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奇散功效与作用

题目

十奇散功效与作用


相似考题
更多“十奇散功效与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五奇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久痢。

  • 第2题:

    十灰散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劳证呕血、吐血、咯血、嗽血。凉血止血。

  • 第3题:

    胡桃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小肠气。

  • 第4题:

    问答题
    选奇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风热上犯,眉棱骨痛不可忍,或头目眩晕。
    解析: 选奇汤
    【来源】《兰室秘藏》卷上。
    【组成】炙甘草(夏月生用)羌活防风各9克酒黄芩3克(冬月不用。如能食是热痛,倍加之)
    【用法】上药哎咀。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服。
    【主治】风热上犯,眉棱骨痛不可忍,或头目眩晕。

  • 第5题:

    问答题
    十奇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痈疽气血两虚,尚未成脓,或已成脓者,均可用之。补气养血,消肿溃脓。
    解析: 十奇散
    【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
    【组成】苦桔梗(去芦)30克川当归(去芦,酒浸)60克肉桂(去粗皮,不见火)30克厚朴(去皮,姜汁制)30克人参60克防风(去芦)30克芎藭30克白芷(不见火)30克甘草(生用)30克黄耆(去芦,冷盐水润透,蒸,焙)60克
    【用法】上药十味,各精选晒干。除桂别研罗外,余药共为细末,再与桂末和匀。每服自9克加至18克,日夜各数服,用酒调下。不饮酒人,浓煎木香汤调下。
    【功用】补气养血,消肿溃脓。
    【主治】痈疽气血两虚,尚未成脓,或已成脓者,均可用之。

  • 第6题:

    问答题
    十味苍柏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疝气作痛。
    解析: 十味苍柏散
    【来源】《医学入门》卷七。
    【组成】苍术黄柏香附(为君)青皮延胡索益智仁桃仁(为臣)茴香附子甘草(为佐)
    【用法】水煎服。
    【主治】疝气作痛。

  • 第7题:

    十宝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跌打损伤,皮肉青肿,或骨折骨碎,或昏迷不醒,以及金刃他物所伤,皮破出血者。

  • 第8题:

    十香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气滞寒凝所致的胃痛、腹痛、疝痛等。行气,散寒,止痛。

  • 第9题:

    问答题
    十灰散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暴吐血、或吐血而兼有瘀血者。祛瘀生新,止血。
    解析: 十灰散2
    【来源】《医学心悟》卷三。
    【组成】大蓟小蓟茅根茜根老丝瓜山栀蒲黄荷叶大黄乱发
    【用法】上药烧灰存性。每服6~9克,藕汤调下。
    【功用】祛瘀生新,止血。
    【主治】暴吐血、或吐血而兼有瘀血者。

  • 第10题:

    问答题
    奇授藿香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胆热移脑,复感风寒,致患鼻渊,鼻流黄色浊涕者。现用于慢性鼻炎、副鼻窦炎及过敏性鼻炎,属于风热者。疏风散热,清肝通窍。
    解析: 奇授藿香丸
    【来源】《医宗金鉴》卷六十五。
    【异名】藿胆丸、清肝保脑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组成】藿香连枝叶240克
    【用法】研为细末,以猪胆汁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克,食后用苍耳子汤送下,或以黄酒送下。
    【功用】疏风散热,清肝通窍。
    【主治】胆热移脑,复感风寒,致患鼻渊,鼻流黄色浊涕者。现用于慢性鼻炎、副鼻窦炎及过敏性鼻炎,属于风热者。

  • 第11题:

    问答题
    三奇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痢后,里急后重。
    解析: 三奇散
    【来源】《普济方》卷二一三。
    【组成】枳壳黄耆防风各等分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6克,蜜汤或米饮送下。
    【主治】痢后,里急后重。

  • 第12题:

    问答题
    十宝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跌打损伤,皮肉青肿,或骨折骨碎,或昏迷不醒,以及金刃他物所伤,皮破出血者。
    解析: 十宝散
    【来源】《种福堂公选良方》卷四。
    【组成】冰片0.36克麝香0.36克辰砂3.6克乳香(去油)3.6克子红花12克血竭4.8克雄黄12克儿茶0.72克归尾30克没药4.2克
    【用法】以上十味,共为细末,瓷瓶收贮,黄腊封口,勿令走气。治跌打瘀肿,骨折,用陈醋调敷;治损伤、金疮出血,用药末外掺;治跌打昏迷,用少许以陈醋冲服。
    【主治】跌打损伤,皮肉青肿,或骨折骨碎,或昏迷不醒,以及金刃他物所伤,皮破出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