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首提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先后得到周边地区的呼应有()。A、2006年浙江温州市“两会”政协一号提案B、江西省抚州市“十一五”规划C、广东汕头市“十一五”规划D、2009年浙江台州市“两会”民革提案E、广东对台贸易调研小组《加快粤东地区对台对外贸易发展调研报告》潮州“十一五”政协一号提案

题目

福建省首提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先后得到周边地区的呼应有()。

  • A、2006年浙江温州市“两会”政协一号提案
  • B、江西省抚州市“十一五”规划
  • C、广东汕头市“十一五”规划
  • D、2009年浙江台州市“两会”民革提案
  • E、广东对台贸易调研小组《加快粤东地区对台对外贸易发展调研报告》潮州“十一五”政协一号提案

相似考题
更多“福建省首提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先后得到周边地区的呼应有()。”相关问题
  • 第1题:

    ()5月,《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今年又颁布《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纲要》

    • A、2009年
    • B、2008年
    • C、2007年

    正确答案:A

  • 第2题:

    中央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大意义时什么?


    正确答案: (1)有利于促进全国区域经济布局的完善。
    (2)有利于在加快东部发展中发挥福建优势。
    (3)有利于形成服务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东南沿海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
    (4)有利于构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

  • 第3题: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

    • A、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 B、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
    • C、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
    • D、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

    正确答案:A,B,C,D

  • 第4题:

    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地位。


    正确答案:主体

  • 第5题: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海峡西岸繁荣带”概念的延伸和扩张。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福建提海峡西岸,就是为了对应“海峡东岸”的台湾,为将来形成海峡经济区作准备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立足省情探索发展战略,先后提出“大念山海经”“推进海峡西岸区域城市联盟”“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等战略。这一探索过程表明() ①思维对存在具有依赖性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历史性

    •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多选题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
    A

    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

    B

    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

    C

    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D

    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立足省情探索发展战略,先后提出“大念山海经”“推进海峡西岸区域城市联盟”“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等战略。这一探索过程表明()。 ①思维对存在具有依赖性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历史性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立足省情探索发展战略”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正确。“先后提出”体现了历史性和上升性,②④正确。③不符合题意。

  • 第10题:

    问答题
    中央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大意义时什么?

    正确答案: (1)有利于促进全国区域经济布局的完善。
    (2)有利于在加快东部发展中发挥福建优势。
    (3)有利于形成服务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东南沿海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
    (4)有利于构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地位。

    正确答案: 主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福建省首提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先后得到周边地区的呼应有()。
    A

    2006年浙江温州市“两会”政协一号提案

    B

    江西省抚州市“十一五”规划

    C

    广东汕头市“十一五”规划

    D

    2009年浙江台州市“两会”民革提案

    E

    广东对台贸易调研小组《加快粤东地区对台对外贸易发展调研报告》潮州“十一五”政协一号提案


    正确答案: E,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什么?


    正确答案: (1)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
    (2)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
    (3)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4)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

  • 第14题:

    海峡西岸经济区涵盖福建省的9个设区市,加上周边的粤东的汕头、潮州、梅州、揭阳、浙南的温州、丽水、衢州,赣东的上饶、鹰潭、抚州、赣州11个城市。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当前福建省面临着国家支持()率先发展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两大历史机遇,方方面面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合力正在形成。

    • A、东部地区
    • B、东北地区
    • C、西部地区
    • D、中部地区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下列关于海西经济区描述正确的是:()

    • A、海峡西岸经济区,即以福建省为主体,涵盖浙江、江苏、广东、江西4省部分地区的一个经济区域。
    • B、它的总的目标任务是‚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基本要求是经济一体化、投资贸易自由化、宏观政策统一化、产业高级化、区域城镇化、社会文明化。
    • C、这一战略目标的远景之一就是等到祖国统一之时,东西两岸经济融为一体,形成海峡经济区,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 D、2004年初召开的福建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时任中共福建省委代书记、省长的卢展工亮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构想。
    • E、2005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时任副省长的黄小晶率57名全国人大代表向大会提交议案,建议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列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布局。

    正确答案:B,C,D

  • 第17题:

    2007年1月,省十届人大()次会议审议批准了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纲领性文件——《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全方位推进海西建设。

    • A、三
    • B、四
    • C、五
    • D、六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2007年初省委、省政府制定了《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进一步明确了福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处于()地位。

    • A、主要
    • B、重要
    • C、突出
    • D、主体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位优势及福建省在经济区中所处的地位。


    正确答案: 海峡西岸经济区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
    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

  • 第20题:

    多选题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使得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更加重大的战略意义()。
    A

    使福建的站位转变为中央下达的战略任务

    B

    成为中央赋予的事关中华民族核心利益的重大使命

    C

    成为全党和包括福建人民在内的全国人民的重要嘱托

    D

    成为福建干部群众必须首先肩负起的历史责任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位优势及福建省在经济区中所处的地位。

    正确答案: 海峡西岸经济区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
    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2007年1月,省十届人大()次会议审议批准了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纲领性文件——《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全方位推进海西建设。
    A

    B

    C

    D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什么?

    正确答案: (1)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
    (2)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
    (3)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4)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