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味苍柏散功效与作用

题目

十味苍柏散功效与作用


相似考题
更多“十味苍柏散功效与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青草苍柏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环跳穴痛不已。

  • 第2题:

    柏黛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日晒疮,火癍疮。

  • 第3题:

    八味还睛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肝肺风热所致滑翳,有如水银珠子,但微含黄色,不疼不痛,无泪,遮绕瞳人;涩翳,微如赤色,或聚或开,两旁微光,瞳人上如凝脂色,时复涩痛,而无泪出;散翳,形如鳞点,或睑下起粟子而烂,日夜痛楚,瞳人最疼,常下热泪。

  • 第4题:

    七味苍柏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湿热腰痛,动作重滞,不能转侧。

  • 第5题:

    五味泻白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风热翳膜血筋,一切肺热外障。

  • 第6题:

    问答题
    青草苍柏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环跳穴痛不已。
    解析: 青草苍柏汤
    【来源】《医学入门》卷八。
    【组成】苍术黄柏各9克青皮4.5克甘草1.5克
    【用法】水煎,入姜汁少许调服。
    【主治】环跳穴痛不已。
    【加减】虚者,加牛膝3克;夏,加黄芩2.4克;冬,加桂枝1.5克;痛甚无汗,加麻黄0.6克。

  • 第7题:

    问答题
    四制苍柏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湿热诸证。清热祛湿,开胃进食。
    解析: 四制苍柏丸
    【来源】《医学入门》卷七。
    【组成】黄柏2千克(用乳汁、童便、米泔各浸500克,酥炙500克,浸炙各宜十三次)苍术500克(用川椒、故纸、五味子、川芎各炒125克,去各炒药)
    【用法】将苍、柏研为细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早上用酒下,中午用茶下,晚上用白汤下。
    【功用】清热祛湿,开胃进食。
    【主治】湿热诸证。

  • 第8题:

    问答题
    黄芩五味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水痢,心腹甚痛,饮食无妨,但食后即痢,多食多下,少食少下。
    解析: 黄芩五味散
    【来源】《外台秘要》卷二十五引许仁则方。
    【组成】黄芩黄连黄柏各15克黄耆12克龙骨18克
    【用法】上药捣筛为散。每次用4克,以温开水送下,日二服。渐加至8~12克,病愈乃止,
    【主治】水痢,心腹甚痛,饮食无妨,但食后即痢,多食多下,少食少下。

  • 第9题:

    问答题
    柏蛤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下疳湿疮。
    解析: 柏蛤散
    【来源】《医学入门》卷八。
    【组成】黄柏(以瓷锋割末)蛤粉各等分
    【用法】上药和匀,掺患处。
    【主治】下疳湿疮。

  • 第10题:

    问答题
    十味苍柏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疝气作痛。
    解析: 十味苍柏散
    【来源】《医学入门》卷七。
    【组成】苍术黄柏香附(为君)青皮延胡索益智仁桃仁(为臣)茴香附子甘草(为佐)
    【用法】水煎服。
    【主治】疝气作痛。

  • 第11题:

    十三味羌活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风邪壅滞肌肤,欲发痘疹者。解热散毒。

  • 第12题:

    十奇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痈疽气血两虚,尚未成脓,或已成脓者,均可用之。补气养血,消肿溃脓。

  • 第13题:

    十味香薷饮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脾胃不和,乘凉受暑,心腹胀闷,饮食无味,呕哕恶心,五心潮热,体倦乏力。消暑和中,益气健脾。

  • 第14题:

    十灰散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劳证呕血、吐血、咯血、嗽血。凉血止血。

  • 第15题:

    问答题
    七味苍柏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湿热腰痛,动作重滞,不能转侧。
    解析: 七味苍柏散
    【来源】《医学入门》卷七。
    【组成】苍术黄柏杜仲故纸川芎当归白术各3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湿热腰痛,动作重滞,不能转侧。

  • 第16题:

    问答题
    柏叶散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妇人崩中漏下,不问年月远近。
    解析: 柏叶散1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三。
    【组成】柏叶45克(微炙)续断45克芎藭45克禹余粮75克(烧,醋淬七遍)艾叶30克(微炒)阿胶30克(捣碎,炒令黄燥)赤石脂30克牡蛎30克(烧为粉)地榆30克(锉)生干地黄30克(锉)当归45克(锉,微炒)鹿茸30克(去毛,涂酥,炙微黄)龟甲45克(涂酥,炙令黄)鳖甲45克(涂酥,炙令黄)
    【用法】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次6克,空腹时以粥饮调下。
    【主治】妇人崩中漏下,不问年月远近。

  • 第17题:

    问答题
    十味温胆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遂致心惊胆慑,气郁生涎,变生诸证,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
    解析: 十味温胆汤
    【来源】《世医得效方》卷八。
    【组成】半夏(汤洗七次)枳实(去瓤,切,麸炒)陈皮(去白)各90克白茯苓(去皮)45克酸枣仁(微炒)大远志(去心,甘草水煮,姜汁炒)北五味子熟地黄(切,酒炒)条参各30克粉草15克
    【用法】上药锉散。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1枚,水煎服,不拘时服。
    【主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遂致心惊胆慑,气郁生涎,变生诸证,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

  • 第18题:

    问答题
    四味枳实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肝气不足,两胁疼痛。
    解析: 四味枳实散
    【来源】《医学入门》卷七。
    【组成】枳实30克人参川芎芍药各15克。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6克,生姜、大枣汤调服。
    【主治】肝气不足,两胁疼痛。

  • 第19题:

    问答题
    十味香薷饮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脾胃不和,乘凉受暑,心腹胀闷,饮食无味,呕哕恶心,五心潮热,体倦乏力。消暑和中,益气健脾。
    解析: 十味香薷饮
    【来源】《百一选方》卷七。
    【组成】香薷叶30克人参(去芦)白术陈皮(温汤浸少时,去白)白茯苓黄耆(去芦)厚朴(去粗皮,锉碎,生姜汁拌炒至黑色)干木瓜白扁豆(炒去壳)甘草(炙)各15克
    【用法】上药研为粗末。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大枣1枚,同煎至100毫升,去滓,不拘时侯服。
    【功用】消暑和中,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不和,乘凉受暑,心腹胀闷,饮食无味,呕哕恶心,五心潮热,体倦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