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常见的语法范畴主要包括性、数、格、时、体、态、式、人称、级、有定无定等。
⑴性主要是与名词、代词相关的语法范畴,表示名词、代词在语法上的性别类属。例如德语weib(妇女)、madchen(少女)、fraulein(年轻女士)在语法上是中性,在自然性别上都是女性。
⑵数主要是与名词、代词相关的语法范畴,表示事物、现象量的特征。一般用名词、代词的词形变化区别单数和复数,在有双数语法意义的语言中需要区分单数、双数和复数。如现代英语有单数和复数。
⑶格是表示词语之间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的语法范畴,一般用名词和代词的形态变化表示其与句子中其他词的关系。例如俄语名词、代词都有格变化,有主格(作主语)、宾格(作直接宾语)、与格(作间接宾语)、属格(作定语,表示领属)、工具格(作状语,表示工具材料)、前置格(作状语,表示方位处所)六种格。
⑷时是与动词相关的语法范畴,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与参照时间(一般是说话时间)的时序关系,一般分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
⑸体是与动词相关的语法范畴,表示动作行为的各种阶段和状态。在不同的语言中,体范畴的内容、数量、表达方式往往不同。俄语有完成体和未完成体。
⑹态又称语态,是动词的语法范畴,表示主语与动词之间的语义关系。态分为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
⑺式也称语式、语气、情态,是动词的语法范畴,表示句子的语气或情态,即说话人对所言行为动作的主观态度,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俄语有陈述式、命令式和虚拟式之分,希腊语有陈述式、命令式和愿望式。
⑻人称是表示动词与主语在人称上的一致关系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⑼级是形容词和副词的语法范畴,表示性质状态的程度,一般通过形容词、副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
⑽有定和无定是在名词身上体现出来的一组指称性特征,表示说话人对所言事物的指称性的认定。在印欧系语言中,一般是用定冠词和不定冠词来表示名词的有定性和无定性。
更多“常见的语法范畴有哪些?结合语言实例说明。”相关问题
  • 第1题:

    如何理解“有定、无定”是一种语法范畴类型?结合语言实例说明。


    正确答案:有定和无定是在名词身上体现出来的一组指称性特征,表示说话人对所言事物的指称性的认定。在印欧系语言中,一般是用定冠词和不定冠词来表示名词的有定性和无定性。例如英语中当表示有定时,一般是用定冠词“the”,不表示有定时,用“a/an”表示。汉语中表示有定、无定的意义,可以由语序实现,主语位置上出现的名词性成分倾向为有定,宾语位置上出现的名词性成分倾向为无定,例如“客人来了”和“来客人了”前者有定,后者无定。也可以通过指示代词“这、那”等实现。

  • 第2题:

    结合实例说明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不对应性。


    正确答案: ⑴各种语言中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之间的情况没有完整的对应关系。例如同样表示“多数”意义,英语中使用名词加词缀“-s”或内部屈折的形态,汉语一般用加“很多、一些”或具体数量成分等词汇形式实现。
    ⑵一种语言内部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之间也不是完整的一对一关系,一个语法形式可以表现多种语法意义。例如英语中表示时体和复数语法意义时就使用相同的语法形式;一种语法意义可以通过不同的办法实现,汉语中表示名词的定指意义,既可以通过语序形式实现,例如“学校建成了”中,当光杆名词出现于动词之前,就表示定指意义,也可以通过前加指示代词等方式实现,例如“那学校是我的母校”中“学校”就是定指的。

  • 第3题:

    词组的结构类型和句子的结构类型是否有平行性?结合语言实例说明。


    正确答案: 词组和句子的基本结构类型具有平行性,都有五种常见的基本类型。
    主谓:你好 今天星期一。
    动宾:看小说 看电影。
    偏正:特别冷 Speak it clearly!
    联合:you and me 中国和美国。
    补充:打得好 跑得很快。

  • 第4题:

    解释“语法范畴”,常见的词法范畴有哪些?


