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目为物伤,及血虚头痛。
更多“除风益损汤功效与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散风除湿活血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火疳。

  • 第2题:

    排风汤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中风窍闭,口噤闷绝不识人,甚至痉厥,及身体疼烦,面目暴肿,手足肿者。熄风开窍,清热解毒。

  • 第3题:

    益肾调经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妇女肾虚,经来色淡而多,经后腹痛腰酸,肢软无力,脉沉弦无力。温肾调经。

  • 第4题:

    黄耆益损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诸虚不足,荣卫俱弱,五劳七伤,骨蒸潮热,腰背俱急,百节酸痛,夜多盗汗,心常惊惕,咽燥唇焦,嗜卧少力,肌肤瘦瘁,咳嗽多痰,咯唾血丝,寒热往来,颊赤神昏,全不用食,服热药则烦躁,进凉药则膈满,如㵥

  • 第5题:

    除风清脾饮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栗疮,白睛及险内红赤,睑内黄白色颗粒累累,胞肿,眵泪胶粘,痒痛难开。

  • 第6题:

    健脾除温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慢性湿疹渗出液较多,慢性下肢溃疡,慢性足癣渗出液较多者,下肢浮肿,盘状湿疹。健脾利湿。

  • 第7题:

    问答题
    除风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紫癜风。
    解析: 除风散
    【来源】《圣济总录》卷十八。
    【组成】防风(去叉)蝎梢(炒)各30克白花蛇头2枚(酒浸,炙)
    【用法】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1~2克,温酒调下。
    【主治】紫癜风。

  • 第8题:

    问答题
    黄耆益损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诸虚不足,荣卫俱弱,五劳七伤,骨蒸潮热,腰背俱急,百节酸痛,夜多盗汗,心常惊惕,咽燥唇焦,嗜卧少力,肌肤瘦瘁,咳嗽多痰,咯唾血丝,寒热往来,颊赤神昏,全不用食,服热药则烦躁,进凉药则膈满,如㵥
    解析: 黄耆益损汤
    【来源】《世医得效方》卷八。
    【组成】人参(去芦),石斛(去根)甘草黄耆(去芦)木香白术当归正桂茯苓芍药半夏川芎熟地黄(去土,酒炒)山药五味子牡丹皮(去骨)麦门冬(去心)各等分
    【用法】上锉为数。每服9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2枚,小麦50粒,乌梅1个煎。空腹时服。
    【主治】诸虚不足,荣卫俱弱,五劳七伤,骨蒸潮热,腰背俱急,百节酸痛,夜多盗汗,心常惊惕,咽燥唇焦,嗜卧少力,肌肤瘦瘁,咳嗽多痰,咯唾血丝,寒热往来,颊赤神昏,全不用食,服热药则烦躁,进凉药则膈满,如㵥

  • 第9题:

    问答题
    益胃升阳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妇人经候不调,经来量多,色黑有块,大便水泄,日二三次,饮食减少,食罢烦心,身体消瘦。益气升阳,养血调经。
    解析: 益胃升阳汤
    【来源】《兰室秘藏)卷中。
    【异名】升阳益胃汤(《仁术便览》卷四)。
    【组成】柴胡升麻各1.5克炙甘草当归身(酒洗)陈皮各3克人参(去芦)炒神曲各4.5克黄耆6克白术9克生黄芩少许
    【用法】上药哎咀。每服6克,用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功用】益气升阳,养血调经。
    【主治】妇人经候不调,经来量多,色黑有块,大便水泄,日二三次,饮食减少,食罢烦心,身体消瘦。
    【加减】腹中痛,加白芍药9克,肉桂少许,如渴,加葛根0.6克。

  • 第10题:

    问答题
    除风荆芥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头目昏眩,肢体疼痛,手足麻痹,上膈烦闷,或发寒热。
    解析: 除风荆芥汤
    【来源】《圣济总录》卷十五。
    【组成】荆芥穗芎藭防风(去叉)独活(去芦头)甘草(炙、锉)麻黄(去根、节)各30克人参60克
    【用法】上七味,粗捣筛。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入生姜3片,薄荷3叶,同煎至100毫升,去滓,食后及临卧时温服。
    【功用】祛风通络。
    【主治】头目昏眩,肢体疼痛,手足麻痹,上膈烦闷,或发寒热。

  • 第11题:

