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道教的基本信仰”相关问题
  • 第1题:

    日本人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

    • A、佛教
    • B、基督教
    • C、神道教
    • D、道教.

    正确答案:C

  • 第2题:

    道教的主要信仰是“道”,根本信仰是“德”。


    正确答案:错误

  • 第3题:

    “崇神拜仙”是道教的根本信仰:


    正确答案: 道教是以到家这里和神仙信仰为核心的多神教。在道教看来,只要是修炼成道、神通广大、变化无方、长生不死的人都可以成为道教徒心目中的“神仙”,这些神仙共同构建一个超然于人间之上的虚无缥缈而瑰丽多彩的神仙世界。道教认为,不崇拜这个神仙世界的浩渺,也就是不承认创始主——“道”的浩大与力量无穷,不相信世上存在天神、天帝、天庭,道教的祈仪符菉也就没有了意义,不相信神仙、仙境的存在,也就没有了道教徒追求得道成仙、长生不老的愿望。

  • 第4题:

    道教信仰的基本特征有()、()、()。


    正确答案:多神崇拜;性命兼修;善恶承负说

  • 第5题:

    道教与()是不同的。道教的基本信仰是所谓的“()”,又称“()”。道教认为“道”始于天生,“道”生元气,由元始妙一之气化生出“(),(),()”,即道教所说的“()”。


    正确答案:道家;道;大道;玉清境清微天;上清境余禹天;太清境大赤天;一气化三清

  • 第6题:

    道教的信仰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道教的信仰特征是:由信仰“道”演化为尊奉“。

  • 第7题:

    判断题
    道教的基本信仰“道”与老子所讲的“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道教的基本信仰是所谓的“道”,也称“大道”。这是从道家那里借来的一个概念。因此,与老子所讲的“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道教认为,道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极,神明之本,天地之元”“万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即宇宙、阴阳、万物都是由它化成的。“道”是宇宙的本体,是天地万物的母体,它无处不在,无所不生,无所不化,无所不管,是一个包容一切又生成一切的抽象无比的创世物。

  • 第8题:

    判断题
    道教的主要信仰是“道”,根本信仰是“德”。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纳西族人部分信仰喇嘛教,极少数信仰道教、基督教,普遍信仰多神的(  )。
    A

    道教

    B

    苯教

    C

    东巴教

    D

    萨满教

    E

    本主教


    正确答案: A
    解析:
    C项,纳西族普遍信仰崇拜多神的东巴教,部分纳西人信仰喇嘛教,极少数信仰道教、基督教;A项,壮族、土家族、彝族和白族信奉道教;B项,藏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也有少数人信仰原始宗教苯教;D项,满族信奉萨满教。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道教的基本信仰和基本特点。

    正确答案: 基本信仰:道教的基本信仰是所谓的“道”,也称“大道”。这是从道家那里借来的一个概念,因此与老子所讲的“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道教认为,道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极,神明之本,天地之元”,“万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即宇宙、阴阳、万物都是由它化成的。也就是说,“道”是宇宙的本体,是天地万物的母体。它无所不在,无所不生,无所不化,无所不管,是一个包容一切又生成一切的抽象无比的创世物。同时,道教还认为,“道”清虚自然,无为自化,人们只有清净无为,恬淡寡欢,才能体“道”,认为老子就是“道”的化身。道教认为,“道”始于天生,“道”生元气,由原始妙一之气化生出“玉清境清微天,上清境余禹天,太清境大赤天”。这就是道教所说的“一气化三清”。道教所尊崇的三个最高神就分别住在这三清天上,如元始天尊住玉清境清微天,灵宝天尊住上清境余禹天,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住太清境大赤天。他们分别把天上的道经秘籍传授给人们,故道教把道经总称为“三洞真经”。“三清”之下又有“四御”,是道教神籍中地位仅次于三清的四位天神:一是“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总掌天界政权,对其他众神发号施令,相当于人间的皇帝,但在中国民间诸神中,玉帝是最高的天神,这与道教神仙系统并不相同;二是“中天紫薇北极大帝”,协助玉帝执掌日月星辰、四时气候;三是“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协助玉帝执掌南北极、天地人三才及人间兵革之事;四是“承天效法土皇地祗”,是执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与大帝山河的一位女神。此外,道教神仙谱系中还有掌管女仙的“王母娘娘”,掌管天书的“九天玄女”,掌管年、月、日、时的“四值功曹”,以及掌管天上众星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水浒传》后来附会为108个梁山好汉。
    基本特点:道教保留了较多的民间信仰和方术,其宗教理论和信仰素质,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生活风俗密切适应;它保留了历史上的自然宗教因素,而且还夹带着不少迷信成分;它的宗教内容和传道组织包括了道家、神仙术和为人驱鬼治病等几个层次;它以长生成仙为信仰目标,以修生养性为现实利益,是一种既重视眼前利益,又有长远追求的宗教,很符合中国人的传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道教的基本信仰为()
    A