    正确答案:根据某些语法意义的共同内容,把语法意义概括为几个基本类别,这种语法意义的类就叫做“语法范畴”。语法范畴可以分为“词法范畴”和“句法范畴”两大类。主要由词的变化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就属于词法范畴。词法范畴又分为“体词属性范畴”和“谓词属性范畴”两类。
    常见的体词属性范畴有:(1)性;(2)数;(3)格;(4)有定和无定。
    常见的谓词属性范畴有:(1)时;(2)体;(3)态;(4)人称。

  • 第5题:

    请结合实例说明语法的抽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1)所谓“抽象”即对具体的东西进行类的概括。语法规则就是对人们说的话中的单位、结构和关系的某种类的概括。
    (2)语法单位类别的抽象。如以从词的用法建立词类为例。
    (3)语法关系类别的抽象。如以从结构形式建立语法结构为例。
    (4)语法意义类别的抽象。如以从形态或格式建立时态意义、句式意义等为例。

  • 第6题:

    常见的语法范畴有哪些?结合语言实例说明。


    正确答案:常见的语法范畴主要包括性、数、格、时、体、态、式、人称、级、有定无定等。
    ⑴性主要是与名词、代词相关的语法范畴,表示名词、代词在语法上的性别类属。例如德语weib(妇女)、madchen(少女)、fraulein(年轻女士)在语法上是中性,在自然性别上都是女性。
    ⑵数主要是与名词、代词相关的语法范畴,表示事物、现象量的特征。一般用名词、代词的词形变化区别单数和复数,在有双数语法意义的语言中需要区分单数、双数和复数。如现代英语有单数和复数。
    ⑶格是表示词语之间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的语法范畴,一般用名词和代词的形态变化表示其与句子中其他词的关系。例如俄语名词、代词都有格变化,有主格(作主语)、宾格(作直接宾语)、与格(作间接宾语)、属格(作定语,表示领属)、工具格(作状语,表示工具材料)、前置格(作状语,表示方位处所)六种格。
    ⑷时是与动词相关的语法范畴,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与参照时间(一般是说话时间)的时序关系,一般分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
    ⑸体是与动词相关的语法范畴,表示动作行为的各种阶段和状态。在不同的语言中,体范畴的内容、数量、表达方式往往不同。俄语有完成体和未完成体。
    ⑹态又称语态,是动词的语法范畴,表示主语与动词之间的语义关系。态分为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
    ⑺式也称语式、语气、情态,是动词的语法范畴,表示句子的语气或情态,即说话人对所言行为动作的主观态度,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俄语有陈述式、命令式和虚拟式之分,希腊语有陈述式、命令式和愿望式。
    ⑻人称是表示动词与主语在人称上的一致关系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⑼级是形容词和副词的语法范畴,表示性质状态的程度,一般通过形容词、副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
    ⑽有定和无定是在名词身上体现出来的一组指称性特征,表示说话人对所言事物的指称性的认定。在印欧系语言中,一般是用定冠词和不定冠词来表示名词的有定性和无定性。

  • 第7题:

    单选题
    儿童语言学习的四范畴说认为,儿童的语言学习涉及()和语言交际环境范畴四个相互联系的范畴。
    A

    词汇范畴、语法规则范畴、语言规则范畴

    B

    语言内容的认知范畴、语言符号记忆范畴、语言表征范畴

    C

    语言规则范畴、语言内容的认知范畴、语言操作范畴

    D

    语言操作范畴、语法规则范畴、语言表征范畴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什么是语法范畴?英语中语法范畴有哪些?用哪些语法手段来表示?

    正确答案:
    (1)语法范畴
    语法范畴是指词形变化所表现的语法意义的聚合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时、体、态、人称等。
    (2)英语中常见的语法范畴
    英语的语法范畴有数、格、时、体、态、人称。
    ①数这个范畴一般包括单数和复数两种意义。如英语的名词都有单数和复数的变化。
    ②格表示名词、代词在句中和其他词的关系,它的意义是直接和句法相关的。如英语的名词只有通格和所有格两个格。
    ③体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各种阶段和状态,是动词特有的语法范畴。如英语动词有普通体、进行体和完成体。
    ④时也是动词的语法范畴,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例如英语“1 write”(我写,现在时),“l wrote”(过去时),“I shall write”(将来时)。
    ⑤不少语言的动词随着主语的人称不同而有不同的形式。如英语动词在现在时单数的时候有第三人称和其他人称的对立。
    ⑥态,也称语态,表示动作和主体的关系。它是动词所具有的语法范畴,一般分为主动态和被动态两种。如:
    John is writing a letter.(约翰正在写信)
    A letter is being written by John.(信正由约翰写着)
    (3)英语中的主要语法手段形式
    ①内部屈折
    内部曲折指的是改变词内部的语音形式而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如“write—wrote”。
    ②附加法
    附加法指的是在词的尾部加上词尾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如表示单复数形式的变化,一般在单数后面加上s或es。
    ③异根法
    异根法是指用词的不同形式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如有些形容词的比较级表示法,“good—better”。
    ④零形式
    零形式是指用词的原来形式根据不同语境用法来区分不同的语法意义。如一些名词的单复数同形,如“sheep”。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有定、无定”是一种语法范畴类型?结合语言实例说明。

