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影响对虾孵化率的因素。”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增氧机的增氧原理及其在对虾养殖生产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 增氧机的增氧原理:
    ①增加气—水分界面的表面积,让更多的氧气溶入水体。
    ②形成水流,使进入气、水分界面的氧与整个水体充分混合,从而提高增氧速度。
    增氧机的作用:
    ①提高养殖水体溶解氧水平,增加养殖密度,提高养殖产量。
    ②促进池水的上、下对流,增加底层溶解氧水平,促进池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和物质循环,减少底层硫化氢、甲烷等有害物质的形成。
    ③形成的环流作用,有利于池塘污染物的聚集与排放。
    ④改变池塘的微生物类群(好氧性、厌氧性),减少病害的发生。

  • 第2题:

    简述斑节对虾与日本对虾的外形和生态习性上的区别。


    正确答案: 斑节对虾喜欢栖息于沙泥或泥沙底质,一般白天潜底不动,傍晚食欲最强,相互残杀严重。体被黑褐色、土黄色相间的横斑花纹,附肢的柄部外面呈明显黄色,额角上缘7~8齿,下缘2~3齿。
    日本对虾喜欢栖息沙泥底,白天潜伏沙层内,夜间活动,具有耐低温、活力强,耐干力强等优点。体被蓝褐色横斑花纹,尾尖为鲜艳的蓝色。额角微呈正弯弓形,上缘8~10齿,下缘1~2齿。

  • 第3题:

    简述对虾白斑综合症(又称对虾白斑病)的流行情况。


    正确答案:对虾种类:中国、日本、斑节、长毛、刀额、桃红、南美、硬度、短沟、墨节对虾等10余种。

  • 第4题:

    影响孵化率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影响孵化率的因素包括三方面,首先是种鸡的质量,品种纯正、健康、营养全面不带传染病的种鸡产的种蛋孵化率高;其次是种蛋的质量,合格的种蛋蛋重基本均匀一致,外观干净有光泽,畸形蛋不能种用,种蛋要消毒,保存温湿度要合适,保存期一般不超过7天;再有就是孵化技术,包括设备先进程度、温湿度控制、孵化的温湿度条件、翻蛋、通风、卫生条件等,以及是否停电、工作人员责任心等。

  • 第5题:

    简述氧气含量对孵化率的影响


    正确答案:氧气含量为21%时孵化率最高,每减少1%,孵化率下降5%。氧气含量过高孵化率也降低,每增加1%,孵化率下降1%左右。

  • 第6题:

    简述日本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诊断方式。


    正确答案:1、电镜观察,见到许多杆状病毒,但是无包涵体,即为此病
    2、根据症状和流行情况进行诊断

  • 第7题:

    盐度是影响孵化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简述对虾腹部与蟹类腹部的异同点?


    正确答案: 虾类腹部:长而发达,七节组成,最末一节称尾节尾节腹面有肛门开口处,除尾节每节都有一对附肢,游泳足,第六对腹肢与尾节组成尾扇。
    蟹类腹部:头胸甲在身体前部折向腹面与腹部相接,腹甲分为七节,一般第一至第三节愈合,第四至第七节分节明显,蟹类腹部扁平退化,折叠于头胸部腹面,俗称“蟹脐”,一般雄性腹部呈三角形,雌性则有宽大呈半圆形或椭圆形。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对虾白斑综合症(又称对虾白斑病)的流行情况。

    正确答案: 对虾种类:中国、日本、斑节、长毛、刀额、桃红、南美、硬度、短沟、墨节对虾等10余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影响对虾孵化率的因素。

    正确答案: 亲体的体质;孵化过程水质调控;孵化设施的有毒物残留;孵化水体有毒生物;充气量过大,造成“溶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盐度是影响孵化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氧气含量对孵化率的影响

    正确答案: 氧气含量为21%时孵化率最高,每减少1%,孵化率下降5%。氧气含量过高孵化率也降低,每增加1%,孵化率下降1%左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对虾的摄食习性。