    神仙说

    B

    C

    长生不老

    D

    成仙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名词解释题
    道教的信仰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 道教的信仰特征是:由信仰“道”演化为尊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客家人的信仰特点是()

    • A、佛教神信仰
    • B、道教神信仰
    • C、祖神信仰
    • D、多神信仰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信仰道教的好处?


    正确答案: 信奉道教对一般有什么好处呢?听起来比较功利一点,但确实是一件许多人关心的事情。以下所要说明的就是信仰道教的好处,有些虽然信仰他教亦能获得,但毕竟道教要高超、殊胜多了。第一、道教可以使人获得正确的人生观,道教详尽地剖析宇宙人生的问题,目的在使人对人生能获得正确的认识。一般人对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观和乐观两种。1悲观:认为人生短暂,生命空虚,人活着就是在等待死亡。因此,整天愁眉苦脸,萎靡不振。2乐观:这一类人也不是真的“快快乐乐地过日子”,因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的和意义。他们只是抱着“及时行乐”的观念,用狂欢、纵欲、热闹来麻醉自己的感官和心灵。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目的是什么,他们漠不关心,同时也无法知道。人生短暂,生死无常。人生的价值何在生命的理想归宿是什麽每一个人都想找到自己的信仰,解决人生的终极关怀问题。没有信仰的人生,只能是浑浑噩噩的人生。道教信仰永恒的大道,认为道既是宇宙的根源,也是宇宙的终极存在者。每一个人都禀道而生,只要遵循道教的教义,积极地修炼,最终将成仙得道,进入永恒、自由的理想境界。成仙得道的信仰理想解决了芸芸众生的终极关怀问题,吸引了古往今来无数的人们,为之奋斗,为之献身。有了信仰,生活才有意义,人生才有动力。成仙得道的信仰使人们明确了人生的努力方向,找到了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处。第二、道教可以使人积极奋发向上。道教有强烈的济世利人的社会责任感。在“否定”人生的一切虚华之后,使人不再盲目地贪恋、追求,这样才能积极地为群众服务,高度地肯定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道教经典《度人经》有一句口号:「仙道贵生,无量度人。」要求道教信徒不仅要「度己」,而且要担负起「度人」的社会责任。度人的方式很多,如以我之德行去感化他人,以我之能力去辅助叙述他人,以我之学识去教导他人,以我之宗教修持为大众服务等等。只有积极地为社会作贡献,功德圆满,才能名登仙籍。道教反对命运操纵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认为我命在我不在天。因此,任何人要努力修道,都能成道。第三.道教劝人要“少思寡欲”,崇俭抑奢的生活信条。推崇俭朴的生活,反对奢侈浪费,是道教的传统美德。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不少人踏入了消费的误区,以奢华摆阔为荣耀,以挥霍享乐为潇洒,以节俭朴素为寒酸。这种价值观念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导致一些人盲目攀比,超前消费,为此债台高筑;一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挥霍而不择手段,或盗窃抢劫,或利用职权贪污受贿。这种现象如果蔓延开来,後果不堪设想。我们认为,在现代化的今天,崇俭抑奢的古训仍然有著不可忽略的意义。让我们继续发扬道教的崇俭抑奢思想,在消费活动中,多一些理智,少一些盲从;多一些实在,少一些虚华;多一些精神追求,少一些物欲放纵。这样,“各人自扫门前雪”的自私心理将不复存在。人人急公好义,古道热肠,“天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就是一个充满着爱与同情、公理与正义的人间了。第四、道教可以净化社会人心我们每天打开报纸可以看到一些人犯了“杀、盗、淫、妄(欺诈)”的新闻。在这些作罪者的行列中,一个真正的道教徒是不会挤到里面去排队的。因为一个信奉道教者最少要严守下列五种基本戒律:1不杀生:不残害生灵;2不偷盗:不偷、不抢别人的财物;3不邪淫:不拈花惹草,不红杏出墙,只维持正当的男女关系;4不妄语:说话句句真实,不虚伪,不说谎;5不饮酒:酒能乱性,使人失去理智,导致违犯以上四戒,因此必须戒绝。《论语》中孔子也有“不为酒困”一语。不过酒在当药用医病时,暂可通融。大家想想看,这五戒不是刚好与儒家所提倡的仁(不杀生)、义(不偷盗)、礼(不邪淫)、智(不饮酒)、信(不妄语)不谋而合吗?严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违犯五戒在社会上就不能立足,同时也为国法所不容,最后只有身系囹圄,饱尝铁窗滋味。这样,这个社会不就成为宁静、安乐的社会了吗?因此道教有净化社会人心的功用。第五、道教可以培养人平正的心态,使人得到真正的快乐。道教所主张的人生,是一种艺术般的人生。人诗意地盘居於大地上,过著诗化般的生活,无拘无束、知足常乐地享受人生。道教引导人们放眼於广阔无垠的天地自然和历史长河之中,从一时一事的是非、得失、荣辱中超脱出来。这就需要有一种清静恬淡的心态,淡泊名利,随遇而安,流逝了的不去强求,来到了的也不躲避,不因丰厚的物质生活而欢悦,也不因贫贱简陋的处境而忧虑,不为个人的私欲而心神不安,不因为个人的不遇而情绪波动、怨天尤人,始终如一地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道教的这种思想能够引导人们冷静地面对曲折的人生,勇敢地承受无法避免的挫折和磨难,从而保持心理的平衡,确立健康的人格。无论人生的失败者还是成功者,都可凭借它诗意地盘居在这大地上。第六、可以获得身心的健康。随著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准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之道。社会上持续不衰的气功热就充分反映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期望。道教有完整系统的养生思想,有各种切实可行的养生方法,值得现代人认真挖掘。道教基於形神统一的生命观,提出性命双修的养生原则。性指心性,命指身体。性命双修就是既要通过身体锻炼优化人的生理功能,又要通过心性修养净化人的灵魂。这跟西方养生学只注重饮食卫生和身体锻炼是完全不同的。道教的养生学是整个人生修养方法,借这个方法去达到「天人合一」、「道我一体」的人生最高境界。道教性命双修的养生方法对於现代人保持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极大的借监价值。道教的命功涵盖了当今社会上流行的气功的绝大部分功法。道教的性功即心理控制方法,类似於现代医学中的心理疗法。放眼当今商品化社会,竞争激烈,令人心理紧张,情绪焦虑,心理病人数量逐渐增加。如能学习借鉴道教的心理控制方法,可以缓解个人的焦虑情绪,减轻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 第15题:

