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只有当交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且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结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经验,谈谈对这个论断的理解。
第1题:
马克思在以下哪本著作中提出共产主义社会将会实现普遍交往()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政治经济学批判》
D《共产党宣言》
第2题:
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
A交往对象
B交往手段
C交往目的
D交往主体
第3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共产主义社会之前,很多交往都是()
A被迫的、无限的
B自愿的、有限的
C自愿的、无限的
D被迫的、有限的
第4题: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为代表的直观唯物主义进行了 怎样的批判?
第5题:
马克思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中,以“交往”的起源和扩大为主线,全景式的阐述了城镇化进程的全貌。
第6题:
马克思恩格斯对经济全球化的最初表达是()
第7题:
第8题:
《神圣家族》
《德意志意识形态》
《反杜林论》
《共产党宣言》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被迫的、无限的
自愿的、有限的
自愿的、无限的
被迫的、有限的
第12题:
《德意志意识形态》
《共产党宣言》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第13题:
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人类社会交往的发展趋势,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是以()
A交往与生产力为题目
B共产主义——交往形式本身的生产为题目
C人际交往与社会交往为题目
D社会条件下的交往为题目
第14题:
马克思恩格斯曾专门用一节论述交往与生产力的著作是()
A《德意志意识形态》
B《共产党宣言》
C《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D《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第15题:
()在《交往行为理论》中提出交往理论,轰动了整个社会学界。
第16题:
马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是如何论述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及其在社会历史中的 作用的?
第17题:
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出版的著作不包括()。
第18题:
在客我交往中,往往出现客人对服务提出要求,服务员必须满足局面,这是()
第19题:
被迫的、无限的
自愿的、有限的
自愿的、无限的
被迫的、有限的
第20题:
第21题: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德意志意识形态》
《政治经济学批判》
《共产党宣言》
第22题:
只注重了技术水平的交往
只重视了非技术水平的交往
只注重了职业水平的交往
只注重了非职业水平的交往
只注重了非言语水平的交往
第23题:
世界市场
世界消费
世界交往
世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