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物补肝散功效与作用

题目

四物补肝散功效与作用


相似考题
更多“四物补肝散功效与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四维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脾肾虚寒,泄痢滑脱不止;或气虚下陷,二阴血脱不能禁者。温补脾肾。

  • 第2题:

    补肌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外伤出血。

  • 第3题:

    泄肝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肝经有热,眼赤肿痛。

  • 第4题:

    洗肝散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风热热毒上攻,眼目暴赤,肿痛难开,隐涩眵泪,昏暗羞明,或生翳膜,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脉弦实有力。疏风散热,清肝泻火。

  • 第5题:

    补肝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肝肾气血亏损,胁胀作痛;或胁胀头眩,寒热,或身痛,月经不调,或视物不明,筋脉拘急,面色青,小腹痛者。

  • 第6题:

    问答题
    补脾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脾阳不足,食积不消,大肠滑泄,腹痛肠鸣。
    解析: 补脾散
    【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
    【组成】麦芽(炒)90克神曲(炒)60克茴香(炒)草果(逐个用面裹煨热)厚朴(制)干姜(炮)陈皮各30克木香(生)15克甘草(炙)15克
    【用法】上为末。若脾泄泻,用诃子汤入盐调下6克;脾虚肠鸣,气不和,泻不止,用炒姜酒调下,常服,盐汤点,空腹时服。
    【主治】脾阳不足,食积不消,大肠滑泄,腹痛肠鸣。

  • 第7题:

    问答题
    柴胡清肝散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肝经风热,或乳母怒火,患一切疮疡。
    解析: 柴胡清肝散1
    【来源】《保婴撮要》卷十三。
    【异名】柴胡栀子散(《保婴撮要》卷十三)。
    【组成】柴胡黄芩(炒)人参川芎各3克山栀(炒)4.5克连翘甘草各1.5克桔梗(炒)2.1克
    【用法】上药水煎,母子服之。
    【主治】肝经风热,或乳母怒火,患一切疮疡。

  • 第8题:

    问答题
    补肝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肝肾气血亏损,胁胀作痛;或胁胀头眩,寒热,或身痛,月经不调,或视物不明,筋脉拘急,面色青,小腹痛者。
    解析: 补肝散
    【来源】《证治准绳·类方》卷四引滑氏方。
    【组成】山茱萸肉当归五味子(炒,杵)山药黄耆(炒)川芎木瓜各15克熟地黄白术(炒)各3克独活酸枣仁(炒)各12克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15克,加大枣数枚,水煎服。
    【功用】补肝肾,益气血。
    【主治】肝肾气血亏损,胁胀作痛;或胁胀头眩,寒热,或身痛,月经不调,或视物不明,筋脉拘急,面色青,小腹痛者。

  • 第9题:

    问答题
    芍药清肝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风热上攻,眼目昏糊,眵多眊燥,紧涩羞明,赤脉贯睛,大便秘结。
    解析: 芍药清肝散
    【来源】《原机启微》卷下。
    【组成】白术0.9克甘草(炙)0.75克川芎0.9克防风0.9克荆芥0.75克桔梗0.9克羌活0.9克芍药0.75克柴胡0.6克前胡0.75克薄荷0.75克黄芩0.75克。山栀0.6克知母0.6克滑石0,9克石膏0.9克大黄1.2克芒消1克
    【用法】上为粗末,作一服。用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食后热服。
    【主治】风热上攻,眼目昏糊,眵多眊燥,紧涩羞明,赤脉贯睛,大便秘结。
    【加减】大便不硬者,去大黄、芒消。

  • 第10题:

    问答题
    四神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血气心腹痛。
    解析: 四神散
    【来源】《苏沈良方》卷五引《灵苑方》。
    【异名】四顺散(《奇效良方》卷六十三)。
    【组成】当归芍药川芎各30克干姜15克(炮)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6克,暖酒调下。
    【主治】血气心腹痛。

  • 第11题:

    问答题
    补肝汤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前阴冰冷,阴汗,两脚软弱无力。
    解析: 补肝汤2
    【来源】《兰室秘藏》卷下。
    【组成】黄耆2.1克炙甘草1.5克升麻猪苓各1.2克白茯苓葛根人参各0.9克柴胡羌活陈皮连翘当归身,黄柏(炒)泽泻苍术曲末知母防风各0.6克
    【用法】上药锉如麻豆大,都作一服。用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主治】前阴冰冷,阴汗,两脚软弱无力。
    【禁忌】服药期间,忌酒、湿面。

  • 第12题:

