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肾水不足,督脉空虚,骨枯髓减,致成骨痿,腰脊不举,骨蒸潮热。滋阴降火。
更多“六味地黄丸加黄柏知母方功效与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阴虚子淋的治疗,选用下列哪方最为适宜( )

    A.六味地黄丸

    B.左归饮加知母,黄柏

    C.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

    D.左归饮加知母、黄柏、车前子

    E.知柏地黄丸加麦冬、五味子、车前子


    答案E

  • 第2题:

    六味地黄丸与都气丸不同的药物是

    A、枸杞子

    B、五味子

    C、麦冬

    D、知母

    E、黄柏


    参考答案:B

  • 第3题:

    患者,男,34岁。遗精半年,腰脊酸痛,头晕耳鸣,骨蒸潮热,虚烦盗汗,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应选用

    A.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
    B.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
    C.六味地黄丸加龙骨、牡蛎
    D.六味地黄丸加麦冬、五味子
    E.六味地黄丸加黄连、麦冬

    答案:B
    解析:
    六味地黄丸的加减;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主治肝肾阴虚,虚火上炎证;杞菊地黄丸滋肾养肝明目;麦味地黄丸滋补肺肾,用于肺肾阴虚证。该证虚火上炎的表现比较重,故治疗应选用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

  • 第4题:

    桂枝芍药知母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者。

  • 第5题:

    麦味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

    • A、知母、黄柏
    • B、麦冬、五味子
    • C、附子、肉桂
    • D、当归、白芍

    正确答案:B

  • 第6题:

    黄柏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痢下黄赤水,或黄赤脓,四肢烦,皮肤冷。

  • 第7题:

    黄柏散3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下疳。

  • 第8题:

    百合知母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百合病,发汗后,心烦口渴者。

  • 第9题:

    问答题
    六味地黄丸加黄柏知母方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肾水不足,督脉空虚,骨枯髓减,致成骨痿,腰脊不举,骨蒸潮热。滋阴降火。
    解析: 六味地黄丸加黄柏知母方
    【来源】《医方考》卷五。
    【异名】滋阴八味丸(《景岳全书》卷五十一)、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卷二十七)、知柏八味丸(《笔花医镜》卷二)。
    【组成】熟地黄240克山茱萸(去核)山药各120克牡丹皮白茯苓泽泻各90克黄柏知母各60克
    【用法】上共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日服二次,白开水送下。
    【功用】滋阴降火。
    【主治】肾水不足,督脉空虚,骨枯髓减,致成骨痿,腰脊不举,骨蒸潮热。

  • 第10题:

    问答题
    石膏知母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暑热伤肺,咳嗽。
    解析: 石膏知母汤
    【来源】《症因脉治》卷二。
    【异名】石膏泻白散(《症因脉治》卷三)。
    【组成】石膏知母桔梗桑白皮地骨皮甘草
    【用法】水煎服。
    【主治】暑热伤肺,咳嗽。

  • 第11题:

    问答题
    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元参方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太阴温病,气血两燔。清气凉血。
    解析: 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元参方
    【来源】《温病条辨》卷一。
    【组成】生石膏30克知母12克元参12克细生地18克麦冬18克
    【用法】用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滓再煮200毫升服。
    【功用】清气凉血。
    【主治】太阴温病,气血两燔。

  • 第12题:

    问答题
    黄柏黑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小儿脐中有渗出液,久不愈。
    解析: 黄柏黑散
    【来源】《外台秘要》卷三十六引《古今录验》。
    【组成】黄柏(炙)30克釜底墨1.2克
    【用法】上二味,捣和为散。以粉洒于脐中,即愈。
    【主治】小儿脐中有渗出液,久不愈。

  • 第13题:

    盐炙后可增强滋阴降火作用的是

    A、杜仲、补骨脂

    B、黄柏、砂仁

    C、知母、黄柏

    D、黄柏、益智仁

    E、知母、荔枝核


    参考答案:C

  • 第14题:

    盐炙后可增强滋阴降火作用的是

    A:杜仲、补骨脂
    B:黄柏、砂仁
    C:知母、黄柏
    D:黄柏、益智
    E:知母、荔枝核

    答案:C
    解析:
    知母盐炙可引药下行,专于入肾,增强了滋阴降火的作用,善清虚热。黄柏盐炙可引药入肾,缓和苦燥之性,增强了滋肾阴、泻相火、退虚热的作用。

  • 第15题:

    盐炙后可增强滋阴降火作用的药物是

    A:杜仲、补骨脂
    B:黄柏、砂仁
    C:知母、黄柏
    D:黄柏、益智仁
    E:知母、荔枝核

    答案:C
    解析:

  • 第16题:

    加味六味地黄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小儿素禀气血虚弱,先天不足,以致生下筋骨软弱,行步艰难,齿不速长,头发疏薄,身坐不稳,语言迟者。补肝肾,益精血。

  • 第17题:

    麦味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什么?()

    • A、知母、黄柏
    • B、麦冬、五味子
    • C、附子、肉桂
    • D、当归、白芍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元参方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太阴温病,气血两燔。清气凉血。

  • 第19题:

    黄芩知母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小儿热痢不止。

  • 第20题:

    黄柏红升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黄水疮。

  • 第21题:

    单选题
    麦味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
    A

    知母、黄柏

    B

    麦冬、五味子

    C

    附子、肉桂

    D

    当归、白芍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黄柏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痢下黄赤水,或黄赤脓,四肢烦,皮肤冷。
    解析: 黄柏丸
    【来源】《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组成】黄柏(去粗皮)30克黄连(去须,炒)60克熟艾15克黄芩(去黑心)30克
    【用法】上四味,捣罗为末。用白蜜90克炼熟,加醋30克溶化,人前药末和捣,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日服二次。
    【主治】痢下黄赤水,或黄赤脓,四肢烦,皮肤冷。

  • 第23题:

    单选题
    麦味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什么?()
    A

    知母、黄柏

    B

    麦冬、五味子

    C

    附子、肉桂

    D

    当归、白芍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