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包括()。”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实践中,倾向于把主要研究内动力地质作用对建设场地的直接影响工作,明确称之为( )。

    A.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
    B.区域稳定性研究
    C.区域构造稳定性分析
    D.区城稳定性分析

    答案:A
    解析:
    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实践中,倾向于把主要研究内动力地质作用对建设场地的直接影响的工作,明确称之为“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而把介质及其结构条件、各种外动力地质作用及相关的地质灾害等,结合水库、坝基、边坡、地下建筑物、岩溶地区建库等不同对象,分别列为若干工程地质专题,开展专门研究。

  • 第2题:

    可行性研究阶段区域地质勘察的主要工作有( )。

    A.了解工程的区域地质和地震概况
    B.复核或补充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与评价
    C.进行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确定场地地震动参数,并对工程场地的构造稳定性作出评价
    D.了解工程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和地震概况,并初步评价工程场地的构造稳定性

    答案:C
    解析: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内容包括:①进行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并对工程场地的构造稳定性和地震危险性作出评价;②调查水库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并作出初步评价;③调查坝址、引水线路、厂址和溢洪道等建筑物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并对有关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作出初步评价(坝址区勘察);进行天然建筑材料初查。

  • 第3题:

    工程勘察报告《地质构造》中应包括:场地的地质构造稳定性和与工程有关的地质构造现象;其对工程影响的分析和防治措施的建议;地质构造对()影响的分析。

    • A、建筑物稳定性
    • B、地基强度
    • C、岸坡稳定性
    • D、上部结构稳定性

    正确答案:C

  • 第4题:

    在现代构造活动强烈、区域构造条件特别复杂的地区,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有时可能成为确定规划方案和选择建筑场址的()之一。

    • A、重要因素
    • B、主要因素
    • C、根本因素
    • D、决定性因素

    正确答案:D

  • 第5题:

    水利水电工程对区域构造稳定性提出的三分法方案,将区域构造稳定性分为()三级。

    • A、稳定性好、稳定性较差、稳定性差
    • B、稳定、较稳定、不稳定
    • C、稳定、较不稳定、不稳定
    • D、稳定性好、稳定性差、不稳定

    正确答案:A

  • 第6题:

    区域构造稳定性是关系到水利水电工程是否可以进行的根本地质问题,对此作出评价必须在()阶段进行。

    • A、规划
    • B、可行性研究
    • C、初步设计
    • D、技施设计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单选题
    可行性研究阶段区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
    A

    了解工程的区域地质和地震概况

    B

    复核或补充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与评价

    C

    进行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确定场地地震动参数,并对工程场地的构造稳定性作出评价

    D

    了解工程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和地震概况,并初步评价工程场地的构造稳定性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第5.1.2条规定,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包括下列内容:①进行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确定场地地震动参数,并对工程场地的构造稳定性作出评价;②初步查明工程区及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并作出初步评价;③进行天然建筑材料初查;④进行移民集中安置点选址的工程地质勘察,初步评价新址区场地的整体稳定性和适宜性。

  • 第8题:

    多选题
    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包括(  )。
    A

    区域构造背景研究和区域构造稳定性分区

    B

    活断层判断和断层活动性研究

    C

    工程场地的区域稳定性综合评价

    D

    活动断层监测和地震监测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按照国家标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和配套的技术规程,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包括:①区域构造背景研究和区域构造稳定性分区;②活断层判定和断层活动性研究;③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④水库诱发地震潜在危险性预测;⑤工程场地的区域构造稳定性综合评价;⑥活动断层监测和地震监测。

  • 第9题:

    单选题
    水利水电工程对区域构造稳定性提出的三分法方案,将区域构造稳定性分为(  )三级。
    A

    稳定性好、稳定性较差、稳定性差

    B

    稳定、较稳定、不稳定

    C

    稳定、较不稳定、不稳定

    D

    稳定性好、稳定性差、不稳定


    正确答案: A
    解析:
    区域构造稳定性一般按四级或三级标准划分。若按四级划分,分别为稳定、较稳定、较不稳定和不稳定。若按三级划分,分别为稳定性好、稳定性较差和稳定性差。四分法和三分法两类方案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 第10题:

    单选题
    在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过程中,需要对工程区的区域构造稳定性进行评价和研究,评价和研究的内容包括:区域构造背景研究、活断层及活动性质判定、确定地震动参数。在进行区域构造背景研究时,坝区专门性构造地质测绘应在坝址周围半径(  )km范围内进行。
    A

    150

    B

    40

    C

    25

    D

    8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第5.2.2条规定,区域构造背景研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收集研究坝址周围半径不小于150km范围内的沉积建造、岩浆活动、火山活动、变质作用、地球物理场异常、表层和深部构造、区域性活断层、现今地壳形变、现代构造应力场、第四纪火山活动情况及地震活动性等资料,进行Ⅱ、Ⅲ级大地构造单元和地震区(带)划分,复核区域构造与地震震中分布图;②收集与利用区域地质图,调查坝址周围半径不小于25km范围内的区域性断裂,鉴定其活动性。当可能存在活动断层时,应进行坝址周围半径8km范围内的坝区专门性构造地质测绘,测绘比例尺可选用1︰50000~1︰10000。评价活断层对坝址的影响;③引调水线路区域构造背景研究按本条第1款进行,范围为线路两侧各50~100km。