    正确答案: 有定和无定是在名词身上体现出来的一组指称性特征,表示说话人对所言事物的指称性的认定。在印欧系语言中,一般是用定冠词和不定冠词来表示名词的有定性和无定性。例如英语中当表示有定时,一般是用定冠词“the”,不表示有定时,用“a/an”表示。汉语中表示有定、无定的意义,可以由语序实现,主语位置上出现的名词性成分倾向为有定,宾语位置上出现的名词性成分倾向为无定,例如“客人来了”和“来客人了”前者有定,后者无定。也可以通过指示代词“这、那”等实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结合实例说明语法手段的分类情况。

    正确答案: 语法手段可以分为综合性手段和分析性手段两种。综合性语法手段:在词的层面上,通过词形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是词法手段,叫综合性手段。综合性语法手段主要包括附加、内部屈折、重叠、异根、重音。分析性语法手段:从结构层面表现出来,通过结构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是句法手段,也叫分析性手段。分析性语法手段主要包括语序和辅助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语言接触的基本类型有哪些?试结合实例加以阐述。

    正确答案: 一、词汇借用:地域上不相邻的语言,因相互往来和交流而不成系统地吸收对方语言中的有限词语,此谓词汇借用。
    二、语言联盟:地域上比邻而居、深度接触、势均力敌的若干语言,因长期和平互协而出现语言的系统感染,词汇大量互借,音系和语法趋同,此谓语言联盟。
    三、语言替换:地域上比邻而居、密切接触而不平衡的语言,因其中一种语言经济文化和人口占优而替换其他语言,被替换语言只有少量底层特征残留,此谓语言替换。
    四、通语入侵:通用书面语和民族共同语,因地位高或语言政策而持续影响方言或民族语言,磨损民族语言或方言特征,累积通语特征,从而推平方言或替换民族语言,或产生文白异读现象,此谓通语入侵。
    五、语言混合:若干语言深度接触,从而产生相互混合形成另一种语言,此谓语言混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语法手段有哪些基本类型?结合实例加以论述。

    正确答案: 语法手段分为综合性手段和分析性手段两大类型。综合性手段体现在一个词的内部,由形态变化表现出来;分析性手段体现在词和词之间,由非形态变化表示。
    A.综合性手段:属于综合性手段的有外部附加、内部屈折、异根和重叠。
    外部附加:又叫外部屈折,指的是在词干上附加一定的虚语素,表示语法意义。这种附加的语素就是前面讲过的屈折语素,一般又叫做“词尾”。像英语中的复数。
    内部屈折:也叫语音交替或音位交替,指的是变化词根的语音表达语法意义。变化的可以是元音,也可以是辅音,可以重音的位置,或者声调,甚至两种或几种变化的综合运用。像英语begin的形态变化。
    异根:指用不同的词根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像英语主宾格变化。
    重叠:指的是用重复整个词或词的一部分来表示语法意义。像汉语中量、动、形的重叠。
    B.分析性手段:属于分析性手段的有语序、虚词和语调。
    语序:指的是用词在句子中排列顺序的不同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像汉语。
    虚词:指的是用虚词来表示语法意义。英、汉。
    语调:又叫句调,指的是句子的音高的变化模式。语调的不同有时也可以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
    C.综合-分析性手段:属于这一种的如零形式、冠词、助动词、前(后)置词。
    零形式:指的是不改变词形,直接用词的“原形”来表示某种语法意义。零形式是通过与“有形式”(即改变形式)形成对立而表示语法意义的。 冠词:名词前面的附加词对该词进行修饰或限制。如英语。
    助动词:动词前后表示某种语法意义。像英语。
    前(后)置词:表示词与词在话语中的各种关系。如汉语中的介词和方位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数”是有些语言的名词所具有的()。

    • A、语法范畴
    • B、语法形式
    • C、语法意义
    • D、词法范畴
    • E、语法手段

    正确答案:A,C,D

  • 第14题:

