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池塘水温的变化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池塘温度变化有随气温变化、()、随昼夜变化。


    正确答案:随季节变化

  • 第2题:

    池塘水温剧烈变化,易使鱼类(),严重时死亡。


    正确答案:生理失常

  • 第3题:

    简述池塘养鱼中对池塘的基本要求和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正确答案: 池塘的基本条件和要求包括池塘位置、水源和水质、土质和底质、面积和深度、形状与周围环境等。要求面积适中,10亩左右;池水较深,2.5m左右;水源和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池形整齐,堤埂较高较宽;池形呈龟背型或倾斜型。
    放养前的准备主要包括整塘、清塘、注水和施肥培养饵料生物。

  • 第4题:

    简述池塘温度变化导致鱼类产生的冻伤感冒的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1)冻伤的鱼类,目前还没有治疗的方法。越冬池常换注新水,提高水温
    2)一般鱼苗转移时候,水温相差不超过2℃为宜,鱼种不超过2~4℃,二龄以上鱼不超过5℃,逐级换水

  • 第5题:

    简述清整池塘的方法。


    正确答案: 1)冬天排干池水,挑去一层池底淤泥做为农业肥料和修正堤埂滩脚
    2)晒、冰冻一段时间,有机质转化为营养盐类并消灭病虫害
    3)清除池子边上杂草,减少寄生虫和水生昆虫等产卵场

  • 第6题:

    池塘温度晴好天气水温在下午()最高,在凌晨()太阳出来前最低。


    正确答案:2:00~3:00;5:00~6:00

  • 第7题:

    填空题
    池塘水温剧烈变化,易使鱼类(),严重时死亡。

    正确答案: 生理失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池塘溶解氧的变化规律

    正确答案: 由于溶解氧补偿和消耗的特点,造成池塘溶解氧在分布上有其独特的变化规律:
    (1)水平变化。由于风力的作用,池塘下风处浮游生物和有机物比上风处多,因此,白天下风处浮游植物产生的氧气和大气溶入的氧气都比上风处高。但夜间由于集中在下风处的浮游生物和有机物在夜间的耗氧比上风处高,溶氧的水平分布与白天相反。
    (2)垂直变化。由于水中辐照度和浮游植物均有垂直梯度变化,使溶氧分布很不均匀,尤其是夏秋季节的晴天白昼,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白天,上层辐照度大,浮游植物数量多,光合作用产氧量多;下层正相反,产氧少而有机物耗氧量大。辐照度越强,水温越高,这种现象就越显著,造成上层氧盈越大,下层氧债越高,中层氧跃层越为明显的不合理现象。夜间,由于池水密度流,溶氧的垂直变化并不显著。
    (3)昼夜变化。白天与夜间的溶氧差异较大。白天辐照度强,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氧量高,往往在晴天下午溶氧超过饱和度;夜间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停止,池水中只进行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而大气溶入表层水的氧气又不多,致使池水溶氧明显下降,至黎明前下降到最低。
    (4)季节变化。夏秋季节水温高,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强,生物繁殖快,水质肥,耗氧因子多,溶氧的水平、垂直和昼夜变化十分显著。冬春季节,水温低,则产生相反的结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池塘温度变化导致鱼类产生的冻伤感冒的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冻伤的鱼类,目前还没有治疗的方法。越冬池常换注新水,提高水温
    2)一般鱼苗转移时候,水温相差不超过2℃为宜,鱼种不超过2~4℃,二龄以上鱼不超过5℃,逐级换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池塘中有效磷的分布和变化

    正确答案: 分布:池塘中磷的分布不均匀,主要储集在池底,水体中的有效磷很少
    变化:受季节、光照等因素影响,主要表现为垂直变化和昼夜变化。
    白天:上层水有效磷被吸收,下层水明显高于上层水
    晚上:上层水给下层水带去氧,下层水给上层水送去磷,同时促进底泥中的的磷向水体中输送
    因此上下水层的对流对池塘中磷的循环有很大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池塘中水温状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一昼夜的平均温度,水温高于气温

    B

    白天平均水温一般低于平均气温

    C

    夜间平均水温高于平均气温

    D

    一般12:00~13:00水温最高


    正确答案: C
    解析:
    D项,晴天条件下,池塘中水温从昼夜变化来看,一般下午2:00~3:00水温最高。

  • 第12题:

    问答题
    池塘水温有哪些变化?

    正确答案: 池塘的水温并非停留在同一水平,而是不断变化着的。主要表现在季节,昼夜的差异上。但池塘水温变化并非同气温变化同步,有着它的特殊性。
    (1)季节变化,由于水温的比热比空气大,因而水吸收和放出热力都较空气大,不易产生激烈的变化,池塘水温变化较气温要小,一天平均温度,水温高于气温,白天平均水温低于气温,夜晚则高于气温。不过,由于池塘水体较小,常常和气温相差不大。
    水温的年变化幅度小于气温,最高最低月份较气温来得晚,水温一般1月份最低,7、8月份最高。
    (2)昼夜变化。一天中的平均温度,一般下午2—3时最高,早晨6时较低,但昼夜变化的幅度并不大。
    (3)池水的基本热能来自太阳的光能,所以水的表面较热。水为不良热导体,传热性较小,热能传播主要靠风力和对流,因而白天由于太阳的热能,上层水温较高。夜间由于水中能量与空气的交换,会造成水的对流,而使上、下水层的温度趋于一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池塘淤泥的特点?


