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神散功效与作用

题目

四神散功效与作用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血气心腹痛。
更多“四神散功效与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四黄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发际疮(毛囊炎),疖肿,脓疱疮。清热,解毒,消肿。

  • 第2题:

    开关神应散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急慢喉痹,肿塞不通;诸般舌胀。

  • 第3题:

    问答题
    开关神应散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喉风。祛风解痉,开关利咽。
    解析: 开关神应散1
    【来源】《万病回春》卷五。
    【组成】蜈蚣(焙存性)6克胆矾全蝎(去毒,焙,存性)僵蚕(去丝、嘴)蝉蜕(焙,存性)各3克蟾酥9克穿山甲(麸炒)9克川乌尖3克乳香1.5克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3.9克。小儿每服0.21或0.3克,同葱头捣烂和酒药送下。出汗为度。如口不能开,灌服。
    【功用】祛风解痉,开关利咽。
    【主治】喉风。
    【禁忌】服药期间,忌食猪肉、羊肉、鸡、鱼、油、面,及诸般热毒等物二七日。

  • 第4题:

    问答题
    四虎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痈疽肿硬,厚如牛皮,按之疼痛。提毒散结,消肿止痛。
    解析: 四虎散
    【来源】《仁斋直指》卷二十二。
    【组成】大南星草乌头半夏(生)狼毒各等分
    【用法】上为细末。醋、蜜调敷,留头出毒气。
    【功用】提毒散结,消肿止痛。
    【主治】痈疽肿硬,厚如牛皮,按之疼痛。

  • 第5题:

    问答题
    吹鼻六神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眼目暴发赤肿,热泪昏涩,及头脑疼痛。
    解析: 吹鼻六神散
    【来源】《景岳全书》卷六十。
    【组成】焰消(提净)15克白芷雄黄乳香(制)没药(制)脑荷叶各3克
    【用法】上药为细末,瓷罐收贮。先令病人口含水,然后将药末吹鼻,左吹左,右吹右,使气上行,须臾觉效。头痛吹法亦然,或两鼻皆吹之。
    【主治】眼目暴发赤肿,热泪昏涩,及头脑疼痛。
    【禁忌】久患眼疾者忌用。

  • 第6题:

    问答题
    神应散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跌打损伤,内有瘀血,大便不通。
    解析: 神应散2
    【来源】《脉因证治》卷下。
    【组成】大黄(酒浸)30克桃仁6克红花6克当归6克瓜萎根6克炮穿山甲6克柴胡3克麝香少许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热酒调下。
    【主治】跌打损伤,内有瘀血,大便不通。

  • 第7题:

    神白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痔疾,下部发肿,如梅、李大,痛硬不能行者。

  • 第8题:

    四神丸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禀赋虚弱,小便频数不禁。

  • 第9题:

    问答题
    四神丸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禀赋虚弱,小便频数不禁。
    解析: 四神丸2
    【来源】《古今医统》卷七十三引《医林集要》。
    【组成】五味子120克熟地黄180克肉苁蓉500克菟丝子饼60克
    【用法】上药为末,酒煮山药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空腹时用盐汤送下。
    【主治】禀赋虚弱,小便频数不禁。

  • 第10题:

    问答题
    神龟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瘰疬,心肾两虚,延久不愈者。
    解析: 神龟散
    【来源】《洞天奥旨》卷八。
    【组成】大龟2个(一雌一雄)远志60克麦冬90克山茱萸120克肉桂30克白术(炒)150克苍术60克熟地300克玄参300克茯神120克何首乌300克(生用)桑椹120克紫花地丁120克夏枯草150克
    【用法】各为细末。将大龟放人饭锅蒸熟,火焙干为粉,同炼蜜为丸。每日早、晚饭后用白开水各送吞9克。
    【主治】瘰疬,心肾两虚,延久不愈者。

  • 第11题:

    问答题
    四神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血气心腹痛。
    解析: 四神散
    【来源】《苏沈良方》卷五引《灵苑方》。
    【异名】四顺散(《奇效良方》卷六十三)。
    【组成】当归芍药川芎各30克干姜15克(炮)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6克,暖酒调下。
    【主治】血气心腹痛。

  • 第12题:

    问答题
    四神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脾肾虚寒,大便不实,饮食不思,或食而不化,或腹痛,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现常用于慢性腹泻、肠结核等属脾肾虚寒之久泻或五更泄泻者。温肾暖脾,固涩止泻。
    解析: 四神丸
    【来源】《内科摘要》卷下。
    【组成】肉豆蔻(生用)60克补骨脂(炒)120克五味子60克吴茱萸120克
    【用法】上药为末,加红枣50枚,生姜120克,切碎,用水煮至枣熟,去姜,取枣肉和药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50~70丸,空腹时服。
    【功用】温肾暖脾,固涩止泻。
    【主治】脾肾虚寒,大便不实,饮食不思,或食而不化,或腹痛,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现常用于慢性腹泻、肠结核等属脾肾虚寒之久泻或五更泄泻者。
    【方论】本方是《普济本事方》二神丸和五味子散二方组合而成。方中补骨脂温肾暖脾为君;吴莱萸温中散寒,肉豆蔻温脾暖胃,涩肠止泻为臣,二者相配,脾肾兼治,使命门火足则脾阳得以健运,温阳涩肠之力相得益彰,五味子酸敛固涩,合生姜温胃散寒,大枣补脾养胃,共为佐使.
    【实验研究】对离体小肠运动的影响《中成药研究》1981(9):31,四神丸及其拆方二神丸、五味子散,以及单味药五味子、吴茱萸,对家兔离体肠管的自发活动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对抗乙酰胆硷和氯化钡引起的肠痉挛。四神丸与肾上腺素抑制肠管作用的比较表明,本方的抑制作用并非通过α受体而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