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日《社会保险法》开始实施,这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保险从实验性阶段正式走向定型、稳定阶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职工的法定福利逐渐走向正轨。

题目

2011年7月1日《社会保险法》开始实施,这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保险从实验性阶段正式走向定型、稳定阶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职工的法定福利逐渐走向正轨。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2011年7月1日《社会保险法》开始实施,这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相关问题
  • 第1题:

    标志着以社会保险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诞生

    A.《工伤保险法》

    B.《疾病保险法》

    C.《社会保障法》

    D.《老年和伤残保险法》


    参考答案:B

  • 第2题:

    简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正确答案: (一)基本保障——缴费水平和待遇水平适中。
    (二)广泛覆盖——由覆盖劳动者到全体公民。
    (三)多个层次-——本保障与补充保障并存。
    (四)逐步统一——由制度分割到制度统一。
    1.由城乡有别到统筹设计。
    2.由地区有别到全国统一。

  • 第3题: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还存在哪些问题?谈谈你对中国社会保障未来发展的见解。


    正确答案: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从当前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新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明显不足;2.立法滞后3.责任模糊4.新制度的有效性有待提高。
    从长期发展的角度出发,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目标,应当是在这种制度最终定型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全体国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并在维护经济发展的途中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它的分目标是:1.尽快实现制度定型2.维系整个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协调发展3.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4.促使新制度有效性不断提高。
    在现阶段,中国社会保障发展的重要任务,就是将社会保障制度上升到国家制订立法规范的层次根据责任共担原则明确政府、企业、及个人的社会保障责任,在实践中坚持制度建设的多层化与社会化原则,采取官民结合的手段来调动政府、社会、市场、企业乃至家庭及个人的参与积极性,最终建成一个健全的,覆盖全体国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 第4题: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选择的是()方式

    • A、渐进
    • B、立法先行
    • C、激进

    正确答案:A

  • 第5题:

    试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正确答案: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经历了2大时期,7个阶段°
    1.创建时期
    (1)初创时期(1949—1956)
    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始建于1951年2月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简称《劳保条例》)°
    建国初期,我国基本上实行了两套社会保障制度:
    一是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
    二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中实行的社会保险°而且社会保险的对象只是城镇劳动者,没有覆盖全体公民°
    (2)初步调整时期(1957—1966)
    调整重点(目标):将两套社会保障制度统一起来
    (3)停滞时期(1966—1976“文革”时期)
    ①社会保障的统筹工作停止
    ②社会保险沦为企业保险
    ③影响了社会保险保险资金的积累
    (4)恢复时期(1976—1986)
    2.改革时期
    (1)第一阶段(1986~1993)
    改革的重点是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和缓解贫困地区的乡村贫困问题
    改革的重点内容:国家责任得到适当控制和调整,改变单位办社会保障事务的做法。
    社会保障社会化开始替代社会保障单位化。
    (2)第二阶段(1993~1997)
    以1993.11.14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并以其中对社会保障改革提出明确要求与原则规范为主要标志。
    以养老保险改革和医疗保险改革为重点。
    1996以来:国务院作出了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并部署实施,各地各部门按“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制定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在失业保险制度方面与企业改革和再就业工程接轨,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运用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的路子。
    1997年,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1997年7月)的颁布实施标志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经从局部地区的试点和探索走向全国统一的制度建设,迈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
    (3)第三阶段(1998年以来)
    进入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有三:
    ①在保留民政部的同时,新组建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相对统一了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②社会保障全面走向社会化,成为改革旧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建设新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明确目标。
    ③超越了片面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和单纯为经济服务的观念,开始将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基本的社会制度安排来建设。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即人人享有社会保障。

  • 第6题:

    西方社会保障制度开始于()

    • A、《新济贫法》
    • B、《伊丽莎白济贫法》
    • C、《疾病社会保险法》
    • D、《工伤事故保险发》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单选题
    1601年英国女王颁行了世界上第一部(),实行了“从摇篮到坟墓”或“从胎儿到天堂”的福利政策,这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
    A