    少数民族信仰道教吗?


    正确答案: 据1988年有关资料统计,除信仰佛教、伊斯兰教的部分民族外,被确认为有道教信仰的为28个民族,另有13个民族大多接近于道教信仰。

  • 第16题:

    道教有哪些基本信仰?


    正确答案: 道教的基本信仰主要有:
    ①道教的宇宙生成论: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②道教以三宝为宗(即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他们分别治于三清境,故三宝又称三清,即玉清境、上清境、太清境。三宝君、三清都指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是他们把天箓上的道经秘传授给世人的。
    ③生道合一,长生久视。道教与一般的宗教不同,它以生为乐,重生恶死,追求得道成仙。“道”的基本特点就是生生不息而有宇宙万物。
    ④天界、仙境、地府。道教有天神、地祗、人鬼,与此相应就有天界、仙境、地府之分。

  • 第17题:

    道教的基本信仰为()

    • A、神仙说
    • B、道
    • C、长生不老
    • D、成仙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简述道教的产生及其基本信仰和思想渊源。


    正确答案: 道教在中国本土上产生的宗教,它的正式形成时间在东汉中叶。这一时期形成两支道教,一支是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张道陵被尊为“天师”,故该教也被称为“天师道”。一支是于吉等人创立的太平道。五斗米道和太平道活动是道教实体出现的标志,《太平经》是道教信仰和道教原始理论形成的标志。
    基本信仰:“道”(大道)道家讲的“道”是自然之道,是顺应自然,自然而为,反对人 为。而道教的“道”是“灵而有性”的“神异之物”,人若得“道”,即可成仙成神, 长生不死,显示出对生和现世的眷恋与执着,而没有道家那种旷达与超脱。
    神仙崇拜是道教信仰的核心。
    思想渊源:
    (1)原始宗教和巫术
    (2)春秋战国时代产生的“方术”(仙术)
    (3)阴阳五行学说
    (4)黄老学说

