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四早、四勤、五定、三看、七防
①坚持四早:早清整鱼塘、早放养、早驯化开食、早驻守鱼塘;
②做到四勤:勤巡塘、检查、消毒、分析研究;
③三看施肥,五定投饵;
④加强七防;病、泛塘(泛池)、逃、害、盗、洪、旱;
更多“如何加强池塘饲养管理?”相关问题
  • 第1题:

    河蟹池塘中水草种植的种类和如何管理水草?


    正确答案: 水草的种类:轮叶黑藻:蟹喜食,生命力强不败水,芽孢播种,50-60%;伊乐藻:生长快,高温季节易腐烂败水,草茎栽种,20%;苦草:蟹喜食,草籽播种,10-20%
    水草的管理:
    ①、栽种前施基肥(复合肥+硫酸锌肥),种草面积为池塘60%
    ②、养殖前期投料保草,肥水防止青苔生长
    ③、养殖中期割除过多水草,控制水位,及时清除浮草烂草
    ④、养殖后期适当补草(水花生)

  • 第2题:

    如何进行饲养管理才能生产出高档次的猪肉制品?


    正确答案: 肥育猪生产的一般饲养管理技术
    (一)饲养方式1.阶段饲养2.分性别饲养3.自由采食与限制饲养
    (二)管理方式1.合理分群2.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3.调教4.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
    影响猪育肥的因素
    (一)品种、类型及杂交组合
    (二)营养因素及饲料1.营养水平2.采食量
    (三)环境因素1.有效环境温度2.圈养密度和每头猪的占地面积3.水质和供水量
    (四)性别、初生重和断奶重1.性别效应2.初生重和断奶重
    (五)饲喂方法
    (六)疾病因素

  • 第3题:

    如何将盐碱地池塘改造成养鱼池塘?


    正确答案: 开发盐碱地池塘养鱼,关键技术是调节水质、压碱降盐,使其溶氧、pH值、有机耗氧量、盐度、肥度等理化因子适应鱼类及饵料生物需要,为此,需采取以下措施对盐碱地池塘进行建设和改造:
    ①深挖池、高抬田。
    ②建立合理的排灌系统。盐碱地池塘如果没有进排水系统,由于地下水渗入池塘,池水盐碱度就会升高,甚至高达淡水的几十倍,对养鱼和改良土壤均不利。
    ③引淡排碱。新开挖鱼池在使用前要引水浸泡10~15天,然后排去水再淋洗一次,以降低盐碱度,池水排干后随即注入80~100厘米深的淡水,利用高水位阻止地下盐碱水的渗入。
    ④施足基肥。有机肥以绿肥为好,但耐碱植物如碱蓬等不能作为绿肥使用。
    ⑤种植降碱排碱绿肥。如田菁、苜蓿等。

  • 第4题:

    如何加强池塘水质管理?


    正确答案: ①合理选择养殖场,保护水源生态环境;
    ②曝(冻)晒并彻地清整鱼塘;
    ③投放优质健壮鱼种,合理密放,科学混养;
    ④控制养殖池富营养化,降低养殖自身污染,三看施肥,五定投饵;
    ⑤适时适量加注新水和及时换水;
    ⑥定期搅动底泥;
    ⑦推广和科学使用增氧机,水质改良机等渔业机械;
    ⑧合理施用微生态制剂、增氧机、生石灰等;
    ⑨水生浮游生物组成的控制;
    ⑩科学合理安全施用渔药;

  • 第5题:

    对于消化器官疾病处理的一般原则是()。

    • A、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引发疾病的病因
    • B、对症处理,缓解主要而又严重的临床症状,调整、恢复生理机能
    • C、适当使用抗菌药物
    • D、加强饲养管理,对症处理,适当使用抗菌药物

    正确答案:D

  • 第6题:

    干奶期奶牛如何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正确答案: 1.加强户外运动,以防止肢蹄病和难产,并可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以防止产后瘫痪的发生
    2.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止机械性流产
    3.冬季饮水水温应在15℃以上,不饮冰冻的水,不喂腐败发霉变质的饲料,以防止流产
    4.母牛妊娠期皮肤代谢旺盛,易生皮垢,因而要加强刷拭,促进血液循环
    5.加强干奶牛舍及运动场的环境卫生,有利于防止乳房炎的发生。

  • 第7题:

    妊娠母猪如何饲养管理?


