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元散功效与作用

题目

益元散功效与作用


相似考题
更多“益元散功效与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益肾调经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妇女肾虚,经来色淡而多,经后腹痛腰酸,肢软无力,脉沉弦无力。温肾调经。

  • 第2题:

    元参解毒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衄血。

  • 第3题:

    补元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水肿消后,服之调补。

  • 第4题:

    问答题
    益元固真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纵欲强留不泄,淫精渗下而作淋者。益气固精,泻火利水。
    解析: 益元固真汤
    【来源】《万病回春》卷四。
    【组成】人参白茯苓莲蕊巴戟升麻益智仁黄柏(酒炒)各6克山药泽泻各4.5克甘草梢6克
    【用法】上锉一剂。水煎,空腹时服。
    【功用】益气固精,泻火利水。
    【主治】纵欲强留不泄,淫精渗下而作淋者。

  • 第5题:

    问答题
    益元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戴阳证。面赤身热,不烦而躁,饮水不得入口,脉微者。回阳救逆,益气生脉。
    解析: 益元汤
    【来源】《伤寒六书》卷三。
    【组成】熟附甘草干姜人参五味麦门冬黄连知母葱艾
    【用法】用水400毫升,加生姜1片,大枣2枚,煎至200毫升,捶法入童便30毫升,冷服。
    【功用】回阳救逆,益气生脉。
    【主治】戴阳证。面赤身热,不烦而躁,饮水不得入口,脉微者。

  • 第6题:

    问答题
    益元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感受暑湿,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或呕吐泄泻,或下痢赤白,亦可用于膀胱湿热所致的癃闭淋痛,砂淋、石淋。清暑利湿。
    解析: 益元散
    【来源】《宣明论方》卷十。
    【异名】天水散、太白散(《伤寒直格》卷下)、六一散(《伤寒标本》卷下)。
    【组成】滑石180克甘草30克
    【用法】为细末。每服9克,温水调下,日三服;欲饮冷者,新汲水调服。亦可加蜜少许调服。伤寒发汗,煎葱白、豆豉汤调下;难产,紫苏汤调下。
    【功用】清暑利湿。
    【主治】感受暑湿,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或呕吐泄泻,或下痢赤白,亦可用于膀胱湿热所致的癃闭淋痛,砂淋、石淋。
    【禁忌】孕妇忌服。
    【方论】暑湿所致之病,治当清暑利湿。方中滑石性寒味淡,寒能清热,淡能渗湿,使三焦湿热从小便而出,少佐甘草以和中气,与滑石相配,有甘寒生津之义,使小便利而津液不伤,二药相配,共成清暑利湿之功。

  • 第7题:

    问答题
    益儿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热滞虫积阻于肠胃,食不消化,腹痛腹胀。清热泪积,理气杀虫,
    解析: 益儿丸
    【来源】《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三。
    【组成】神曲(炒黄)白芜荑(去扇,炒)各30克宣连(去须)60克陈皮木香各15克
    【用法】上为细末,猪胆汁和药末成剂,再入胆内系定口,以浆水煮数沸,取汁和丸,绿豆大。每服10~20丸,米饮下。腹胀,木瓜汤下,不拘时。
    【功用】清热泪积,理气杀虫,
    【主治】热滞虫积阻于肠胃,食不消化,腹痛腹胀。

  • 第8题:

    问答题
    当归益荣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产后失血,肝经虚极,不能摄血束筋,七日外玉门不闭;兼治阴脱阴挺。
    解析: 当归益荣散
    【来源】《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
    【组成】当归黄芩牡蛎赤芍防风龙骨陈皮蛇床子白芷黄耆川芎生地升麻甘草
    【用法】水煎服。
    【主治】产后失血,肝经虚极,不能摄血束筋,七日外玉门不闭;兼治阴脱阴挺。
    【加减】产后十日以外患此证,加人参、熟地、白芍、地榆,去白芷、赤芍、生地。另外再用枳壳、诃子、白矾、酸笃子草(即雀儿酸)煎汤熏洗。

  • 第9题:

    当归益荣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产后失血,肝经虚极,不能摄血束筋,七日外玉门不闭;兼治阴脱阴挺。

  • 第10题:

    益脾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脾胃伤冷,泄泻腹痛,全不入食。理气温中,健脾止泻,

  • 第11题:

    益元固真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纵欲强留不泄,淫精渗下而作淋者。益气固精,泻火利水。

  • 第12题:

    问答题
    调元生脉散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痘后手足冷,脉沉细,虚极之证。
    解析: 调元生脉散2
    【来源】《幼幼集成》卷六。
    【组成】人参炙黄耆炒白术全当归大麦冬北五味青化桂
    【用法】生姜、大枣为引,水煎服。
    【主治】痘后手足冷,脉沉细,虚极之证。
    【加减】虚冷甚者,加热附片。

  • 第13题:

    问答题
    元参解毒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衄血。
    解析: 元参解毒散
    【来源】《麻科活人全书》卷一。
    【组成】元参黄芩栀仁(炒)生地黄荆芥粉葛桔梗甘草
    【用法】水煎,加茅根汁,京墨水对服。
    【主治】衄血。

  • 第14题:

    问答题
    益脾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脾胃伤冷,泄泻腹痛,全不入食。理气温中,健脾止泻,
    解析: 益脾散
    【来源】《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
    【组成】陈皮30克(去白)青皮(去瓤)15克诃子肉15克甘草(锉,炒)15克丁香6克干山药60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90毫升,去滓温服。与益儿丸间服甚妙。
    【功用】理气温中,健脾止泻,
    【主治】脾胃伤冷,泄泻腹痛,全不入食。

  • 第15题:

    问答题
    消积正元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小儿正气不足,形体瘦弱,腹内有积聚者。养正除积,
    解析: 消积正元散
    【来源】《保命歌括》卷二十七。
    【组成】白术(炒)茯苓陈皮(去白)青皮砂仁麦芽(炒)山楂子甘草香附末海粉神曲(炒)枳实(炒)元胡索各1.5克
    【用法】上药叹咀。水300毫升、姜3片,煎至210毫升,温服。
    【功用】养正除积,
    【主治】小儿正气不足,形体瘦弱,腹内有积聚者。

  • 第16题:

    问答题
    扶元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小儿禀受不足,气血不充,骨脉不强,筋肉痿弱,致见头项软、手软、足软、口软、肌肉软等五软者。益气补血。
    解析: 扶元散
    【来源】《医宗金鉴》卷五十五。
    【组成】人参白术(土炒)茯苓熟地黄茯神黄耆(蜜炙)山药(炒)炙甘草当归白芍药川芎石菖蒲
    【用法】引用生姜、大枣,水煎服。
    【功用】益气补血。
    【主治】小儿禀受不足,气血不充,骨脉不强,筋肉痿弱,致见头项软、手软、足软、口软、肌肉软等五软者。
    按:原书云:治小儿五软,宜补气为主,先以补肾地黄丸补其先天精气;再以扶元散补其后天赢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