    问答题
    排风汤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风虚冷湿,邪气入脏,狂言妄语,精神错乱。肝风发则面青心闷,吐逆呕沫,胁满头眩重,耳不闻人声,偏枯筋急,曲拳而卧,心风发则面赤翕然而热,悲伤嗔怒,目张呼唤;脾风发则面黄,身体不仁,不能行步,饮食失味,梦寐倒错,与亡人相随;肺风发则面白,咳逆唾脓血,上气奄然而极;肾风发则面黑,手足不随,腰痛难以俯仰,痹冷骨疼。养血祛风,安心定志。
    解析: 排风汤1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八。
    【组成】白鲜皮白术芍药桂心芎藭当归杏仁防风甘草各6克独活麻黄茯苓各9克生姜12克
    【用法】上十三味,哎咀。以水2升,煮取600毫升,每服200毫升,覆盖取微汗。可服三剂。
    【功用】养血祛风,安心定志。
    【主治】风虚冷湿,邪气入脏,狂言妄语,精神错乱。肝风发则面青心闷,吐逆呕沫,胁满头眩重,耳不闻人声,偏枯筋急,曲拳而卧,心风发则面赤翕然而热,悲伤嗔怒,目张呼唤;脾风发则面黄,身体不仁,不能行步,饮食失味,梦寐倒错,与亡人相随;肺风发则面白,咳逆唾脓血,上气奄然而极;肾风发则面黑,手足不随,腰痛难以俯仰,痹冷骨疼。

  • 第12题:

    愈风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产后中风口嗽,牙关紧急,手足瘈疭,角弓反张。养血祛风。

  • 第13题:

    益志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右肾虚寒,小便频数,遗精白浊,腰胁引痛,咳嗽短气,四肢烦疼,耳呜面黑,骨蒸潮热,头晕目眩者。

  • 第14题:

    救损安胎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妊娠跌损,致伤胎元,腹中疼痛,势如将堕。补气养血,祛瘀安胎。

  • 第15题:

    除烦宁躁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痨瘵烦热。

  • 第16题:

    除风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中风瘫痪,口眼歪斜,四肢不收,肌肉顽痹,头目眩晕。

  • 第17题:

    问答题
    救损安胎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妊娠跌损,致伤胎元,腹中疼痛,势如将堕。补气养血,祛瘀安胎。
    解析: 救损安胎汤
    【来源】《傅青主女科》卷下。
    【组成】当归30克(酒洗)、白芍9克(酒炒)生地30克(酒炒)白术15克(土炒)炙草3克人参3克苏木9克(捣碎)乳香3克(去油)没药3克(去油)
    【用法】水煎服。
    【功用】补气养血,祛瘀安胎。
    【主治】妊娠跌损,致伤胎元,腹中疼痛,势如将堕。

  • 第18题:

    问答题
    益胃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阳明温病,下后汗出,胃阴受伤者。滋养胃阴。
    解析: 益胃汤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
    【组成】沙参9克麦冬15克冰糖3克细生地15克玉竹4.5克(炒香)
    【用法】上药用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两次服。所余药滓,再煮取200毫升服。
    【功用】滋养胃阴。
    【主治】阳明温病,下后汗出,胃阴受伤者。

  • 第19题:

    问答题
    除风益损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目为物伤,及血虚头痛。
    解析: 除风益损汤
    【来源】《原机启微》卷下。
    【组成】熟地黄当归白芍药川芎各3克藁本前胡防风各2.1克
    【用法】上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热服。
    【功用】养血祛风,活血通络。
    【主治】目为物伤,及血虚头痛。
    【方论】方中熟地黄补肾水为君,当归、白芍补血为臣;川芎活血祛瘀为佐;藁本、前胡、防风祛风通络为使,配合成方,共奏养血祛风,活血通络之功。
    【加减】伤甚者,加大黄以泻其败血;眵多泪多,羞涩赤肿者,加黄芩。

  • 第20题:

    问答题
    风缓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脚弱,举体麻痹不仁,。热毒之气入脏,胸中满塞不通,食即呕吐。
    解析: 风缓汤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七。
    【组成】独活麻黄犀角各9克(一方用羚羊角)半夏6克大枣乌梅各20枚桂心鳖甲升麻橘皮枳实甘草吴茱萸大黄各3克生姜石膏各18克贝齿7枚
    【用法】上十七味,哎咀。以水1.4升,煮取400毫升,分五次服,日三夜二。
    【主治】脚弱,举体麻痹不仁,。热毒之气入脏,胸中满塞不通,食即呕吐。

  • 第21题:

    问答题
    疏肝益肾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肝血虚,胃脘痛,大便燥绪,服逍遥散不愈者。疏肝滋肾。
    解析: 疏肝益肾汤
    【来源】《医宗己任编》卷一。
    【组成】柴胡白芍熟地山药萸肉丹皮茯苓泽泻
    【用法】水煎服。
    【功用】疏肝滋肾。
    【主治】肝血虚,胃脘痛,大便燥绪,服逍遥散不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