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黄散1功效与作用

题目

三黄散1功效与作用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黄疸,身体面目皆黄。
更多“三黄散1功效与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黄粉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阴囊上生疮,黄水流注,有妨行步。

  • 第2题:

    冰黄散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口舌喉内结毒;兼治丹毒。

  • 第3题:

    天竺黄散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小儿胎风惊热,手脚急强。

  • 第4题:

    问答题
    三黄散3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头痈,面痈,小儿丹毒。
    解析: 三黄散3
    【来源】《疡医大全》卷十七。
    【组成】生地(为君)蒲黄(为臣)牛黄(为佐)冰片(为使)
    【用法】上药共为极细末。用芭蕉根计或侧柏叶汁和蜜调敷患处;若兼阴症,肿硬不消,因气凝血滞,或痰块结而不散,宜用姜汁、葱汁调敷。
    【主治】头痈,面痈,小儿丹毒。

  • 第5题:

    问答题
    三香散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胃冷呃逆,经久不止。
    解析: 三香散1
    【来源】《医学入门》卷七。
    【组成】沉香紫苏白豆蔻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每服1.5~2.1克,柿蒂煎汤调下。
    【主治】胃冷呃逆,经久不止。

  • 第6题:

    问答题
    三黄散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黄疸,身体面目皆黄。
    解析: 三黄散1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十。
    【组成】大黄黄连黄芩各120克
    【用法】上药三味,研细末。每服2克,一日三次。亦可为丸。
    【主治】黄疸,身体面目皆黄。

  • 第7题:

    问答题
    黄耆茯神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小儿荣卫气虚,精神不爽,面无颜色,唇口青白,哕逆昏睡,全不思食。
    解析: 黄耆茯神散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十八。
    【组成】黄耆(蜜炙)茯神(去木)甘草(炙)天南星(炮)白扁豆(炒黄)防风(去芦头)白附子(炮)肉桂(去粗皮)山药白芍药各等分
    【用法】上药哎咀。每服6克,用水2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同煎至10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主治】小儿荣卫气虚,精神不爽,面无颜色,唇口青白,哕逆昏睡,全不思食。
    按:安永本“白扁豆”作“白豆蔻”。

  • 第8题:

    问答题
    天竺黄散3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小儿风热惊风。
    解析: 天竺黄散3
    【来源】《幼幼新书》卷十九引《张氏家传》。
    【组成】天竺黄蝉蜕白僵蚕山桅子甘草郁金各等分。
    【用法】捣罗为末。每服3克,白汤调下。三岁儿每服1.5克。
    【主治】小儿风热惊风。

  • 第9题:

    内补黄耆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肠风下血不止,面色萎黄,神疲乏力。

  • 第10题:

    三香散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胃冷呃逆,经久不止。

  • 第11题:

    问答题
    三黄宝蜡丸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跌打损伤,瘀血奔心;妇人产后恶露不尽,痰迷心窍,致成怪症;癫狗、蛇虫咬伤及恶癌肿毒。现临床有用于头部外伤,脑震荡昏迷。
    解析: 三黄宝蜡丸1
    【来源】《医宗金鉴》卷七十五。
    【组成】藤黄(以秋荷叶露泡之,隔汤煮十余次,去浮沉,取中,将山羊血拌入,晒干)120克天竺黄(无真者,九转南星代之)红芽大戟刘寄奴血竭各90克孩儿茶雄黄各90克朴消30克当归尾45克铅粉汞(即水银)乳香麝香各9克琥珀6克
    【用法】各研极细末,称准和一处,将水银同铅粉在铁锅内火上热研成末,入前药内,共研匀;用炼净黄蜡750克,放瓷器内,坐滚水中化开,将药人内搅匀,待半冷,作小丸,贮瓷罐内,病重者每服3克,病轻者每服1.5克,热黄酒调服;倘受伤至重,连服数次。服药后,饮酒出汗更妙。如外用治疮,以香油隔滚汤化开,敷之。甚效。
    【主治】跌打损伤,瘀血奔心;妇人产后恶露不尽,痰迷心窍,致成怪症;癫狗、蛇虫咬伤及恶癌肿毒。现临床有用于头部外伤,脑震荡昏迷。

  • 第12题:

    问答题
    冰黄散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冒暑伏热,头目昏晕,呕吐泻痢,口干烦渴,背寒面垢。
    解析: 冰黄散1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异名】却暑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五)。
    【组成】赤茯苓(去皮)甘草(生)各120克寒食面生姜(切碎,搜面匀,日干)各500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6克,新汲水或冷熟水调下,不拘时候。
    【主治】冒暑伏热,头目昏晕,呕吐泻痢,口干烦渴,背寒面垢。

  • 第13题:

    问答题
    天竺黄散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小儿胎风惊热,手脚急强。
    解析: 天竺黄散1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
    【组成】天竺黄7.5克(细研)牛黄3.7克(细研)胡黄连7.5克犀角屑7.5克天麻15克蝉蜕7.5克(微炒)
    【用法】上药捣细罗为散,都研令匀。不计时候,以新汲水调下0.3~0.6克。二岁以上加药服之。
    【主治】小儿胎风惊热,手脚急强。

  • 第14题:

    问答题
    泻黄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脾胃伏火,口燥唇干,口疮口臭,烦渴易饥;或小儿身凉身黄睛黄,疳热口臭唇焦,泄泻黄沫,脾热口甜,胃热口苦,不吮乳;小儿弄舌。泻脾胃伏火。
    解析: 泻黄散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异名】泻脾散(《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组成】藿香叶21克山栀子仁3克石膏15克甘草90克防风120克(去芦,切,焙)
    【用法】上锉,同酒、蜜微炒香,为细末。每服3~6克,用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温服清汁,不拘时。
    【功用】泻脾胃伏火。
    【主治】脾胃伏火,口燥唇干,口疮口臭,烦渴易饥;或小儿身凉身黄睛黄,疳热口臭唇焦,泄泻黄沫,脾热口甜,胃热口苦,不吮乳;小儿弄舌。
    【方论】方中石膏、山栀泻脾胃积热为君;防风疏散脾经伏火为臣;藿香叶芳香醒脾为佐;甘草泻火和中为使。配合成方,共奏泻脾胃伏火之功。

  • 第15题:

    问答题
    三黄凉膈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热毒上攻咽喉,初起咽喉不利,继则红肿疼痛,恶寒发热,心烦口渴者。清热解毒,凉膈利咽。
    解析: 三黄凉膈散
    【来源】《喉科紫珍集》卷下。
    【组成】上川连栀子黄柏黄芩川芎赤芍甘草.苏薄荷青皮陈皮金银花花粉当归射干元参各等分
    【用法】上药加灯心O.3克,淡竹叶24片为引,水煎服。
    【功用】清热解毒,凉膈利咽。
    【主治】热毒上攻咽喉,初起咽喉不利,继则红肿疼痛,恶寒发热,心烦口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