    正确答案: 按照各种妊娠母猪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方式,主要有抓两头顾中间的饲养方式、步步登高的饲养方式和前粗后精的饲养方式。妊娠母猪的饲料一般保持相对稳定,不能频繁变换,并要注意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饲喂定时、定量,日喂3次。
    ⑴妊娠初期的管理
    妊娠初期,胚胎死亡率高,约占合子数的30~40%,此时,受精卵未能着床,遇到突然刺激、打骂、惊吓、地滑跌倒、饲料发霉变质、饲料突然改变等,易造成流产,因此,妊娠一个月内,管理要细心,饲料品质要好,首先使母猪恢复体力,保持安静多休息,少运动,妊娠一个月后,增加运动量。
    ⑵妊娠中期的管理
    妊娠40-80天后,胎儿已在子宫内牢固着床,流产和胚胎死亡减少,此时,胎儿生长缓慢,喂料量不宜过多,以免母猪过肥,可适当加喂些青饲料,减少饥饿感,促进消化,防止便秘,加强运动,使猪舍阳光充足,空气新鲜。
    ⑶妊娠后期的管理
    妊娠2个月后,胎盘停止生长,80天后胎儿迅速发育,110天后胎儿完全长成。80天后母猪体重迅速增加,又要为产后泌乳和恢复体力贮存养分,因此,喂料量要增加,初产母猪日喂料3公斤,经产母猪日喂料2.7公斤,适当喂些青饲料,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和食滞。妊娠后期单栏饲养,防止拥挤、打架、践踏,保持猪舍安静,做好冬季防寒保暖和夏季防暑降温工作,减少运动,产前一周停止运动。另外,在妊娠后期饲料中添加10-15%的动物脂肪。

  • 第8题:

    肥育期孔雀如何饲养管理?


    正确答案: 6月龄开始,作为商品肉用仔孔雀,可以进行强度育肥。一般7月龄体重可以达到3、5~4千克,即可出售,屠宰率可达75%~80%左右。宰后胴体美观,色泽浅黄色,肌肉丰厚,肌纤维细嫩。平均耗料15千克,肉料比为1:4,经济效益明显。
    育肥期饲料可以用肉仔鸡的合成饲料,外加适量的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如熟鸡蛋、鱼粉、面粉虫等。注意环境温度保持在20~22℃。减少运动,光照强度保持在1瓦/米2光照、日照时间8小时即可。

  • 第9题:

    问答题
    池塘水色是怎样形成的?如何根据水色判断池塘水质?

    正确答案: 1.水色的形成
    自然水体:主要是由水体对光线的选择性吸收和散射形成的,中长波光线易被吸收,短波光易被散射,因此天然水域一般都呈蓝色或淡蓝色
    养殖水体:主要由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细胞内含色素形成,水体的颜色主要呈现占优势的藻类的颜色。
    2.水色和水质的关系
    ①水色:池塘水色主要是水体中占优势的少数几种藻类的颜色的决定的
    ②水华:水华则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某一种藻类大量繁殖而形成的水色的一种状态③下风处的油膜:水色和水华易受天气等因素影响而难以准确判断,可根据下风处的油膜多少、颜色来判断水质优劣
    ④水色变化:有日变化、月变化的水为好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如何加强池塘水质管理?

    正确答案: ①合理选择养殖场,保护水源生态环境;
    ②曝(冻)晒并彻地清整鱼塘;
    ③投放优质健壮鱼种,合理密放,科学混养;
    ④控制养殖池富营养化,降低养殖自身污染,三看施肥,五定投饵;
    ⑤适时适量加注新水和及时换水;
    ⑥定期搅动底泥;
    ⑦推广和科学使用增氧机,水质改良机等渔业机械;
    ⑧合理施用微生态制剂、增氧机、生石灰等;
    ⑨水生浮游生物组成的控制;
    ⑩科学合理安全施用渔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饲养食用鱼的池塘条件包括哪几个方面?

    正确答案: (1)池塘位置;
    (2)水源和水质;
    (3)面积;
    (4)水深;
    (5)土质;
    (6)池塘形状和周围环境;
    (7)池底形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河蟹池塘中水草种植的种类和如何管理水草?

    正确答案: 水草的种类:轮叶黑藻:蟹喜食,生命力强不败水,芽孢播种,50-60%;伊乐藻:生长快,高温季节易腐烂败水,草茎栽种,20%;苦草:蟹喜食,草籽播种,10-20%
    水草的管理:
    ①、栽种前施基肥(复合肥+硫酸锌肥),种草面积为池塘60%
    ②、养殖前期投料保草,肥水防止青苔生长
    ③、养殖中期割除过多水草,控制水位,及时清除浮草烂草
    ④、养殖后期适当补草(水花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如何合理饲养、管理和利用种公猪?