    举例说明常见的语法范畴。


    正确答案: 1、性。是主要与名词相关的语法范畴。有的语言形容词和冠词也有性的分别。如俄语名词分阴性、阳性、中性三类。
    2、数。也是主要与名词相关的语法范畴,一般用名词(或代词)的词形变化区别单数和复数或单数、双数和复数。有些语言中动词、形容词或冠词也
    有数的形态变化,与名词的数在形式上保持一致。
    3、格。是表示词语之间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的语法范畴,一般用名词和代词的形态变化表示各种不同的格,有些语言中的形容词和数词也有与名词相应的格。如英语中名词只有属格(加后缀-s)和通格(不加后缀)之分。
    4、时和体。时和体都是与动词相关的语法范畴,表示时间的时间关系和过程状态。时表示事件时间、参照时间、说话时间之间的时序关系,一般分为过去式、现在时和将来时。体表示事件的各种阶段和状态。时和体的关系非常密切,往往互相配合,甚至融为一体,如英语有三种时和三种体(一般体、进行体和完成体),可以配合成十六种格式。
    5、态。又称语态,是表示主语与动词的语义关系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主动态和被动态。如英语就有主动态和被动态之分,主动态的动词形式不变,被动态则用助动词be和动词的过去分词形式表示。
    6、式。又称语气、情态,是表示句子的语气或情态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陈述式、命令式、愿望式、虚拟式等。7、人称。是表示动词与主语在人称上的一致关系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英语一般动词的现在时单数有第三人称的形式变化:加后缀-E.s,动词be的现在时单数则有三种人称形式:am、are、is。8、级。是表示性质状态的程度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形容词、副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英语单音节形容词和一部分副词一般用词尾变化来区分这三种级,如fast(快,原级),faster(比较快,比较级),fastest(最快,最高级)。

  • 第15题:

    结合实例说明语法手段的分类情况。


    正确答案:语法手段可以分为综合性手段和分析性手段两种。综合性语法手段:在词的层面上,通过词形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是词法手段,叫综合性手段。综合性语法手段主要包括附加、内部屈折、重叠、异根、重音。分析性语法手段:从结构层面表现出来,通过结构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是句法手段,也叫分析性手段。分析性语法手段主要包括语序和辅助词。

  • 第16题:

    语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试结合熟悉的语言或方言加以分析。


    正确答案:(一)抽象性:语法是从大量的语言事实当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有限规则。有限规则隐含在大量句子中,是无数句子模式的抽象概括,又叫概括性。词法不给具体的词,句法也不给具体句子。语法规则概括大量具体话语的共同特征,舍弃它们之间的差异。比如:词类、句型。
    (二)生成性:大的复杂的语法结构由小的简单的语法结构逐层组合而成。重复使用同一条规则以便生成无限新语句和无限长的句子,又叫做递归性。生成性保证少量语法规则造出大量语言单位,供人们使用。比如:偏正、主谓结构。
    (三)历史性:语法是语言长期发展的产物,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语法总是在不断变化、发展。比如:汉语构词、量词产生。
    (四)稳固性:相对于语言的其他要素,语法变化、发展较为缓慢。很多语法规则千百年沿用,很少改变。语法的稳固性有利于人们的正常交际和思维。比如:主+谓+宾、名词谓语句。
    (五)民族性: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法规则,同一语言的语法规则又有着自己的系统,各种具体的规则之间互相联系。在同一语言内部,在不同方言之间,语法规则也或多或少有着一定地域差异。比如:量词、双宾句、反复问。
    (六)普遍性: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和思维工具,不同语言之间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某些共性特征。人类的语言复杂多样,但是不同的民族语言之间也有一些相同或者相类的语法特征,这是语法普遍性的体现。比如:名、动词区分;主——宾位置。

  • 第17题:

    句法变换的基本方法有哪些?结合语言实例进行分析。


    正确答案:句法变换的基本方式有五种。
    (1)删除
    删除就是去掉句子的某些成分,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变换方式,也称省略。例如:
    a他把书都看完了。
    b他书都看完了
    上述句子由a变换成b,句型发生了变化,由把字句变换成为主谓谓语句。
    (2)移位
    移位是改变词语的先后位置,也是很常用的变换方式,也称易位。例如:
    a小王骑走了自行车。→自行车小王骑走了。
    (3)添加
    添加是在句式变换时插入某些词语,一般是添加虚词或助动词、副词等。例如:
    You know him. →Do you know him?
    (4)替代
    替代是用一个词语替换句子中另一个或一些词语,通常是用代词替代句子中的词语。语调的转换通常也称为替代。英语由陈述句变为反意问句时,后面的简短问句的主语必须用代词替代前面的主语。例如:
    Your bike is outside, isn’t it?
    (5)复写
    复写是在句法变换时重复某些词语。英语反意问句后面的简短问句,必须重复前面问句的动词或助动词。例如:
    You have no classes today, have you?

