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中汤3功效与作用

题目

理中汤3功效与作用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寒泄,悠悠腹痛,泻无休止,色青,脉沉迟。
更多“理中汤3功效与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肉果理中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泄泻,脉虚缓者。

  • 第2题:

    八味理中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小儿心肺不和,息数脉急,上下不得升降,中膈痞满,坐卧烦闷,神情不乐,饮食不下者。

  • 第3题:

    顾母理脏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大肠胀。腹胀肠鸣而痛,冬日重感于寒,则飧泄不化。温中健脾,理气消胀。

  • 第4题:

    旋复花汤3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妊娠六七月,胎动不安。

  • 第5题:

    问答题
    理郁升陷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胸中大气下陷,又兼气分郁结,经络湮瘀者。
    解析: 理郁升陷汤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组成】生黄耆18克知母9克当归身9克桂枝尖4.5克柴胡4.5克乳香(不去油)9克没药(不去油)9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胸中大气下陷,又兼气分郁结,经络湮瘀者。
    【加减】胁下撑胀,或兼痒者,加龙骨、牡蛎(皆不用煅)各15克;少腹下坠,加升麻3克。

  • 第6题:

    问答题
    茯苓理中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霍乱,脐上筑而悸。
    解析: 茯苓理中汤
    【来源】《外台秘要》卷六。
    【组成】茯苓6克甘草9克(炙)干姜3克(炮)人参9克木瓜9克
    【用法】上五味,哎咀。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适寒温,分为四服。
    【主治】霍乱,脐上筑而悸。

  • 第7题:

    问答题
    理脾固本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虚劳,脾胃虚弱,大便泄泻。理脾固本,健胃和中。
    解析: 理脾固本汤
    【来源】《古今医鉴》卷七。
    【组成】白术(炒)3克白茯苓3克陈皮2.4克半夏(制)2.4克神曲(炒)3克麦芽(炒)3克甘草(炙)2.1克
    【用法】上药锉为一剂。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功用】理脾固本,健胃和中。
    【主治】虚劳,脾胃虚弱,大便泄泻。

  • 第8题:

    问答题
    理中降痰汤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痰盛自汗。温中健脾,降气化痰。
    解析: 理中降痰汤1
    【来源】《杂病源流犀烛》卷七。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干姜苏子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中健脾,降气化痰。
    【主治】痰盛自汗。

  • 第9题:

    问答题
    理中汤3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寒泄,悠悠腹痛,泻无休止,色青,脉沉迟。
    解析: 理中汤3
    【来源】《万病回春》卷三。
    【组成】人参白术(去芦)干姜(炒)各3克官桂甘草(炙)各1.5克陈皮藿香茯苓(去皮)良姜各2.1克乌梅1个
    【用法】上药锉为一剂。加生姜3片,大枣2枚,灯草1团,水煎,温服。
    【主治】寒泄,悠悠腹痛,泻无休止,色青,脉沉迟。
    【加减】呕吐恶心,加丁香、半夏,去良姜、官桂;泻不止,加苍术、山药;泻多不止,加肉蔻、诃子、附子,去良姜、官桂;虚汗,加黄耆,去藿香、官桂;饱闷,加厚朴、砂仁,去人参、良姜、官桂。

  • 第10题:

    丁附理中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胃寒呕逆,及服寒凉药过多,伤胃呃忒者。

  • 第11题:

    理脾固本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虚劳,脾胃虚弱,大便泄泻。理脾固本,健胃和中。

  • 第12题:

    理中降痰汤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痰盛自汗。温中健脾,降气化痰。

  • 第13题:

    问答题
    清中汤3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热厥胃痛,或作或止,舌燥唇焦,溺赤便闭,喜冷畏热,脉洪大有力。
    解析: 清中汤3
    【来源】《医学心悟》卷三。
    【组成】香附陈皮各4.5克黑山栀金铃子延胡索各2.4克甘草(炙)1.5克川黄连(姜汁炒)3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热厥胃痛,或作或止,舌燥唇焦,溺赤便闭,喜冷畏热,脉洪大有力。

  • 第14题:

    问答题
    丁附理中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胃寒呕逆,及服寒凉药过多,伤胃呃忒者。
    解析: 丁附理中汤
    【来源】《伤寒全生集》卷三。
    【组成】丁香附子干姜人参白术甘草(加吴茱萸官桂砂仁陈皮)
    【用法】水煎,蘑木香、姜汁温服。
    【主治】胃寒呕逆,及服寒凉药过多,伤胃呃忒者。
    【加减】呃逆甚者,加良姜;冷气逆上者,加沉香。

  • 第15题:

    问答题
    新定拯阳理劳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痨伤气耗,倦怠懒言,动作喘乏.表热自汗,心烦,遍身作痛;脾阳不振,食少倦怠,少气懒言,大便溏泄,或完谷不化,肠鸣腹痛,舌淡苔白,脉虚弱。补脾益气,助阳固表。
    解析: 新定拯阳理劳汤
    【来源】《医宗必读》卷六。
    【异名】拯阳汤(《证治汇补》卷二)、救阳理痨汤(《冯氏绵囊)卷一)。
    【组成】黄耆(酒炒)6克人参(去声)6克肉桂2.1克(去皮)当归(酒炒)4.5克白术3克(土炒)甘草1.5克(酒炒)陈皮3克(去白)北五味1.2克(打碎)
    【用法】水400毫升,姜3片,枣肉2枚,煎取200毫升服。
    【功用】补脾益气,助阳固表。
    【主治】痨伤气耗,倦怠懒言,动作喘乏.表热自汗,心烦,遍身作痛;脾阳不振,食少倦怠,少气懒言,大便溏泄,或完谷不化,肠鸣腹痛,舌淡苔白,脉虚弱。
    【加减】如烦热口干,加生地黄,气浮心乱,加丹参,枣仁;咳嗽加麦门冬;挟湿加茯苓、苍术;脉沉迟,加熟附子;脉数实,去桂,加生地黄;胸闷倍陈皮,加桔梗;痰多,加半夏、茯苓;泄泻,加升麻,柴胡;口渴,加干葛;夏月去肉桂;冬月加干姜。

  • 第16题:

    问答题
    理鬓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鬓疽。清热解毒,养血活血。
    解析: 理鬓汤
    【来源】《辨证录》卷十三。
    【组成】金银花90克白芷6克川芎30克当归30克夏枯草9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热解毒,养血活血。
    【主治】鬓疽。

  • 第17题:

    问答题
    加味理中汤3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寒中三阴,躁热烦渴者。
    解析: 加味理中汤3
    【来源】《理瀹骈文》。
    【组成】附子人参白术干姜甘草吴茱萸肉桂当归陈皮厚朴各等分
    【用法】共为粗末。浸冷水中,或煎汤俟冷后,以棉蘸抹胸口。
    【主治】寒中三阴,躁热烦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