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理中汤3功效与作用

题目

加味理中汤3功效与作用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寒中三阴,躁热烦渴者。
更多“加味理中汤3功效与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加味治中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脾胃不足,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肠鸣腹痛,泄泻注下。温中健脾。

  • 第2题:

    丁附理中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胃寒呕逆,及服寒凉药过多,伤胃呃忒者。

  • 第3题:

    加味理中汤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肺胃俱寒咳嗽。温中祛寒,化痰止咳。

  • 第4题:

    加味四物汤3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小儿劳伤吐血,咳嗽。活血化瘀,凉血止血。

  • 第5题:

    加味温胆汤3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失志郁抑,痰涎沃心,怔忡不寐者。行气解郁,化痰养心。

  • 第6题:

    问答题
    加味治中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脾胃不足,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肠鸣腹痛,泄泻注下。温中健脾。
    解析: 加味治中汤
    【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
    【组成】干姜(炮)白术青皮(去白)陈皮(去白)缩砂仁各30克人参(去芦)甘草(炙)各15克
    【用法】上哎咀,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枣子1枚,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功用】温中健脾。
    【主治】脾胃不足,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肠鸣腹痛,泄泻注下。

  • 第7题:

    问答题
    加味茵陈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脾经受湿,胃经受热,郁蒸发黄。
    解析: 加味茵陈汤
    【来源】《医醇剩义》卷一。
    【组成】茵陈6克木通4.5克赤苓9克泽泻4.5克苡仁30克茅术3克厚朴3克薄荷3克青皮3克车前6克青荷梗33厘米
    【用法】水煎服。
    【主治】脾经受湿,胃经受热,郁蒸发黄。

  • 第8题:

    问答题
    丁附理中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胃寒呕逆,及服寒凉药过多,伤胃呃忒者。
    解析: 丁附理中汤
    【来源】《伤寒全生集》卷三。
    【组成】丁香附子干姜人参白术甘草(加吴茱萸官桂砂仁陈皮)
    【用法】水煎,蘑木香、姜汁温服。
    【主治】胃寒呕逆,及服寒凉药过多,伤胃呃忒者。
    【加减】呃逆甚者,加良姜;冷气逆上者,加沉香。

  • 第9题:

    问答题
    加味理中汤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饮酒过多,及啖炙博热食动血,发为鼻衄。
    解析: 加味理中汤1
    【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
    【组成】人参白术甘草(炙)干姜(炮)干葛川芎各等分
    【用法】上为锉散。每服12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5毫升,去滓温服。
    【主治】饮酒过多,及啖炙博热食动血,发为鼻衄。

  • 第10题:

    问答题
    加味解毒汤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下焦热毒炽盛,大便下血,大肠痛不可忍,肛门肿起。泻火解毒。
    解析: 加味解毒汤2
    【来源】《寿世保元》卷四。
    【组成】大黄黄连黄芩黄柏栀子赤芍连翘枳壳(麸炒)防风甘草
    【用法】上药锉碎。水煎,空腹时服。
    【功用】泻火解毒。
    【主治】下焦热毒炽盛,大便下血,大肠痛不可忍,肛门肿起。

  • 第11题:

    问答题
    加味理中汤3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寒中三阴,躁热烦渴者。
    解析: 加味理中汤3
    【来源】《理瀹骈文》。
    【组成】附子人参白术干姜甘草吴茱萸肉桂当归陈皮厚朴各等分
    【用法】共为粗末。浸冷水中,或煎汤俟冷后,以棉蘸抹胸口。
    【主治】寒中三阴,躁热烦渴者。

  • 第12题:

    问答题
    加味理中地黄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小儿慢惊,气血极虚,神衰体弱至极者。助气补血,回阳救逆。
    解析: 加味理中地黄汤
    【来源】《福幼编》。
    【组成】熟地15克当归6克萸肉3克枸杞6克白术9克炮姜3克党参6克炙甘草3克枣仁6克(炒,研)肉桂3克故纸6克炙耆6克生姜3片红枣3枚核桃肉2个
    【用法】用灶心土60克,煮水煎药,取浓汁200毫升,另加附子1.5克,煎水搀入。谅儿大小,分数次灌人。
    【功用】助气补血,回阳救逆。
    【主治】小儿慢惊,气血极虚,神衰体弱至极者。
    【加减】如咳嗽不止者,加粟壳3克、金樱子3克;如大热不退,加白芍3克;泄泻不止者,加丁香1.5克。

  • 第13题:

