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与乙系国家机关工作的同事,平时有隙。甲为报复乙,捏造乙受贿5000元的事实,并写成小字报到处散发、张贴,致使乙名誉受到很大损害。甲的行为()。
第1题:
关于受贿罪,下列哪些选项错误?( )
A.国家工作人员甲利用业余时间,以自己所掌握的技术为企业服务,事后主动索要报酬的,甲成立受贿罪
B.国家工作人员甲收受某单位行贿的支票(20万元),两天后,甲告诉乙真相,并将支票交给乙,由乙去提取现金的,甲、乙成立受贿罪的共犯
C.甲意图行贿国家工作人员乙,知其酷好淫秽光盘,于是将500张高清淫秽光盘交付给乙,但后来发现所有光盘均是“红色经典”的,乙成立受贿罪既遂
D.国家工作人员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要求请托人给其情妇安排工作的,甲成立受贿罪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甲与乙有隙,甲伺机报复,一天晚上甲怀揣一把匕首来到乙路过处,将乙拦住,不让通过。甲还恶语相加,对乙肆意侮辱。乙愤怒至极,捡起路边的一块砖头向甲头部砸去。甲边躲边说:“这次是你先动手的!”然后掏出匕首向乙刺去,刺中乙腿部,致乙轻伤。甲的行为属于()。
第5题:
青年工人甲因与同事乙有仇,遂捏造乙曾奸淫一幼女丙的事实,在外广为传播,造成很坏的影响。甲的行为构成诬告陷害罪。
第6题:
甲与乙系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矛盾较深。甲为报复乙,捏造乙受贿5000元的事实,并写成小字报到处散发、张贴,致使乙名誉受到很大损害。甲的行为()
第7题:
甲与乙系在国家机关工作的同事,平时有隙。为报复乙,甲向公安机关作虚假匿名举报,诬告乙曾在一歌舞厅嫖娼,有“陪侍女”丙为证。公安机关调查时,丙对此作了虚假指证,乙因而受到了公安机关的处罚。甲的行为应定性为诬告陷害罪。
第8题:
民警甲与朋友乙约定,由乙收取他人财物5万元,甲负责为请托人办理取保候审手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9题:
甲与乙系同事,甲觊觎乙的手表(价值1万元)已久,某晚聚餐,甲故意将乙灌醉,乙不胜酒力,意识不清,甲主动提出送乙回家,行至某偏僻处,甲取下乙的手表据为己有,甲的行为构成()。
第10题:
受贿罪
诈骗罪
敲诈勒索罪
受贿罪与敲诈勒索罪
第11题:
诬告陷害罪
报复陷害罪
诽谤罪
不构成犯罪
第12题:
乙构成受贿罪
乙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王某与乙成立共犯关系
王某与甲成立共犯关系
第13题:
某甲与某乙系国家机关工作的同事,平时有隙。为报复某乙,某甲向公安机关作虚假匿名举报,诬告某乙曾在一歌舞厅嫖娼,有“陪侍女”某丙为证。公安机关调查时,某丙对此作了虚假指证,某乙因而受到了公安机关的处分。在公安机关查处某乙的过程中,某甲在公开场合多次渲染某乙嫖娼的“事实”,对某甲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
A.诬告陷害罪
B.报复陷害罪
C.诽谤罪
D.不构成犯罪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甲与乙系机关工作的同事,平时有隙为报复乙,甲向公安机关作虚假匿名举报,诬告乙曾在一歌厅嫖娼,有陪侍女丙为证,公安机关调查时,丙对此作了虚假指证,乙因此受到了公安机关的处分。在公安机关查处乙的过程中,甲在公开场合多次渲染已嫖娼的事实。甲的行为构成()。
第17题:
甲与乙系国家机关工作的同事,平时有隙,为报复乙,甲捏造乙受贿5000元的事实,并写成小字报到处散发、张贴,致使乙名誉受到很大损害。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第18题:
甲与乙有隙,甲伺机报复。一天晚上,甲怀揣一把匕首来到乙路过处,将乙拦住,不让通过。甲还恶语相加,对乙肆意侮辱。乙愤然之极,捡起路边的一块砖头向甲头部砸去。甲边躲边说:“这次是你先动手的!”然后掏出匕首向乙刺去,刺中乙腿部,致乙轻伤。甲的行为属于()。
第19题:
甲与乙系在某国家机关工作的同事,平时有隙。甲为报复乙,捏造乙受贿5000元的事实,并写成小字报到处散发、张贴,致使乙的名誉受到很大损害。甲的行为()。
第20题:
国家工作人员甲与民办小学教师乙是夫妻。甲、乙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达300万元。甲、乙拒绝说明财产来源。一审中,甲交代300万元系受贿所得,经查证属实。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①甲构成受贿罪 ②甲不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③乙不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④乙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诬告陷害罪
报复陷害罪
诽谤罪
不构成犯罪
第23题:
诬告陷害罪
报复陷害罪
诽谤罪
不构成犯罪
第24题:
诈骗罪
盗窃罪
抢劫罪
侵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