    《工伤事故保险法》

    B

    《老年和残障社会保险法》

    C

    《疾病社会保险法》

    D

    《济贫法》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阶段。

    正确答案: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阶段:
    (一)创始阶段。
    (二)调整恢复阶段。
    (三)较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和继续深化改革阶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正确答案: (一)基本保障——缴费水平和待遇水平适中。
    (二)广泛覆盖——由覆盖劳动者到全体公民。
    (三)多个层次-——本保障与补充保障并存。
    (四)逐步统一——由制度分割到制度统一。
    1.由城乡有别到统筹设计。
    2.由地区有别到全国统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2011年7月1日《社会保险法》开始实施,这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保险从实验性阶段正式走向定型、稳定阶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职工的法定福利逐渐走向正轨。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简要评论。

    正确答案: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经历了从自下而上到自上而下、从自发改革到自觉改革、从单项改革到综合改革的渐进过程,回顾中国社会保障改革的历程,可以发现既有巨大的成就亦存在不少失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正确答案: 第一,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第二,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建立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第三,建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第四,改革完善社会救助,逐步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五,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改革。
    第六,社会保障的法律制度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一,社会保障还没有实现全社会的覆盖。
    第二,社会保障资金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第三,各项社会保险制度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第四,从社会福利方面来看,各项社会福利事业面临着资金短缺、服务设施老化等问题,社区社会福利服务也正在建设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可以说是从国民党统治时期就开始了。( )


    答案:错
    解析:

  • 第14题:

    19世纪德国俾斯麦推出社会保险法改革通过《帝国保障制度》,其来源包括()。

    • A、《医疗保险法》
    • B、《工伤事故保险法》
    • C、《伤残和养老保险法》
    • D、《职工保险法》
    • E、《社会救济法》

    正确答案:A,B,C

  • 第15题:

    制定实施有关社会保险法令,并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国家是()

    • A、英国
    • B、日本
    • C、意大利
    • D、德国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简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未来发展。


    正确答案: 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目标是:在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最终定型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全体国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并在维护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它的分目标包括:
    一是尽快实现制度定型;
    二是维系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
    三是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并使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
    四是促使新制度的有效性不断提高。
    在建设中国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进程中,应当确立大协调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突出以为人本和公平的价值取向。
    在现阶段,中国社会保障发展的重要任务,就是将社会保障制度上升到国家立法规范的层次,进一步明晰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主要责任,根据责任共担原则明确政府、企业、社会及个人的社会保障责任,在实践中坚持制度建设的多层次化与社会化原则,采取官民结合的手段来调动政府、社会、市场、企业乃至家庭及个人的参与积极性、最终建成一个健全的、覆盖全体国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 第17题:

    1951年国家政务院通过了()标志着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开端。

    • A、 《劳动保险条例》
    • B、 《劳动保险法》
    • C、 《劳动法典草案》
    • D、 《社会保险法原则》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判断题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可以说是从国民党统治时期就开始了。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哪几方面?

    正确答案: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较窄;
    社会保险基金支付困难;
    管理制度漏洞较多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制定实施有关社会保险法令,并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国家是()
    A

    英国

    B

    日本

    C

    意大利

    D

    德国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正确答案: (1)新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明显不足
    (2)立法滞后
    (3)责任模糊
    (4)新制度的有效性还有待提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西方社会保障制度开始于()
    A

    《新济贫法》

    B

    《伊丽莎白济贫法》

    C

    《疾病社会保险法》

    D

    《工伤事故保险发》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过程及特色。

    正确答案: 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过程
    到1956年,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以国家(通过中央政府)为主要责任主体、城乡单位担负共同责任并一起组织实施的较为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
    2、计划经济时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特色
    第一、国家负责。
    第二、单位包办。
    第三、板块分割。
    第四、全面保障。
    第五、封闭运行。
    第六、缺乏效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未来发展。

    正确答案: 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目标是:在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最终定型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全体国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并在维护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它的分目标包括:
    一是尽快实现制度定型;
    二是维系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
    三是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并使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
    四是促使新制度的有效性不断提高。
    在建设中国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进程中,应当确立大协调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突出以为人本和公平的价值取向。
    在现阶段,中国社会保障发展的重要任务,就是将社会保障制度上升到国家立法规范的层次,进一步明晰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主要责任,根据责任共担原则明确政府、企业、社会及个人的社会保障责任,在实践中坚持制度建设的多层次化与社会化原则,采取官民结合的手段来调动政府、社会、市场、企业乃至家庭及个人的参与积极性、最终建成一个健全的、覆盖全体国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