  • 第18题:

    语法手段有哪些基本类型?结合实例加以论述。


    正确答案:语法手段分为综合性手段和分析性手段两大类型。综合性手段体现在一个词的内部,由形态变化表现出来;分析性手段体现在词和词之间,由非形态变化表示。
    A.综合性手段:属于综合性手段的有外部附加、内部屈折、异根和重叠。
    外部附加:又叫外部屈折,指的是在词干上附加一定的虚语素,表示语法意义。这种附加的语素就是前面讲过的屈折语素,一般又叫做“词尾”。像英语中的复数。
    内部屈折:也叫语音交替或音位交替,指的是变化词根的语音表达语法意义。变化的可以是元音,也可以是辅音,可以重音的位置,或者声调,甚至两种或几种变化的综合运用。像英语begin的形态变化。
    异根:指用不同的词根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像英语主宾格变化。
    重叠:指的是用重复整个词或词的一部分来表示语法意义。像汉语中量、动、形的重叠。
    B.分析性手段:属于分析性手段的有语序、虚词和语调。
    语序:指的是用词在句子中排列顺序的不同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像汉语。
    虚词:指的是用虚词来表示语法意义。英、汉。
    语调:又叫句调,指的是句子的音高的变化模式。语调的不同有时也可以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
    C.综合-分析性手段:属于这一种的如零形式、冠词、助动词、前(后)置词。
    零形式:指的是不改变词形,直接用词的“原形”来表示某种语法意义。零形式是通过与“有形式”(即改变形式)形成对立而表示语法意义的。 冠词:名词前面的附加词对该词进行修饰或限制。如英语。
    助动词:动词前后表示某种语法意义。像英语。
    前(后)置词:表示词与词在话语中的各种关系。如汉语中的介词和方位词。

  • 第19题:

    问答题
    结合实例说明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不对应性。

    正确答案: ⑴各种语言中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之间的情况没有完整的对应关系。例如同样表示“多数”意义,英语中使用名词加词缀“-s”或内部屈折的形态,汉语一般用加“很多、一些”或具体数量成分等词汇形式实现。
    ⑵一种语言内部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之间也不是完整的一对一关系,一个语法形式可以表现多种语法意义。例如英语中表示时体和复数语法意义时就使用相同的语法形式;一种语法意义可以通过不同的办法实现,汉语中表示名词的定指意义,既可以通过语序形式实现,例如“学校建成了”中,当光杆名词出现于动词之前,就表示定指意义,也可以通过前加指示代词等方式实现,例如“那学校是我的母校”中“学校”就是定指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举例说明常见的语法范畴。

    正确答案: 1、性。是主要与名词相关的语法范畴。有的语言形容词和冠词也有性的分别。如俄语名词分阴性、阳性、中性三类。
    2、数。也是主要与名词相关的语法范畴,一般用名词(或代词)的词形变化区别单数和复数或单数、双数和复数。有些语言中动词、形容词或冠词也
    有数的形态变化,与名词的数在形式上保持一致。
    3、格。是表示词语之间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的语法范畴,一般用名词和代词的形态变化表示各种不同的格,有些语言中的形容词和数词也有与名词相应的格。如英语中名词只有属格(加后缀-s)和通格(不加后缀)之分。
    4、时和体。时和体都是与动词相关的语法范畴,表示时间的时间关系和过程状态。时表示事件时间、参照时间、说话时间之间的时序关系,一般分为过去式、现在时和将来时。体表示事件的各种阶段和状态。时和体的关系非常密切,往往互相配合,甚至融为一体,如英语有三种时和三种体(一般体、进行体和完成体),可以配合成十六种格式。
    5、态。又称语态,是表示主语与动词的语义关系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主动态和被动态。如英语就有主动态和被动态之分,主动态的动词形式不变,被动态则用助动词be和动词的过去分词形式表示。
    6、式。又称语气、情态,是表示句子的语气或情态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陈述式、命令式、愿望式、虚拟式等。7、人称。是表示动词与主语在人称上的一致关系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英语一般动词的现在时单数有第三人称的形式变化:加后缀-E.s,动词be的现在时单数则有三种人称形式:am、are、is。8、级。是表示性质状态的程度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形容词、副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英语单音节形容词和一部分副词一般用词尾变化来区分这三种级,如fast(快,原级),faster(比较快,比较级),fastest(最快,最高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语法范畴是什么?常见的语法范畴有哪些?

