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句中“其谁敢德”的意思是()
第1题:
是社稷之臣也。“是”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第2题:
“单口大王”指的是()
第3题:
子元元,臣诸侯。“元元”和“臣”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第4题:
《诗经•氓》诗:“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几句中“爽”字的意思是()。
第5题:
《德臣报》
第6题:
下列例句中,不属于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第7题:
“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句中“其谁敢德”的意思是()
第8题:
下列各句,有疑问代词作前置宾语的是()
第9题:
第10题:
姜氏欲之,焉避害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敢问何谓也
先生何以幸教寡人
客何为者
第11题: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敢问何谓也
微斯人吾谁与归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第12题:
许子奚为不自织
姜氏何厌之有
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第13题:
老子提出“修之于乡”德表现出来的是()。
第14题:
下列各句中含有宾语前置的句子时()。
第15题:
上不臣于王。“臣”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第16题: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德”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第17题:
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宾语前置的是()。
第18题:
下列句子,属于疑问代词作动词宾语而前置的是()
第19题: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这句话中“孰敢”的意思是:()
第20题:
下列句中的“绥”表示“安抚”义的是()
第21题: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第22题:
爽快
豪爽
差错
凉爽
爽约
第23题:
父母唯其疾之忧
遂入见王,涕泣膝行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第24题:
他敢感谢谁
敢感谢谁
谁敢感谢
他谁敢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