  • 第19题:

    填空题
    道教与()是不同的。道教的基本信仰是所谓的“()”,又称“()”。道教认为“道”始于天生,“道”生元气,由元始妙一之气化生出“(),(),()”,即道教所说的“()”。

    正确答案: 道家,道,大道,玉清境清微天,上清境余禹天,太清境大赤天,一气化三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道教的产生及其基本信仰和思想渊源。

    正确答案: 道教在中国本土上产生的宗教,它的正式形成时间在东汉中叶。这一时期形成两支道教,一支是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张道陵被尊为“天师”,故该教也被称为“天师道”。一支是于吉等人创立的太平道。五斗米道和太平道活动是道教实体出现的标志,《太平经》是道教信仰和道教原始理论形成的标志。
    基本信仰:“道”(大道)道家讲的“道”是自然之道,是顺应自然,自然而为,反对人 为。而道教的“道”是“灵而有性”的“神异之物”,人若得“道”,即可成仙成神, 长生不死,显示出对生和现世的眷恋与执着,而没有道家那种旷达与超脱。
    神仙崇拜是道教信仰的核心。
    思想渊源:
    (1)原始宗教和巫术
    (2)春秋战国时代产生的“方术”(仙术)
    (3)阴阳五行学说
    (4)黄老学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信仰道教的好处?

