加工;
    (3)管件连接焊缝应沿全长连续、均匀、饱满、平滑、无气泡和夹渣;
    (4)拉杆、拉索应进行拉断试验;
    (5)拉索下料前应进行调直预张拉,张拉力可取破断拉力的50%,持续时间可取2h;
    (6)截断后的钢索应采用挤压机进行套筒固定;
    (7)拉杆与端杆不宜采用焊接连接;
    (8)拉索结构应在工作台座上进行拼装,并应防止表面损伤;
    (9)分单元组装的钢结构,宜进行预拼装;
    (10)构件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 第11题:

    多选题
    关于点支承玻璃幕墙张拉杆、拉索体系施工,符合技术要求的有(    )。
    A

    拉杆与端杆应采用焊接连接

    B

    拉杆、拉索实际施加的预拉力应考虑施工温度的影响

    C

    施加预拉力应以张拉力的150%为控制量

    D

    拉索下料前应进行调直预张拉,张拉力取破断拉力的50%

    E

    拉索不应采用焊接,可采用冷挤压锚具连接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点支式玻璃幕墙拉杆和拉索体系预拉力的控制、预拉力损失、预拉力张拉的要求。

    正确答案: 拉索(杆)桁架的架设必须首先安装支座结构,把已经按标准长度准备好的索桁架就位,调到规定的初始位置并安上锚具初步固定,然后按规定的顺序进行预应力张拉,张拉过程要随时监测索系列的位置变化,必要时在征得设计人员同意后做适当调整,使整个拉索(杆)点驳接玻璃幕墙完成时达到预定位置。为使预应力均匀分布,双层索(承重索、稳定索)要同时张拉,最理想方案全部预应力分三个循环。第一个循环完成预应力的50%,第二=三个循环各完成25%,三个循环张拉完成达到100%的预应力,为使钢爪支座标高的变化控制在尽量小的范围,这种轮番张拉使张拉完成后,索的形状基本不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是指()

    • A、对钢筋预加压力
    • B、对混凝土预加压力
    • C、对混凝土预加拉力
    • D、对构件预加拉力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关于点支承玻璃幕墙的支承钢结构加工要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拉索下料前应进行调直预张拉,张拉力可取破断拉力的50%,持续时间可取2h
    • B、截断后的钢索应采用挤压机进行套筒固定
    • C、拉杆与端杆宜采用焊接连接
    • D、拉索结构应在工作台座上进行拼装,并应防止表面损伤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点支式玻璃幕墙的拉杆或拉索体系的设计要求。


    正确答案: (1)拉索(杆)内力只能是沿着索(杆)切线方向的拉力,而撑杆只能承受压力;(2)拉索(杆)结构受力状态要满足静力平衡方程;(3)拉索(杆)结构只能够承受拉力,不能承受压力。(4)拉索(杆)计算要考虑几何非线性影响。

  • 第16题:

    每个受剪拉作用的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所受的拉力应低于其预拉力的()

    • A、1.0倍
    • B、0.5倍
    • C、0.8倍
    • D、0.7倍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桅杆缆绳的预拉力和工作拉力是否应该叠加,试论述之。


    正确答案: 桅杆找正时,均须施加预拉力,以对桅杆头部施加约束。桅杆工作时,在主吊力相反的方向上,缆绳必然产生工作拉力。
    假定严格地限定了桅杆头部的位移,毫无疑问,预拉力和工作拉力是应叠加的,在设置缆绳系统和地锚时必须考虑叠加的问题.但在实际上绝无可能限定桅杆头部的位移,象重型桅杆在进行大型塔类设备吊装时,桅杆头部在主吊力方向位移200mm甚至更多些,从吊装工艺看都无大的妨碍,都是允许的。桅杆头部的位移直接导致位移方向缆绳的松弛,原预拉力绝大部分消失,这样,相反方向缆绳的预拉力显然也伴随着消失。所以,在设置缆绳系统和地锚时可以不考虑叠加的问题。

  • 第18题:

    单选题
    关于点支承玻璃幕墙支承钢结构加工要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拉杆、拉索应进行均匀性试验

    B

    拉杆与端杆采用焊接连接

    C

    拉索结构应在施工现场进行拼装

    D

    拉索下料前应进行调直预张拉,张拉力可取破断拉力的50%,持续时间可取2h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判断题
    平皮带需要预拉时,预拉力一般应为工作拉力的1.5-2倍,预拉持续时间应约为24小时。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填空题
    紧固高强度螺栓应分初柠、终拧。初拧应达到螺栓预拉力标准值的()%左右。终拧后,螺栓预拉力应符合下列规定:对装有压力传感器或贴有电的高强度螺栓,采用电阻应变仪实测控制试件每个螺栓的预拉力值在0.95P-()P(P为高强度螺栓设计预拉力值)之间;不进行实测时,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紧固轴力)可按同批复验预拉力的平均值取用。

    正确答案: 50,1.05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每个受剪拉作用的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所受的拉力应低于其预拉力的()
    A

    1.0倍

    B

    0.5倍

    C

    0.8倍

    D

    0.7倍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抗拉设计承载力与预拉力的比值为()。

    正确答案: 0.8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在高强度螺栓受拉连接的承载力极限状态范围内,随着外拉力的增加,螺栓杆内的预拉力如何变化?()
    A

    始终为0

    B

    基本维持在预拉力P附近

    C

    由0逐渐增大到预拉力P

    D

    由预拉力P逐渐减小到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