    正确答案: 饲养:
    (1)采用全价配合日粮,保障营养平衡;
    (2)饲养方式:有一贯加强的方式,配种季节加强的方式;
    (3)饲料与喂饲技术:定时定量、以精料为主,辅以青饲料。
    管理:
    (1)单栏饲养,减少干扰;
    (2)适当运动:2次/d可增加体质,提高配种力;
    (3)经常刷试:皮肤卫生促进血液循环;
    (4)加强精液品质检查,根据品种来调整营养及配种次数。
    利用:
    (1)适龄初配;
    (2)公母比例搭配合理;
    (3)利用强度适宜。

  • 第14题:

    免场应该如何加强饲养管理,搞好清洁卫生消毒等到工作?


    正确答案: 1.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执行不同日龄兔群的饲养管理程序,增强兔群的抗病能力;
    2.保持兔群处于最佳状态,必须密切观察兔群动态,发现异常,要及时寻找原因,并报告有关领导;
    3.饲养人员要坚守岗位,自觉遵守防疫制度,严禁串岗,各兔舍用具和所有设备都必须固定使用,饲养人员应搞好个人卫生;
    4.兔舍内外每日清扫,食益、饮水器做到经常洗、刷,地面要保持清洁干燥,并定期消毒。舍内应保持空气新鲜,光照、温度和湿度应符合饲养管理要求;
    5.粪便应每天清除,并堆积到远离兔舍无人走的墙角处,并以生物热发酵处理后可作肥料应用;
    6.发现病死兔,应立即查明发病和死亡原因,并将病死兔按指定地点和方法处理,严禁乱丢;
    7.对建立的各项饲养管理及防疫卫生制度必须严格执行,并实行责任承包制度。

  • 第15题:

    池塘如何消毒?


    正确答案: 如何消毒:
    ①生石灰遇水就会生成强碱性的氢氧化钙,在短时间内使池水的PH上升到11以上,因此可杀灭野杂鱼,蝌蚪,水生昆虫等及部分水生植物。(60-75kg/亩全池泼洒)
    ②茶柏含皂角苷7%-8%,它是一种溶血性毒素,可是动物的红细胞分解。茶柏能杀死野杂鱼,娃卵等水生昆虫,但对细菌没有杀灭作用。但杀灭鱼类的浓度不能杀灭池中的虾蟹。(将其敲碎,用水浸泡。每亩池塘水深20cm用量为26kg,水深1m35-46kg)
    ③漂白粉一般含有有效氯30%左右,遇水分解次氯酸。次氯酸立即释放出新生态氧,它有强烈的杀菌和杀死敌害生物的作用。(20mg/L溶解后全池泼洒)
    ④氨水呈强碱性。高浓度的氨水能毒死鱼类和水生昆虫。(干塘泥搅拌均匀后全池泼洒)

  • 第16题:

    池塘水色是怎样形成的?如何根据水色判断池塘水质?


    正确答案: 1.水色的形成
    自然水体:主要是由水体对光线的选择性吸收和散射形成的,中长波光线易被吸收,短波光易被散射,因此天然水域一般都呈蓝色或淡蓝色
    养殖水体:主要由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细胞内含色素形成,水体的颜色主要呈现占优势的藻类的颜色。
    2.水色和水质的关系
    ①水色:池塘水色主要是水体中占优势的少数几种藻类的颜色的决定的
    ②水华:水华则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某一种藻类大量繁殖而形成的水色的一种状态③下风处的油膜:水色和水华易受天气等因素影响而难以准确判断,可根据下风处的油膜多少、颜色来判断水质优劣
    ④水色变化:有日变化、月变化的水为好水

  • 第17题:

    育成鸡的饲养与管理主要有()。

    • A、换料
    • B、限制饲喂
    • C、加强防疫
    • D、分群管理
    • E、转群

    正确答案:A,B,C,D,E

  • 第18题:

    预防猪病的根本措施是()。

    • A、加强消毒
    • B、温度调控
    • C、控制湿度
    • D、加强饲养管理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断奶期犊牛如何进行饲养和管理?


    正确答案:(1)断奶期犊牛的饲养。断奶后,犊牛继续饲喂断奶前精、粗饲料。随着月龄的增长,逐渐增加精饲料喂量。至3~4月龄时,精饲料喂量增加到每天1.5~2.O公斤。如果粗饲料质量差,犊牛增重慢,可将精饲料喂量提高到2.5公斤左右。同时,选择优质干草、苜蓿供犊牛自由采食。4月龄前,尽量少喂或不喂青绿多汁饲料和青贮饲料。3~4月龄以后,可改为饲喂育成牛精饲料。母犊生长速度以日增重0.65公斤以上、4月龄体重110公斤、6月龄体重170公斤以上比较理想。很多犊牛断奶后1~2周内日增重较低,同时表现出消瘦、被毛凌乱、没有光泽等症状。这是犊牛的前胃机能和微生物区系正在建立,尚未发育完善的缘故,随着犊牛料采食量的增加,上述现象很快就会消失。精饲料的营养浓度要高,养分要全面、均衡。喂量不能抬高,要保证日粮中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不低于30%。
    (2)断奶期犊牛的管理。断奶后的犊牛,除刚断奶时需要特别精心的管理外,以后随着犊牛的长大对管理的要求相对降低。犊牛断奶后应进行小群饲养,将月龄和体重相近的犊牛分为一群,每群10~15头。犊牛一般采取散放饲养,自由采食,自由饮水,但应保证饮水和饲料的新鲜、清洁卫生。注意保持牛舍清洁、干燥,定期消毒。每天保证犊牛不少于2h的户外运动。每月称重,并做好记录,对生长发育缓慢的犊牛要找出原因。同时,定期测定体尺,根据体尺和体重来评定犊牛生长发育的好坏。

