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微妙心理情绪变化,这在新闻采访中叫作现场协调律。
第1题:
A.又称镜前采访、电视采访。
B.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对摄像机,对新闻当事人或有关人士进行的采访提问。
C.观众看到的不仅是采访的结果,而且是采访的全过程。
D.现场采访不能发挥电视媒介的独特优势。
第2题:
第3题:
电视摄像采访与其他媒体采访都要遵循新闻采访的一般规律,但它作为一种独特的采访方式特别要求()
A采访主体必须亲临现场
B采访主体要获取必要的素材
C同期采访不能中途停机
D采访主体要敏锐捕捉精彩画面
第4题:
在常用的采访方法中,最为深入的、能够获取更多新闻细节的方法是()
第5题:
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是()。
第6题:
记者对被采访者心理的应变措施有哪些?
第7题:
简述新闻采访中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角色互动。
第8题:
试述新闻采访中记者对采访对象的社会认知?
第9题:
调节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微妙心理情绪变化,这在新闻采访中叫作()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对采访对象的社会认知阶段
对物的思维活动过程
新闻敏感阶段
对采访对象的情绪体验阶段
第12题:
现场访谈
秘密采访
媒体会议
随机采访
第13题:
在常用的采访方法中,最为深入的、能够获取更多新闻细节的方法是()
A. 直面采访
B. 电话采访
C. 观察采访
D. 书面采访
第14题:
第15题:
从心理学角度看,记者与采访对象开始谈话时,即开始进入()
A对采访对象的社会认知阶段
B对物的思维活动过程
C新闻敏感阶段
D对采访对象的情绪体验阶段
第16题:
采访中,必要时把被采访者的收藏品拿去请文物专家鉴定。这是技术检验核实。
第17题:
在灾难新闻的现场采访中,新闻记者的正确做法有哪些?()
第18题:
被美国新闻界比喻为快餐式采访的是()
第19题:
满足新闻人员和危机管理者基本需要的最为重要的途径是()
第20题:
网点发生应急事件时,若遇新闻单位要求在现场进行采访、报导的,现场处置人员应要求采访人员出示工作证件,并()
第21题:
现场协调律
情绪调节律
情景协和律
心理感应律
第22题:
电话采访
视觉采访
书面采访
体验采访
第23题:
采访主体必须亲临现场
采访主体要获取必要的素材
同期采访不能中途停机
采访主体要敏锐捕捉精彩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