    肉果理中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泄泻,脉虚缓者。

  • 第14题:

    加味调中益气汤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气血俱虚头痛。

  • 第15题:

    理中降痰汤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痰盛自汗。温中健脾,降气化痰。

  • 第16题:

    加味理中地黄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小儿慢惊,气血极虚,神衰体弱至极者。助气补血,回阳救逆。

  • 第17题:

    加味解毒汤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黄疸。周身如金黄色,小便如浓煮柏汁,服诸药不效者。清热渗湿,疏肝利胆。

  • 第18题:

    问答题
    加味甘桔汤3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缠喉风,咽喉肿痛胀塞,红丝绕缠,口吐涎沫,食物难入,甚则肿达于外;走马喉风,喉舌之间,暴发暴肿,转肿转大;缠舌喉风,舌硬,根两旁烂;悬痈,生于上腭,形如紫李者。
    解析: 加味甘桔汤3
    【来源】《医学心悟》卷四。
    【组成】甘草9克(炙)桔梗荆芥牛蒡子(炒)贝母各4.5克薄荷0.9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缠喉风,咽喉肿痛胀塞,红丝绕缠,口吐涎沫,食物难入,甚则肿达于外;走马喉风,喉舌之间,暴发暴肿,转肿转大;缠舌喉风,舌硬,根两旁烂;悬痈,生于上腭,形如紫李者。
    【加减】若内热甚,或饮食到口即吐,加黄连3克;若口渴,唇焦舌燥,便闭溺赤,更加黄柏、黄芩、山栀、黄连;若有肿处,加金银花15克。

  • 第19题:

    问答题
    加味四七汤3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白带稠粘,中脘痞闷,平日痰多,或有气喘,呕逆恶心。疏郁化痰。
    解析: 加味四七汤3
    【来源】《中医妇科治疗学》。
    【组成】紫苏叶6克厚朴9克茯苓12克半夏9克白芷木香各6克建菖蒲2.1克
    【用法】水煎,温服。
    【功用】疏郁化痰。
    【主治】白带稠粘,中脘痞闷,平日痰多,或有气喘,呕逆恶心。

  • 第20题:

    问答题
    茯苓理中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霍乱,脐上筑而悸。
    解析: 茯苓理中汤
    【来源】《外台秘要》卷六。
    【组成】茯苓6克甘草9克(炙)干姜3克(炮)人参9克木瓜9克
    【用法】上五味,哎咀。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适寒温,分为四服。
    【主治】霍乱,脐上筑而悸。

  • 第21题:

    问答题
    加味调中益气汤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气血俱虚头痛。
    解析: 加味调中益气汤1
    【来源】《医学正传》卷四引东垣方。
    【组成】陈皮黄柏(酒炒)各0.9克升麻(去粗皮)柴胡(去芦)各1.2克人参甘草(炙)苍术各18克(米泔浸)黄耆3克川芎1.8克蔓荆子0.9克(杵去皮)细辛0.6克(一方有木香0.6克,无黄柏)
    【用法】上药细切,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
    【主治】气血俱虚头痛。
    【加减】如大便虚坐不得,或了而不了,腹中逼迫,此血虚血涩也,加当归身1.5克。

  • 第22题:

    问答题
    加味四物汤3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小儿劳伤吐血,咳嗽。活血化瘀,凉血止血。
    解析: 加味四物汤3
    【来源】《医宗金鉴》卷五十五。
    【组成】当归芍药川芎生地黄茅根蒲黄牡丹皮栀子(炒黑)甘草(生)
    【用法】引用藕节,酒、水煎服。
    【功用】活血化瘀,凉血止血。
    【主治】小儿劳伤吐血,咳嗽。

  • 第23题:

    问答题
    理中汤3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寒泄,悠悠腹痛,泻无休止,色青,脉沉迟。
    解析: 理中汤3
    【来源】《万病回春》卷三。
    【组成】人参白术(去芦)干姜(炒)各3克官桂甘草(炙)各1.5克陈皮藿香茯苓(去皮)良姜各2.1克乌梅1个
    【用法】上药锉为一剂。加生姜3片,大枣2枚,灯草1团,水煎,温服。
    【主治】寒泄,悠悠腹痛,泻无休止,色青,脉沉迟。
    【加减】呕吐恶心,加丁香、半夏,去良姜、官桂;泻不止,加苍术、山药;泻多不止,加肉蔻、诃子、附子,去良姜、官桂;虚汗,加黄耆,去藿香、官桂;饱闷,加厚朴、砂仁,去人参、良姜、官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