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简述《庄子》对法家的批判。
《庄子》认为法家的"法治"是致乱之源。"治国"的结果是"乱人之性",造成人与人的仇恨与残杀;"治人"的结果是"乱天之经",破坏了天地自然的和谐;运用刑罚的结果是"天下大乱"。它还指责法家强调的"赏罚"不切实际,是欲治反乱的措施;法家的"明主"、"圣王"只能"丧人之国",无一利而有百害。
略
第2题:
简述庄子的“逍遥”人生的内涵。
第3题:
简述庄子的人生理论。
第4题:
简述《庄子》散文的特质(《庄子》的艺术风格)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简述《庄子》寓言故事的内容分类。
庄子一书对于思想学说的表达主要是通过数量众多的寓言实现的。
庄子的寓言故事内容分为三大类:
第一大类是对抽象的哲学观念的形象阐说,占书中较大比重,如人们比较熟悉的鲲鹏互化意在演述宇宙人生的无限。
第二类是对具体的生活、学习以及技艺类哲理的寄寓性表达,这类寓言数量最多,大多为人熟知,如逍遥游篇中不龟手之药是讲用小与用大的不同,大树之樗是讲无用之用,望洋兴叹、邯鄣学步、运斤成风等。
第三类则集中对人的现实处境与社会状况的逼真描写,数量不多,却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形成庄子文学批判精神。如蜗角之战、朝三暮四等。
略
第9题:
简述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
第10题:
简述相对论效应。
第11题:
简述庄子相对主义的基本观点。
第12题:
第1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