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升阳益胃汤功效与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补阳还五汤中君药黄芪的作用是

    A.补益元气
    B.升阳举陷
    C.益胃固表
    D.利尿生肌

    答案:A
    解析:
    补阳还五汤的功用是:补气,活血,通络;主治:中风之气虚血瘀证;重用生黄芪,补益元气,意在气旺则血行,瘀去络通,为君药。

  • 第2题:

    益胃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阳明温病,下后汗出,胃阴受伤者。滋养胃阴。

  • 第3题:

    李杲升阳益气治则的代表方剂是()

    • A、升阳益胃汤
    • B、补中益气汤
    • C、沉香温胃丸
    • D、补气升阳和中汤

    正确答案:B

  • 第4题:

    人参益胃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头闷。劳动则微痛,不喜饮食,四肢怠情,躁热短气,口不知味,腹鸣便微溏,口渴不喜冷物。

  • 第5题:

    升阳除湿汤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妇人饮食劳倦,心火乘脾,漏下恶血,月事不调;或暴崩不止,多下水浆之物,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困倦乏力,其脉缓而弦急,按之洪大。

  • 第6题:

    扶阳助胃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脾胃虚寒,胃脘当心而痛,得热则缓,寒则加剧,肠鸣便溏者。扶阳散寒,健脾益胃。

  • 第7题:

    问答题
    和中益胃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太阴、阳明腹痛,大便或泄或秘,或下鲜血,腹中微痛,胁下急缩,脉缓而洪弦,按之空虚者。
    解析: 和中益胃汤
    【来源】《兰室秘藏》卷下。
    【组成】苏木0.3克藁本益智仁各0.6克热地黄炙甘草各0.9克当归身1.2克柴胡升麻各1.5克
    【用法】上药哎咀,都作一服。用水30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主治】太阴、阳明腹痛,大便或泄或秘,或下鲜血,腹中微痛,胁下急缩,脉缓而洪弦,按之空虚者。

  • 第8题:

    问答题
    益胃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阳明温病,下后汗出,胃阴受伤者。滋养胃阴。
    解析: 益胃汤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
    【组成】沙参9克麦冬15克冰糖3克细生地15克玉竹4.5克(炒香)
    【用法】上药用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两次服。所余药滓,再煮取200毫升服。
    【功用】滋养胃阴。
    【主治】阳明温病,下后汗出,胃阴受伤者。

  • 第9题:

    问答题
    人参益胃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头闷。劳动则微痛,不喜饮食,四肢怠情,躁热短气,口不知味,腹鸣便微溏,口渴不喜冷物。
    解析: 人参益胃汤
    【来】《兰室秘藏》卷下。
    【组成】黄耆甘草当归梢益智各06克人参黄芩柴胡半夏白术各0.9克陈皮升麻各1.5克苍术4.5克红花少许
    【用法】上药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主治】头闷。劳动则微痛,不喜饮食,四肢怠情,躁热短气,口不知味,腹鸣便微溏,口渴不喜冷物。

  • 第10题:

    问答题
    升阳除温防风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大便秘塞,或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或少有白脓,或少有血者。
    解析: 升阳除温防风汤
    【来源】《脾胃论》卷中。
    【组成】苍术(泔浸)120.克防风6克白术白茯苓芍药各3克
    【用法】上药哎咀。以水350毫升,加生姜、大枣煎至20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主治】大便秘塞,或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或少有白脓,或少有血者。

  • 第11题:

    问答题
    升阳补胃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湿热侵入阳明、少阳,肠澼下血,血出如箭。
    解析: 升阳补胃汤
    【来源】《医学入门》卷四。
    【组成】黄耆人参甘草当归白术升麻柴胡桂枝芍药羌活防风葛根独活生地黄牡丹皮
    【用法】水煎服。
    【主治】湿热侵入阳明、少阳,肠澼下血,血出如箭。

  • 第12题:

    单选题
    北沙参、南沙参、麦冬、石斛的共同功效是()。
    A

    益胃升阳

    B

    益胃生津

    C

    益胃止呕

    D

    益胃止啰

    E

    益胃化湿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升阳补胃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湿热侵入阳明、少阳,肠澼下血,血出如箭。

  • 第14题:

    和中益胃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太阴、阳明腹痛,大便或泄或秘,或下鲜血,腹中微痛,胁下急缩,脉缓而洪弦,按之空虚者。

