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哪个观点是孔子的?()
第1题: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第2题: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但有必要并有能力变恶为善。
第3题:
认为为自己非善非恶的有:() ①爱尔维修 ②霍尔巴赫 ③费尔巴哈 ④狄德罗
第4题:
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第5题:
Y理论假定人性是()
第6题:
世硕最早提出人性()的思想,“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如此,则性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故世子作《养书》一篇”
第7题:
善与恶
美与丑
真与假
是与非恶
第8题:
人性恶
人性善
既非善,也非恶
既恶又善
第9题:
本质是善
本质为恶
非善非恶
本善习远
第10题:
人性本善
人性本恶
非善但向善
非善非恶
第11题:
善的
恶的
善恶参半的
非善非恶的
第12题:
善
有善有恶
恶
非善非恶
第13题:
主张“人性本善”的是孟子,那么,主张“人性本恶”的是谁()。
第14题:
韩非子和孔子认为人心皆善,老子认为人性本恶。
第15题:
护理道德评价的标准是()
第16题:
管理行政的人性假设是()。
第17题:
以中道论非善非恶非空非有,天堂岂不是地狱,果尔还修什么?
第18题:
以下哪个观点不是孔子的?()
第19题:
Ⅰ
Ⅰ、Ⅱ
Ⅰ、Ⅱ、Ⅲ
Ⅰ、Ⅱ、Ⅲ、Ⅳ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第22题:
人性本善
人性本恶
非善但向善
非善非恶
第23题:
老子
孔子
孙子
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