    正确答案:
    (1)语法范畴的含义
    语法范畴是各种语法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
    从语法形式上看,包括所有显性语法形式和隐性语法形式,从语法意义上看,包括所有结构意义、功能意义和表述意义。
    狭义语法范畴是词的形态变化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又称形态语法范畴。
    (2)常用的语法范畴
    常用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时、体、态、人称、级。
    ①性
    性是主要与名词相关的语法范畴,一般把名词分为阴性、阳性、中性或二分为阴性、阳性,并用不同的形式标志表示。如俄语。
    ②数
    数是主要与名词相关的语法范畴,一般用名词或代词的词形变化区别单数或复数,或是单数、双数或复数。如英语,阿拉伯语等。
    ③格
    格是表示词语之间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的语法范畴。如俄语。
    ④时
    时是与动词相关的语法范畴,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和状态。表示行为动作的时间与参照时间(一般是说话时间)的时序关系,一般分为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
    ⑤体
    体是与动词相关的语法范畴,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和状态。表示动作行为的各种阶段和状态,最常见的有完成体或未完成体。
    ⑥态
    又称语态。是表示主语和动词的语义关系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别主动态和被动态。如英语。
    ⑦人称
    人称是表示动词与主语在人称上的一致关系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第一人称、第二人称他第三人称。汉语中就有人称的区别。
    ⑧级
    级是表示性质状态的程度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形容词、副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如英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解释“语法范畴”,常见的词法范畴有哪些?

    正确答案: 根据某些语法意义的共同内容,把语法意义概括为几个基本类别,这种语法意义的类就叫做“语法范畴”。语法范畴可以分为“词法范畴”和“句法范畴”两大类。主要由词的变化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就属于词法范畴。词法范畴又分为“体词属性范畴”和“谓词属性范畴”两类。
    常见的体词属性范畴有:(1)性;(2)数;(3)格;(4)有定和无定。
    常见的谓词属性范畴有:(1)时;(2)体;(3)态;(4)人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常见的语法范畴有哪些?结合语言实例说明。

    正确答案: 常见的语法范畴主要包括性、数、格、时、体、态、式、人称、级、有定无定等。
    ⑴性主要是与名词、代词相关的语法范畴,表示名词、代词在语法上的性别类属。例如德语weib(妇女)、madchen(少女)、fraulein(年轻女士)在语法上是中性,在自然性别上都是女性。
    ⑵数主要是与名词、代词相关的语法范畴,表示事物、现象量的特征。一般用名词、代词的词形变化区别单数和复数,在有双数语法意义的语言中需要区分单数、双数和复数。如现代英语有单数和复数。
    ⑶格是表示词语之间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的语法范畴,一般用名词和代词的形态变化表示其与句子中其他词的关系。例如俄语名词、代词都有格变化,有主格(作主语)、宾格(作直接宾语)、与格(作间接宾语)、属格(作定语,表示领属)、工具格(作状语,表示工具材料)、前置格(作状语,表示方位处所)六种格。
    ⑷时是与动词相关的语法范畴,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与参照时间(一般是说话时间)的时序关系,一般分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
    ⑸体是与动词相关的语法范畴,表示动作行为的各种阶段和状态。在不同的语言中,体范畴的内容、数量、表达方式往往不同。俄语有完成体和未完成体。
    ⑹态又称语态,是动词的语法范畴,表示主语与动词之间的语义关系。态分为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
    ⑺式也称语式、语气、情态,是动词的语法范畴,表示句子的语气或情态,即说话人对所言行为动作的主观态度,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俄语有陈述式、命令式和虚拟式之分,希腊语有陈述式、命令式和愿望式。
    ⑻人称是表示动词与主语在人称上的一致关系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⑼级是形容词和副词的语法范畴,表示性质状态的程度,一般通过形容词、副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
    ⑽有定和无定是在名词身上体现出来的一组指称性特征,表示说话人对所言事物的指称性的认定。在印欧系语言中,一般是用定冠词和不定冠词来表示名词的有定性和无定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请结合实例说明语法的抽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1)所谓“抽象”即对具体的东西进行类的概括。语法规则就是对人们说的话中的单位、结构和关系的某种类的概括。
    (2)语法单位类别的抽象。如以从词的用法建立词类为例。
    (3)语法关系类别的抽象。如以从结构形式建立语法结构为例。
    (4)语法意义类别的抽象。如以从形态或格式建立时态意义、句式意义等为例。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