  • 第11题:

    单选题
    在进行区域构造背景研究时,工程场地周围300km的范围(远场区)应进行(  )级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A

    B

    C

    Ⅰ、Ⅲ

    D

    Ⅱ、Ⅲ


    正确答案: B
    解析:
    在工程场地周围300km的范围(远场区),区域构造背景研究范围可根据工程场地所处的大地构造单元和地震区(带)的分布特点确定,通常包括坝址所在的Ⅱ、Ⅲ级大地构造单元及相邻单元的有关地区,以及发生强烈地震对坝址的影响烈度有可能达到或超过6度的地震带,但无需超出距坝址300km的范围。

  • 第12题:

    单选题
    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实践中,倾向于把主要研究内动力地质作用对建设场地的直接影响工作,明确称之为()。
    A

    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

    B

    区域稳定性研究

    C

    区域构造稳定性分析

    D

    区域稳定性分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A.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 B.区域稳定性研究 C.区域构造稳定性分析 D.区域稳定性分析

  • 第13题:

    在现代构造活动强烈、区域构造条件特别复杂的地区,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有时可能成为确定规划方案和选择建筑场址的( )之一。

    A.重要因素
    B.主要因素
    C.根本因素
    D.决定性因素

    答案:D
    解析:
    区域构造稳定性综合评价是论证工程的可行性、合理选择建设场址和建筑物型式的重要基础工作;在现代构造活动强烈、区域构造条件特别复杂的地区,有时可能成为确定规划方案和选择建筑场址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 第14题:

    研究木材构造时可分为三个层次,包括(),它们在木材科学研究中都有不可缺少的作用。

    • A、超微构造特征
    • B、显微构造特征
    • C、表面构造特征
    • D、宏观构造特征

    正确答案:A,B,D

  • 第15题:

    在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工作过程中,需要对工程区的区域构造稳定性进行评价和研究,评价和研究的内容包括:区域构造背景研究、活断层及活动性质判定、确定地震动参数。在进行区域构造背景研究时,坝区专门性构造地质测绘应在坝址周围半径()km范围内进行。

    • A、150
    • B、40
    • C、25
    • D、8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实践中,倾向于把主要研究内动力地质作用对建设场地的直接影响工作,明确称之为()。

    • A、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
    • B、区域稳定性研究
    • C、区域构造稳定性分析
    • D、区域稳定性分析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在进行区域构造背景研究时,工程场地周围300km的范围(远场区)应进行()级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 A、Ⅰ
    • B、Ⅱ
    • C、Ⅰ、Ⅲ
    • D、Ⅱ、Ⅲ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地震构造按照研究内容和角度的不同分为()、区域地震构造、()及工程地震构造。


    正确答案:全球地震构造;震源构造

  • 第19题:

    填空题
    地震构造按照研究内容和角度的不同分为()、区域地震构造、()及工程地震构造。

    正确答案: 全球地震构造,震源构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可行性研究阶段区域地质勘察的主要工作有()。
    A

    了解工程的区域地质和地震概况

    B

    复核或补充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与评价

    C

    进行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确定场地地震动参数,并对工程场地的构造稳定性作出评价

    D

    了解工程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和地震概况,并初步评价工程场地的构造稳定性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内容包括:①进行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并对工程场地的构造稳定性和地震危险性作出评价;②调查水库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并作出初步评价;③调查坝址、引水线路、厂址和溢洪道等建筑物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并对有关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作出初步评价(坝址区勘察);进行天然建筑材料初查。

  • 第21题:

    单选题
    工程勘察报告《地质构造》中应包括:场地的地质构造稳定性和与工程有关的地质构造现象;其对工程影响的分析和防治措施的建议;地质构造对()影响的分析。
    A

    建筑物稳定性

    B

    地基强度

    C

    岸坡稳定性

    D

    上部结构稳定性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在现代构造活动强烈、区域构造条件特别复杂的地区,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有时可能成为确定规划方案和选择建筑场址的(  )之一。
    A

    重要因素

    B

    主要因素

    C

    根本因素

    D

    决定性因素


    正确答案: A
    解析:
    区域构造稳定性综合评价是论证工程的可行性、合理选择建设场址和建筑物型式的重要基础工作;在现代构造活动强烈、区域构造条件特别复杂的地区,有时可能成为确定规划方案和选择建筑场址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 第23题:

    多选题
    研究木材构造时可分为三个层次,包括(),它们在木材科学研究中都有不可缺少的作用。
    A

    超微构造特征

    B

    显微构造特征

    C

    表面构造特征

    D

    宏观构造特征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