    正确答案: ①、组成:淤泥包括有机物、无机物和粘土。其中有机物又包括生物、腐殖质和非腐殖质。
    ②、塘泥是有机物的贮存库。
    ③、塘泥是生物加工厂,加工生成腐殖质。
    ④、淤泥含水量大,理论耗氧值大,氧债高。
    ⑤、淤泥中的无机盐类,根据淤泥中的氧气条件而不断调整。
    ⑥、淤泥为一胶体物质,具有吸附作用。

  • 第14题:

    简述池塘生物的变化规律


    正确答案: 1.季节变化:春季:总的来说生物量不大;夏季:浮游生物量达到高峰;秋季:随温度下降,浮游生物量下降。种类也向春季方向发展;冬季: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比较少
    2.昼夜和垂直变化:主要由于受光照和密度流的影响变化很大:
    3.水平变化:主要和风力和池塘的长宽比有关.

  • 第15题:

    简述池塘溶解氧的变化规律


    正确答案: 由于溶解氧补偿和消耗的特点,造成池塘溶解氧在分布上有其独特的变化规律:
    (1)水平变化。由于风力的作用,池塘下风处浮游生物和有机物比上风处多,因此,白天下风处浮游植物产生的氧气和大气溶入的氧气都比上风处高。但夜间由于集中在下风处的浮游生物和有机物在夜间的耗氧比上风处高,溶氧的水平分布与白天相反。
    (2)垂直变化。由于水中辐照度和浮游植物均有垂直梯度变化,使溶氧分布很不均匀,尤其是夏秋季节的晴天白昼,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白天,上层辐照度大,浮游植物数量多,光合作用产氧量多;下层正相反,产氧少而有机物耗氧量大。辐照度越强,水温越高,这种现象就越显著,造成上层氧盈越大,下层氧债越高,中层氧跃层越为明显的不合理现象。夜间,由于池水密度流,溶氧的垂直变化并不显著。
    (3)昼夜变化。白天与夜间的溶氧差异较大。白天辐照度强,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氧量高,往往在晴天下午溶氧超过饱和度;夜间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停止,池水中只进行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而大气溶入表层水的氧气又不多,致使池水溶氧明显下降,至黎明前下降到最低。
    (4)季节变化。夏秋季节水温高,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强,生物繁殖快,水质肥,耗氧因子多,溶氧的水平、垂直和昼夜变化十分显著。冬春季节,水温低,则产生相反的结果

  • 第16题:

    池塘水体中的溶氧变化?


    正确答案: (1)水平变化:一般在下风向池水中浮游生物和有机物往往比上风向多,故白天下风处浮游植物产氧量和从空气中溶入的氧量都比上风处多。夜间上风处溶氧大于下风处,这是由于集中在下风处的浮游生物和有机物较多因而夜间的耗氧量较大。故清晨鱼类由于缺氧造成的浮头一般集中出现于池塘的下风处。
    (2)垂直变化:一般在池塘的上部光照强度较大,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强烈,溶氧多呈现过饱和;而下层水因辐照强度减弱,而且由于热阻力,上下层不易对流,光合作用减少和耗氧量增加而导致池水溶氧低,尤其是夏季,上下层水温差较大,水体稳定,底层水中溶氧可能低于零。到了夜间,由于水温下降,池水出现垂直对流,池水上下层溶氧趋于一致。
    (3)昼夜变化:白天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强烈,池水中含氧量高,中午往往过饱和,夜间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停止,各种生物的呼吸过程使得池水溶氧量逐渐降低,黎明前降至最低点,这也是池鱼最容易出现浮头现象的时候。

  • 第17题:

    池塘水温有明显的季节和昼夜变化。()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填空题
    池塘温度晴好天气水温在下午()最高,在凌晨()太阳出来前最低。

    正确答案: 2:00~3:00,5:00~6:0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与气温的变化相比,大洋表层水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具有()。 Ⅰ.水温的变化幅度小; Ⅱ.冬季水温比气温高,夏季气温比水温高; Ⅲ.水温日较差纬度越低越大; Ⅳ.水温年较差在温带海区最大; Ⅴ.水温年较差在热带海区最大; Ⅵ.水温的变化位相落后于气温的变化位相。
    A

    Ⅰ~Ⅳ,Ⅵ

    B

    Ⅰ,Ⅱ,Ⅳ,Ⅵ

    C

    Ⅰ,Ⅲ~Ⅵ

    D

    Ⅱ,Ⅳ~Ⅵ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判断题
    池塘水温有明显的季节和昼夜变化。()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池塘溶氧的日变化。

    正确答案: A.表层水DO日变化规律呈波浪形。主要与表层水浮游植物光合作用P与呼吸作用R这对矛盾运动的必然反映。早上日出后的整个白天,P>R, 溶氧量从最小值逐渐增高,至日落前达到最大值,而在日落后的整个黑夜,R>>P, 溶氧从最大值不断降低,到早晨日出前又达到最小值,如此循环不息。
    B.底层水DO的变化趋势与表层水相同,但是一天溶氧波动不大,主要是底层水阳光不足,光合作用不能正常进行,主要靠扩散与水团运动,从表水层向底水层补氧,所以溶氧极大值不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池塘水温的变化特点

    正确答案: 1.变幅小,比较稳定-对鱼类有利
    2.有季节和昼夜变化-对水产养殖不利
    3.有垂直变化-有利有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池塘生物的变化规律

    正确答案: 1.季节变化:春季:总的来说生物量不大;夏季:浮游生物量达到高峰;秋季:随温度下降,浮游生物量下降。种类也向春季方向发展;冬季: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比较少
    2.昼夜和垂直变化:主要由于受光照和密度流的影响变化很大:
    3.水平变化:主要和风力和池塘的长宽比有关.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