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也。是尚友也。”
第1题: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此话中提出了()的观点。
第2题:
孟子在()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第3题:
韩愈重视作家的个人修养,认为道德完善和勤学苦练是提高艺术水平的两个方面。他根据孟子的“养气”说,提出“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的()论。
第4题:
沈德潜《说诗语》:“性情面目,人人各具读××诗,如见其脱屣千乘;读××诗,如见其忧国伤时”句中××二位诗人,与下列选项所论诗人相同的是()
第5题:
下列句中,“其”用作语气词的是()
第6题:
第7题:
《诗》《书》《礼》《乐》《易》
《诗》《书》《礼》《论语》《孟子》
《论语》《孟子》《春秋》《大学》《中庸》
《诗》《书》《礼》《易》《春秋》
第8题:
第9题:
切合实际
解说
分割
第10题:
第11题:
老子
庄子
孔子
孟子
第12题: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
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安陵君其许寡人
第13题:
原始儒学经典中的“五经”是指()。
第14题:
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这里的“其人”是指()
第15题:
翻译:“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已有天下之善士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第16题:
钟嵘在《诗品》中形容()诗“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第17题: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一论断的提出者是()。
第18题:
邪恶
哪里
厌烦
第19题:
圣人
今人
读者
作者
第20题:
以意逆志
以己度人
知人论世
诗无达诂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