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第1题:
老子思考的建立秩序的方法是()。
第2题:
下面哪一项体现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含义?()
第3题:
翻译: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第4题:
《庄子》的核心精神是()。
第5题:
《淮南子·兵训略》中说:“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其意思是指谈判谋略的()
第6题:
下列命题蕴涵着中国传统哲学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思想是()
第7题:
下列各句中,“固”作为情态副词使用的有()
第8题:
“不平不陂,无往不复”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和实生物”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第9题:
第10题:
追求一种无拘无束的逍遥
自然无为
“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
第11题:
第12题:
对抗性
机密性
功利性
针对性
第13题:
将欲...必固的表达式表明老子重视()
第14题:
下列命题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中否定之否定规律思想的是()。
第15题: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第16题:
成语“将欲取之,必姑与之”说明了()
第17题:
翻译: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
第18题:
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句话与老子的下列哪个观点相一致:()
第19题:
不平不陂,无往不复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和实生物
极高明而到中庸
第20题:
第21题:
绝仁弃义
大道废,然后礼仪起
反其道而行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第22题:
第23题:
参加谈判的自愿性
构成谈判的平衡性
谈判方法的灵活性
谈判工具的言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