    正确答案: 信奉道教对一般有什么好处呢?听起来比较功利一点,但确实是一件许多人关心的事情。以下所要说明的就是信仰道教的好处,有些虽然信仰他教亦能获得,但毕竟道教要高超、殊胜多了。第一、道教可以使人获得正确的人生观,道教详尽地剖析宇宙人生的问题,目的在使人对人生能获得正确的认识。一般人对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观和乐观两种。1悲观:认为人生短暂,生命空虚,人活着就是在等待死亡。因此,整天愁眉苦脸,萎靡不振。2乐观:这一类人也不是真的“快快乐乐地过日子”,因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的和意义。他们只是抱着“及时行乐”的观念,用狂欢、纵欲、热闹来麻醉自己的感官和心灵。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目的是什么,他们漠不关心,同时也无法知道。人生短暂,生死无常。人生的价值何在生命的理想归宿是什麽每一个人都想找到自己的信仰,解决人生的终极关怀问题。没有信仰的人生,只能是浑浑噩噩的人生。道教信仰永恒的大道,认为道既是宇宙的根源,也是宇宙的终极存在者。每一个人都禀道而生,只要遵循道教的教义,积极地修炼,最终将成仙得道,进入永恒、自由的理想境界。成仙得道的信仰理想解决了芸芸众生的终极关怀问题,吸引了古往今来无数的人们,为之奋斗,为之献身。有了信仰,生活才有意义,人生才有动力。成仙得道的信仰使人们明确了人生的努力方向,找到了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处。第二、道教可以使人积极奋发向上。道教有强烈的济世利人的社会责任感。在“否定”人生的一切虚华之后,使人不再盲目地贪恋、追求,这样才能积极地为群众服务,高度地肯定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道教经典《度人经》有一句口号:「仙道贵生,无量度人。」要求道教信徒不仅要「度己」,而且要担负起「度人」的社会责任。度人的方式很多,如以我之德行去感化他人,以我之能力去辅助叙述他人,以我之学识去教导他人,以我之宗教修持为大众服务等等。只有积极地为社会作贡献,功德圆满,才能名登仙籍。道教反对命运操纵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认为我命在我不在天。因此,任何人要努力修道,都能成道。第三.道教劝人要“少思寡欲”,崇俭抑奢的生活信条。推崇俭朴的生活,反对奢侈浪费,是道教的传统美德。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不少人踏入了消费的误区,以奢华摆阔为荣耀,以挥霍享乐为潇洒,以节俭朴素为寒酸。这种价值观念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导致一些人盲目攀比,超前消费,为此债台高筑;一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挥霍而不择手段,或盗窃抢劫,或利用职权贪污受贿。这种现象如果蔓延开来,後果不堪设想。我们认为,在现代化的今天,崇俭抑奢的古训仍然有著不可忽略的意义。让我们继续发扬道教的崇俭抑奢思想,在消费活动中,多一些理智,少一些盲从;多一些实在,少一些虚华;多一些精神追求,少一些物欲放纵。这样,“各人自扫门前雪”的自私心理将不复存在。人人急公好义,古道热肠,“天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就是一个充满着爱与同情、公理与正义的人间了。第四、道教可以净化社会人心我们每天打开报纸可以看到一些人犯了“杀、盗、淫、妄(欺诈)”的新闻。在这些作罪者的行列中,一个真正的道教徒是不会挤到里面去排队的。因为一个信奉道教者最少要严守下列五种基本戒律:1不杀生:不残害生灵;2不偷盗:不偷、不抢别人的财物;3不邪淫:不拈花惹草,不红杏出墙,只维持正当的男女关系;4不妄语:说话句句真实,不虚伪,不说谎;5不饮酒:酒能乱性,使人失去理智,导致违犯以上四戒,因此必须戒绝。《论语》中孔子也有“不为酒困”一语。不过酒在当药用医病时,暂可通融。大家想想看,这五戒不是刚好与儒家所提倡的仁(不杀生)、义(不偷盗)、礼(不邪淫)、智(不饮酒)、信(不妄语)不谋而合吗?严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违犯五戒在社会上就不能立足,同时也为国法所不容,最后只有身系囹圄,饱尝铁窗滋味。这样,这个社会不就成为宁静、安乐的社会了吗?因此道教有净化社会人心的功用。第五、道教可以培养人平正的心态,使人得到真正的快乐。道教所主张的人生,是一种艺术般的人生。人诗意地盘居於大地上,过著诗化般的生活,无拘无束、知足常乐地享受人生。道教引导人们放眼於广阔无垠的天地自然和历史长河之中,从一时一事的是非、得失、荣辱中超脱出来。这就需要有一种清静恬淡的心态,淡泊名利,随遇而安,流逝了的不去强求,来到了的也不躲避,不因丰厚的物质生活而欢悦,也不因贫贱简陋的处境而忧虑,不为个人的私欲而心神不安,不因为个人的不遇而情绪波动、怨天尤人,始终如一地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道教的这种思想能够引导人们冷静地面对曲折的人生,勇敢地承受无法避免的挫折和磨难,从而保持心理的平衡,确立健康的人格。无论人生的失败者还是成功者,都可凭借它诗意地盘居在这大地上。第六、可以获得身心的健康。随著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准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之道。社会上持续不衰的气功热就充分反映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期望。道教有完整系统的养生思想,有各种切实可行的养生方法,值得现代人认真挖掘。道教基於形神统一的生命观,提出性命双修的养生原则。性指心性,命指身体。性命双修就是既要通过身体锻炼优化人的生理功能,又要通过心性修养净化人的灵魂。这跟西方养生学只注重饮食卫生和身体锻炼是完全不同的。道教的养生学是整个人生修养方法,借这个方法去达到「天人合一」、「道我一体」的人生最高境界。道教性命双修的养生方法对於现代人保持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极大的借监价值。道教的命功涵盖了当今社会上流行的气功的绝大部分功法。道教的性功即心理控制方法,类似於现代医学中的心理疗法。放眼当今商品化社会,竞争激烈,令人心理紧张,情绪焦虑,心理病人数量逐渐增加。如能学习借鉴道教的心理控制方法,可以缓解个人的焦虑情绪,减轻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道教有哪些基本信仰?

    正确答案:
    道教的基本信仰主要有:
    (1)道教的宇宙生成论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2)道教以三宝为宗(即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
    三宝分别治于三清境,故三宝又称三清,即玉清境、上清境、太清境。三宝君、三清都指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是他们把天上的道经秘笈传授给世人的。
    (3)生道合一,长生久视。道教与一般的宗教不同,它以生为乐,重生恶死,追求得道成仙。“道”的基本特点就是生生不息而有宇宙万物。
    (4)天界、仙境、地府
    道教有天神、地祗、人鬼,与此相应就有天界、仙境、地府之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少数民族信仰道教吗?

    正确答案: 据1988年有关资料统计,除信仰佛教、伊斯兰教的部分民族外,被确认为有道教信仰的为28个民族,另有13个民族大多接近于道教信仰。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