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框架中允许梁端出现塑性铰,对于现浇框架,支座弯矩的调幅系数采用( )。 ”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结构抗震设计中,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  )。

    A、允许在框架梁端处形成塑性铰
    B、允许在框架节点处形成塑性铰
    C、允许在框架柱端处形成塑性铰
    D、不允许框架任何位置形成塑性铰

    答案:A
    解析:
    若一个结构构件在受力时出现某一点相对面的纤维屈服但未破坏,则认为此点为一塑性铰,这样一个构件就变成了两个构件加一个塑性铰,塑性铰两边的构件都能做微转动。强柱弱梁框架延性结构在中震下就会出现塑性铰,其塑性铰可能发生在梁端或柱端而导致结构破坏,但柱端破坏要比梁端破坏造成的后果严重。然而,由于框架柱受轴向压力与弯矩的共同作用,属于压弯构件,尤其是轴压比大的柱,不容易实现大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其延性通常比框架粱小,而且作为结构的主要承重构件,柱破损后不易修复,也容易导致结构倒塌。一旦框架柱先于框架梁出现塑性铰,就会产生较大的层间侧移,甚至形成同层各柱上同时出现塑性铰的“柱铰机制”,进而危及结构承受竖向荷载的能力。因此,在设计延性框架时,应控制塑性铰出现的部位,使之在梁端出现(不允许在跨中出塑性铰),形成“梁铰机制”。

  • 第2题:

    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以考虑梁塑性内力重分布而对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下列调幅及组合正确的是()

    A.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与水平作用的弯矩组合后再进行调幅

    B.竖向荷载产生的梁端弯矩应先行调幅,再与水平作用产生的弯矩进行组合

    C.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与风荷载产生的弯矩组合后再进行调幅

    D.组合后的梁端弯矩进行调幅.跨中弯矩响应加大


  • 第3题:

    28、下列不属于梁端弯矩调幅考虑因素的是

    A.按照框架结构的合理破坏形式,在梁端出现塑性铰是允许的

    B.为了便于浇捣混凝土

    C.对于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实际节点并非绝对刚性

    D.提高梁的极限承载力


    提高梁的极限承载力

  • 第4题:

    一幢十层教学楼,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一组、Ⅱ类场地。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中间横向框架的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1.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已知三层横梁的支座弯矩如图所示。当考虑梁端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而对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并取调幅系数为0.8时,则边横梁的跨中弯矩设计值M最接近于(  )kN·m。

    A. 73.5
    B. 88
    C. 93
    D. 111

    答案:A
    解析:
    边梁边支座的剪力为:V0=24.24×7.5/2=90.9kN;边支座的弯矩产生剪力为:VM=(102-92)/7.5=1.33kN;边支座的剪力为:V=90.9-1.33=89.57kN;跨中剪力为零点距边支座距离为:x=89.75/24.24=3.7m;则跨中弯矩为:



    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5题:

    框架结构右竖向荷载作用下,可以考虑梁塑性内力重分布而对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下列调幅及组合正确的是()

    A.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与水平作用的弯矩组合后再进行调幅

    B.竖向荷载产生的梁端弯矩应先行调幅,再与水平作用产生的弯矩进行组合

    C.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与风荷载产生的弯矩组合后再进行调幅

    D.组合后的梁端弯矩进行调幅.跨中弯矩响应加大


    分层法;迭代法;弯矩二次分配法;系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