  • 第20题:

    饲养管理中如何减少空气中的微粒?


    正确答案: 生产中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尽量减少畜舍空气中微粒数量,防止其对畜禽健康和生产力的影响。
    (1)新建畜牧场选址时,要远离产生微粒较多的工厂,如水泥厂、磷肥厂等;
    (2)在畜牧场周围种植防护林带,对场区进行绿化;
    (3)饲料加工车间、粉料和草料堆放场所应与畜舍保持一定距离,并设防尘设施。使用粒料、湿拌料可减少粉尘的产生;
    (4)分发饲料、干草或垫料时,动作要轻。清扫地面、翻动或更换垫草最好趁家畜不在时进行;刷拭畜体尽量在舍外进行,禁止干扫地面。并应与挤奶、喂料等工作错开一定时间;
    (5)保证良好的通风换气。采用机械通风时,可配置过滤装置或采取一些过滤措施,如在进风口蒙一层纱布,使进入舍内的空气事先滤去部分灰尘。

  • 第21题:

    问答题
    饲养管理中如何减少空气中的微粒?

    正确答案: 生产中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尽量减少畜舍空气中微粒数量,防止其对畜禽健康和生产力的影响。
    ①新建畜牧场选址时,要远离产生微粒较多的工厂,如水泥厂、磷肥厂等;
    ②在畜牧场周围种植防护林带,对场区进行绿化;
    ③饲料加工车间、粉料和草料堆放场所应与畜舍保持一定距离,并设防尘设施。使用粒料、湿拌料可减少粉尘的产生;
    ④分发饲料、干草或垫料时,动作要轻。清扫地面、翻动或更换垫草最好趁家畜不在时进行;刷拭畜体尽量在舍外进行,禁止干扫地面。并应与挤奶、喂料等工作错开一定时间;
    ⑤保证良好的通风换气。采用机械通风时,可配置过滤装置或采取一些过滤措施,如在进风口蒙一层纱布,使进入舍内的空气事先滤去部分灰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如何加强池塘饲养管理?

    正确答案: 四早、四勤、五定、三看、七防
    ①坚持四早:早清整鱼塘、早放养、早驯化开食、早驻守鱼塘;
    ②做到四勤:勤巡塘、检查、消毒、分析研究;
    ③三看施肥,五定投饵;
    ④加强七防;病、泛塘(泛池)、逃、害、盗、洪、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饲养食用鱼的池塘条件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 饲养食用鱼的池塘条件包括池塘位置、水源和水质、面积、水深、土质以及池塘形状与周围环境等。
    (一)池塘选址选址原则:小气候、施工难度、管理方便
    1、周围环境要选择土质适宜、水源充足、水质达标,供电有保障,地形有利,交通和通讯便捷、通畅的地方建造鱼池。2.水源和水质
    淡水养殖水源以无污染的河、湖水为好,这种水溶氧高,水质良好,适宜于鱼类生长。其它水源:海洋、卤水、半咸水、水库水、各类地下水、山涧溪流等等??水质好,并(或经适当处理后)适合养殖种类。3.土质要求:
    ①土壤保水性好,透气性适中;②堤坝结实,抗洪;
    ③没有对养殖对象有毒的污染物质。适宜土质类型:粘土、壤土、沙壤土。含腐殖质过高的土壤不宜建池。
    土质池塘养1~2年鱼后,由于积存的残饵、鱼类粪便、生物尸体与泥沙混合,形成淤泥,代替了原有的土壤。通常在鱼种放养时,池底应保持5cm厚的淤泥,这对补充水中营养物质和保持、调节水的肥度有很大的作用。(二)面积和水深比鱼苗、鱼种池深、大。
    优点:鱼活动空间范围广;受风力作用大。
    风力:增加溶氧;还可使池塘上下水层混合,改善下层水的溶氧条件。
    水体大,蓄水量较大,水质较稳定,不易突变,对鱼类生长有利。因此渔谚有“一寸水一寸鱼,宽水养大鱼”的说法。同时,放养量和净产量随着水深的增加均有大幅度增加。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