  • 第15题:

    升阳顺气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饮食不节,劳役所伤,腹胁满闷,短气,遇春则口淡无味,遇夏虽热,犹有畏寒,饥则常如饱,不喜食冷物。

  • 第16题:

    气虚发热宜选用()

    • A、升阳益胃汤
    • B、丹栀逍遥散
    • C、归脾汤
    • D、补中益气汤
    • E、八珍汤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益志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右肾虚寒,小便频数,遗精白浊,腰胁引痛,咳嗽短气,四肢烦疼,耳呜面黑,骨蒸潮热,头晕目眩者。

  • 第18题:

    升阳除温防风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大便秘塞,或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或少有白脓,或少有血者。

  • 第19题:

    问答题
    扶阳助胃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脾胃虚寒,胃脘当心而痛,得热则缓,寒则加剧,肠鸣便溏者。扶阳散寒,健脾益胃。
    解析: 扶阳助胃汤
    【来源】《卫生宝鉴》卷十三。
    【异名】扶阳益胃汤(《金匮翼》卷六)。
    【组成】干姜(炮)4.5克拣参草豆蔻仁甘草(炙)官桂白芍药各3克陈皮白术吴茱萸各),5克黑附子(炮,去皮)6克益智仁1.5克
    【用法】上药哎咀,都作一服。用水450毫升,加生姜3片,枣子2个,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功用】扶阳散寒,健脾益胃。
    【主治】脾胃虚寒,胃脘当心而痛,得热则缓,寒则加剧,肠鸣便溏者。
    【方论】方中附子、干姜、官桂、吴茱萸、草豆蔻、益智仁扶阳散寒;人参、白术、甘草健脾益胃;芍药缓急止痛;陈皮理气和胃。诸药合用,共奏扶阳散寒,健脾益胃之功。

  • 第20题:

    问答题
    益胃升阳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妇人经候不调,经来量多,色黑有块,大便水泄,日二三次,饮食减少,食罢烦心,身体消瘦。益气升阳,养血调经。
    解析: 益胃升阳汤
    【来源】《兰室秘藏)卷中。
    【异名】升阳益胃汤(《仁术便览》卷四)。
    【组成】柴胡升麻各1.5克炙甘草当归身(酒洗)陈皮各3克人参(去芦)炒神曲各4.5克黄耆6克白术9克生黄芩少许
    【用法】上药哎咀。每服6克,用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功用】益气升阳,养血调经。
    【主治】妇人经候不调,经来量多,色黑有块,大便水泄,日二三次,饮食减少,食罢烦心,身体消瘦。
    【加减】腹中痛,加白芍药9克,肉桂少许,如渴,加葛根0.6克。

  • 第21题:

    问答题
    升阳举经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妇人经水不止,右尺脉按之空虚,属气血俱脱者。
    解析: 升阳举经汤
    【来源】《兰室秘藏》卷中。
    【组成】肉桂(去皮,盛夏不用)白芍药红花各1.5克细辛1.8克人参熟地黄川芎各3克独活黑附子(炮裂,去皮、脐)炙甘草各5克羌活藁本防风各6克白术当归黄耆柴胡各9克桃仁(汤浸,去皮、尖)10个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9克,用水45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热服。
    【主治】妇人经水不止,右尺脉按之空虚,属气血俱脱者。

  • 第22题:

    问答题
    升阳顺气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饮食不节,劳役所伤,腹胁满闷,短气,遇春则口淡无味,遇夏虽热,犹有畏寒,饥则常如饱,不喜食冷物。
    解析: 升阳顺气汤
    【来源】《内外伤辨》卷上。
    【异名】强胃汤(《脾胃论》卷下)。
    【组成】黄耆30克半夏9克(汤洗七次)草豆蔻6克神曲(炒)4.5克升麻柴胡当归身陈皮各3克甘草(炙)黄柏各1.5克人参(去芦)0.9克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主治】饮食不节,劳役所伤,腹胁满闷,短气,遇春则口淡无味,遇夏虽热,犹有畏寒,饥则常如饱,不喜食冷物。

  • 第23题:

    单选题
    李杲升阳益气治则的代表方剂是()
    A

    升阳益胃汤

    B

    补中益气汤

    C

    沉香温胃丸

    D

    补气升阳和中汤


    正确答案: A
    解析: 李杲升阳益气,甘温除热的代表方是补中益气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