    正确答案: ①、对虾神经系统简单,对外界刺激无明显的条件反射。
    ②、视觉差,主要靠嗅觉觅食,觅食能力差;
    ③、摄食通过取食器官螯足掠食,颚足抱持,不能摄食粉料;
    ④、争食能力差,有明显的嗜食性;
    ⑤、对虾有明显的昼夜摄食节律,昼伏夜出;
    ⑥、浅滩摄食习性。

  • 第14题:

    简述对虾白斑综合症(又称对虾白斑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活力下降,不摄食,甲壳上面有白斑,头胸甲容易与肌肉分离,体表粘脏。
    血淋巴不凝固或者凝固时间增长,病虾在短期内暴发死亡,死亡率90%以上
    细胞肿大,核肿大——空泡化——核破裂,内质网变形、断裂,溶酶体数目增多
    吴垠等对中国对虾进行血液生化病理研究,总蛋白。血糖、甘油三脂、碱性磷酸酶等九个指标

  • 第15题:

    蛋禽日粮Ca含量过低或过高,均影响家禽的产蛋率,蛋壳质量和种蛋孵化率。()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影响家禽孵化率的种禽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遗传。
    ②饲料。
    ③健康。
    ④年龄。
    ⑤产蛋量。
    ⑥环境管理。

  • 第17题:

    简述对虾杆状病毒病的诊断方式。


    正确答案:切片,涂片中见呈三角形金字塔的包涵体可判断此病。

  • 第18题:

    简述日本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流行情况。


    正确答案:危害日本对虾,尤其是幼体时期以及仔虾,幼体8~9天累积死亡率可达90%,目前只在日本发现。

  • 第19题:

    简述南美白对虾病害发生的特点。


    正确答案: 1、对病原体的易感性强
    2、对环境的要求高,环境对其病害发生的影响比其它水产动物要强
    3、发病后,病程的进展较快,死亡率高
    4、并发、继发性感染较普遍
    5、药物对其敏感性与其它水产动物有较大的区别,因此在药物防治方法上有其相应的特点
    6、盐度的变化或淡化阶段易感性强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对虾白斑综合症(又称对虾白斑病)的病原。

    正确答案: 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dyndrom virus WSSV)
    曾称为“对虾爆发性流行病”、“对虾杆状病毒病”,1993年首先发生在我国
    具有囊膜,杆状、囊膜为双层结构,分布在细胞核中,无包涵体
    不同学者报道的不同地区的病毒大小差异较大
    大小范围(60~140)×(200~320)n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斑节对虾与日本对虾的外形和生态习性上的区别。

    正确答案: 斑节对虾喜欢栖息于沙泥或泥沙底质,一般白天潜底不动,傍晚食欲最强,相互残杀严重。体被黑褐色、土黄色相间的横斑花纹,附肢的柄部外面呈明显黄色,额角上缘7~8齿,下缘2~3齿。
    日本对虾喜欢栖息沙泥底,白天潜伏沙层内,夜间活动,具有耐低温、活力强,耐干力强等优点。体被蓝褐色横斑花纹,尾尖为鲜艳的蓝色。额角微呈正弯弓形,上缘8~10齿,下缘1~2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对虾肝胰腺细小样病毒病的病原。

    正确答案: 病毒球形,20面体,直径22~24nm,单股DNA,分布在包涵体
    包涵体:肝胰腺小管末端E细胞中存在较多(E://胚胎细胞)。
    中肠壁,胃壁细胞核中。鳃细胞核中PAS反应阴性,(说明不是糖原颗粒)
    H.E://嗜碱性(兰色)
    浮尔根反应阳性(说明DNA组成)
    病毒分布在包涵体内,包涵体为圆形,椭圆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对虾白斑综合症(又称对虾白斑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活力下降,不摄食,甲壳上面有白斑,头胸甲容易与肌肉分离,体表粘脏。
    血淋巴不凝固或者凝固时间增长,病虾在短期内暴发死亡,死亡率90%以上
    细胞肿大,核肿大——空泡化——核破裂,内质网变形、断裂,溶酶体数目增多
    吴垠等对中国对虾进行血液生化病理研究,总蛋白。血糖、甘油三脂、碱性磷酸酶等九个指标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