    问答题
    补肝养荣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血虚眩晕。
    解析: 补肝养荣汤
    【来源】《赤水玄珠》卷十六。
    【组成】当归川芎各6克芍药熟地陈皮各4.5克甘菊3克甘草1.5克
    【用法】水煎,空腹时服。
    【主治】血虚眩晕。

  • 第13题:

    四物安神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怔忡。

  • 第14题:

    内补黄耆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肠风下血不止,面色萎黄,神疲乏力。

  • 第15题:

    四黄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发际疮(毛囊炎),疖肿,脓疱疮。清热,解毒,消肿。

  • 第16题:

    补肝汤3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虚劳肝血不足,筋缓不能行走,眼目昏暗;或头痛,眩晕,耳鸣,目干畏光,视物昏花,急躁易怒;或肢体麻木,筋惕肉瞤,舌干红,脉弦细数者。

  • 第17题:

    补肺阿胶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肺脏气虚,胸中短气,咳嗽声微,四肢少力。

  • 第18题:

    问答题
    补肝细辛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肝脏虚寒,胸膈气滞,四肢厥逆,两胁疼痛。
    解析: 补肝细辛散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三。
    【组成】细辛7.5克桃仁23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前胡23克(去芦头)当归23克(锉,微炒)附子23克(炮裂,去皮、脐)陈橘皮23克(汤浸,去白、瓤,焙)人参23克(去芦头)柏子仁4克芎藭23克木香23克白茯苓23克吴茱萸15克(汤浸七遍,焙干)桂心23克
    【用法】上为散,每服9克,以水250毫升,入生姜4克,大枣3枚,同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主治】肝脏虚寒,胸膈气滞,四肢厥逆,两胁疼痛。

  • 第19题:

    问答题
    四物补肝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妇人产后血虚,肝火上升,眼目涩痛,午后至夜昏花不明。养血补肝。
    解析: 四物补肝散
    【来源】《审视瑶函》卷四。
    【组成】熟地黄(焙干)60克香附子(酒制)川芎白芍(酒洗,炒)当归身(酒洗,炒)夏枯草各24克甘草1.2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每服6~9克,食后用滚白汤送下。
    【功用】养血补肝。
    【主治】妇人产后血虚,肝火上升,眼目涩痛,午后至夜昏花不明。
    【方论】方中熟地黄、当归养血补肝为君;夏枯草清肝泄热为臣;甘草益元气而补脾胃,白芍抑肝木而补脾和血为佐;川芎助清阳之气上升,香附理气散郁为使。配合同用,共奏养血补肝,兼清肝热之功。

  • 第20题:

    问答题
    通肝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辘轳转关,睑硬睛疼,风热翳障。疏风清肝,祛翳明目。
    解析: 通肝散
    【来源】《张氏医通》卷十五。
    【组成】栀子(炒黑)白蒺藜(炒,去刺)各30克羌活60克荆芥穗当归牛蒡子(炒,研)甘草(炙)各36克
    【用法】研细末为散。每服9克,食后竹叶汤调服。
    【功用】疏风清肝,祛翳明目。
    【主治】辘轳转关,睑硬睛疼,风热翳障。

  • 第21题:

    问答题
    四生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肝肾风毒上攻,眼赤痒痛,羞明多泪,风毒下注,脚膝生疮;及遍身风癣,服药不验,常觉两耳中痒。
    解析: 四生散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组成】黄耆川羌活沙苑蒺藜白附子(生用)各等分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6克,薄荷酒调下。如肾脏风下疰生疮,以腰子批开,以药末6克含定裹好,煨香熟,空腹时细嚼,以盐酒送下。
    【主治】肝肾风毒上攻,眼赤痒痛,羞明多泪,风毒下注,脚膝生疮;及遍身风癣,服药不验,常觉两耳中痒。

  • 第22题:

    问答题
    补肺阿胶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肺脏气虚,胸中短气,咳嗽声微,四肢少力。
    解析: 补肺阿胶散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六。
    【组成】阿胶30克(捣碎,炒令黄燥)薯蓣30克人参30克(去芦头)五味子30克麦门冬15~30克(去心,焙)干姜15克(炮裂,锉)杏仁23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白术30克桂心23克
    【用法】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3克,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
    【主治】肺脏气虚,胸中短气,咳嗽声微,四肢少力。

  • 第23题:

    问答题
    补肺排脓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肺痈得吐脓后,肺气已虚,无力排脓者。
    解析: 补肺排脓散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
    【异名】排脓散(《重订严氏济生方》)。
    【组成】黄耆60克(锉)
    【用法】上药捣筛为散。每服12克,以水2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一日三四次。
    【主治】肺痈得吐脓后,肺气已虚,无力排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