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现浇框架支座负弯矩调幅系数为()。装配整体式框架支座负弯矩调幅系”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框架结构梁端弯矩调幅的计算公式中,旦为弯矩调幅系数。对于装配整体式框架90可取()。

    A. 0. 8- 0. 9

    B. 0.7- 0.8

    C. 0. 6- 0. 7

    D. 0. 6一 0.8


    参考答案B

  • 第2题:

    两端固定的均布荷载作用钢筋混凝土梁,其支座负弯矩与正弯矩的极限承载力绝对值相等。若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支座弯矩调幅系数为(  )。

    A、0、8
    B、0、75
    C、0、7
    D、0、65

    答案:B
    解析:
    钢筋混凝土板的负弯矩调幅幅度不宜超过按弹性理论计算所得弯矩值的20%。钢筋混凝土梁支座或节点边缘截面的负弯矩调幅幅度不宜大于25%。选择支座弯矩调幅系数为0.75,调幅完成后经验算满足平衡条件。

  • 第3题:

    关于框架梁弯矩调幅,下列说法中不平确的是()

    • A、弯矩调幅仅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进行
    • B、弯矩调幅后,梁支座弯矩将减小
    • C、弯矩调幅后,梁跨中弯矩将减小
    • D、弯矩调幅系数β≤1.0

    正确答案:C

  • 第4题:

    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可对框架结构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

    • A、梁端塑性调幅应对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 B、梁端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 C、梁端塑性调幅应对内力组合后的负弯矩进行
    • D、梁端塑性调幅应只对竖向恒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正确答案:B

  • 第5题:

    对框架结构设计时要进行梁端弯矩调幅,以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对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梁端弯矩调幅
    • B、调幅后,梁端负弯矩减小且跨中弯矩增大
    • C、调幅后,梁端负弯矩增大而跨中弯矩不变
    • D、梁端弯矩调幅在内力组合之后进行

    正确答案:B

  • 第6题:

    关于现浇框架梁端弯矩调幅,正确的说法组合为() ①、满足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 ②调幅系数为0.7-0.8 ③调幅可方便施工 ④可节省钢筋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②
    • D、②④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对现浇框架支座处弯矩可以进行调幅,以下不正确的论述是()。

    • A、负弯矩调幅系数为0.8~0.9。
    • B、只需要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进行调幅。
    • C、调幅必须在荷载效应组合之前完成。
    • D、对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效应均需要进行调幅。

    正确答案:D

  • 第8题:

    单选题
    框架结构设计可以考虑梁端塑性变形产生的内力重分布,对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仅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进行调幅

    B

    先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进行调幅,然后与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进行组合

    C

    先对竖向荷载作用及水平荷载作用进行内力组合,然后对组合弯矩进行调幅

    D

    现浇框架结构和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均可进行调幅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对现浇框架支座处弯矩可以进行调幅,以下不正确的论述是()。
    A

    负弯矩调幅系数为0.8~0.9。

    B

    只需要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进行调幅。

    C

    调幅必须在荷载效应组合之前完成。

    D

    对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效应均需要进行调幅。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现浇框架支座负弯矩调幅系数为()。装配整体式框架支座负弯矩调幅系数为()。

    正确答案: 0.8~0.9、0.7~0.8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可对框架结构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
    A

    梁端塑性调幅应对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B

    梁端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C

    梁端塑性调幅应对内力组合后的负弯矩进行

    D

    梁端塑性调幅应只对竖向恒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两端固定的均布荷载作用钢筋混凝土梁,其支座负弯矩与正弯矩的极限承载力绝对值相等。若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支座弯矩调幅系数为(    )。
    A

    0.8

    B

    0.75

    C

    0.7

    D

    0.65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3题:

    连续梁、板的受力特点是( )。
    A、跨中正弯矩,支座负弯炬
    B、跨巾正弯矩,支座正弯矩
    C、跨中负弯矩,支座正弯矩
    D、跨中负弯矩,支座负弯矩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钢筋混凝土板的受力特点及配筋要求。连续梁、板的受力特点是:跨中有正弯矩,支座有负弯矩。因此,跨中按最大正弯矩计算正筋,支座按最大负弯矩计算负筋。参见教材P21。

  • 第14题:

    连续梁、板的受力特点是( )。

    A.跨中正弯矩,支座负弯矩
    B.跨中正弯矩,支座正弯矩
    C.跨中负弯矩,支座正弯矩
    D.跨中负弯矩,支座负弯矩

    答案:A
    解析:
    2019版教材P21页
    连续梁板的受力特点为跨中正弯矩,支座负弯矩,因此跨中按最大正弯矩计算正筋,支座按最大负弯矩计算负筋。

  • 第15题:

    如何设定“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


    正确答案: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输入调幅系数。调幅系数取值范围为0.8~1.0,初始值为0.85。通常装配整体式框架梁端可取调幅系数0.7~0.8,现浇框架可取0.8~0.9。

  • 第16题:

    连续梁板的受力特点是()。

    • A、跨中与支座均有正弯矩
    • B、跨中与支座均有负弯矩
    • C、跨中为负弯矩,支座为正弯矩
    • D、跨中为正弯矩,支座为负弯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现浇框架弯矩调幅系数β可以取0.5~0.9。梁端负弯距减小后,应按平衡条件计算调幅后的跨中弯距,且调幅后的跨中弯距不应小于简支情况跨中80%。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连续梁、板的受力特点是()。

    • A、跨中正弯矩,支座负弯矩
    • B、跨中正弯矩,支座正弯矩
    • C、跨中负弯矩,支座正弯矩
    • D、跨中负弯矩,支座负弯矩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单选题
    现浇肋形楼盖中的连续梁、板的受力特点是(   )。
    A

    跨中正弯矩,支座负弯矩

    B

    跨中正弯矩,支座正弯矩

    C

    跨中负弯矩,支座正弯矩

    D

    跨中负弯矩,支座负弯矩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关于框架梁弯矩调幅,下列说法中不平确的是()
    A

    弯矩调幅仅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进行

    B

    弯矩调幅后,梁支座弯矩将减小

    C

    弯矩调幅后,梁跨中弯矩将减小

    D

    弯矩调幅系数β≤1.0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现浇框架弯矩调幅系数β可以取0.5~0.9。梁端负弯距减小后,应按平衡条件计算调幅后的跨中弯距,且调幅后的跨中弯距不应小于简支情况跨中80%。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两端固定的均布荷载作用钢筋混凝土梁,其支座负弯矩与正弯矩的极限承载力绝对值相等。若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支座弯矩调幅系数为(  )。[2016年真题]
    A

    0.8

    B

    0.75

    C

    0.7

    D

    0.65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第5.4.3条规定,钢筋混凝土梁支座或节点边缘截面的负弯矩调幅幅度不宜大于25%;弯矩调整后的梁端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不应超过0.35,且不宜小于0.10。钢筋混凝土板的负弯矩调幅幅度不宜大于20%。调幅系数定义为:β=1-Ma/Md,此处,Ma为调整后的弯矩值,Md为按弹性分析算得的荷载弯矩设计值,故支座弯矩调幅系数为β=1-25%=0.75。

  • 第23题:

    单选题
    对框架结构设计时要进行梁端弯矩调幅,以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对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梁端弯矩调幅

    B

    调幅后,梁端负弯矩减小且跨中弯矩增大

    C

    调幅后,梁端负弯矩增大而跨中弯矩不变

    D

    梁端弯矩调幅在内力组合之后进行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