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水的异常特性:
1、具有相对较高的溶点和沸点;
2、温度-体积效应:在0-3.98℃这段温度内,随着温度升高,水的体积反而缩小,在3.98℃体积最小,超过或低于此温度时体积都会膨胀;
3、热容量最大:在所有液体和固体物质中,水具有最大的比热,熔解热大(冰水混合物保持零度),蒸发热大;
4、溶解和反应能力强;
5、具有很大表面张力(毛细现象、吸附作用、浮游生物等)
6、随着压力增大,一般的物体凝固点上升,而水反而下降。
水的异常特性与结构关系:
1、物态变化过程是氢键的作用;(克服氢键)
2、水的温度-体积效应:一方面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剧,体积膨胀,密度减小;另一方面温度升高,分子间氢键被破坏,分子间距离减小,体积缩小,密度增大、0-3.98摄氏度以后者为主,3.98℃以上以前者为主;
3、溶解度大,介电常数很大,化学反应活泼,使溶质电离的能力很强。水分子极性强,易与其他物质形成氢键,形成水合作用;
4、表面张力大:因为水分子具有较大的内聚力。
更多“简述水的异常特性及其与结构的关系。”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质膜的基本特性及其与功能的关系。


    正确答案: 基本特性包括:膜的流动性和膜的不对称性
    膜的流动性反映在膜脂的流动性和膜蛋白的流动性。是生物膜的基本特征,细胞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例如跨膜物质运输、细胞信息传递、细胞识别、细胞免疫、细胞分化以及激素的作用等都与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当膜的流动性低于一定的阈值时,许多酶的活动和跨膜运输将停止,反之如果流动性过高,又会造成膜的溶解。
    膜的不对称性是指质膜的内外两层的组分和功能有明显的差异,称为膜的不对称性。体现在膜脂、膜蛋白和复合糖在膜上均呈不对称分布,导致膜功能的不对称性和方向性,即膜内外两层的流动性不同,使物质传递有一定方向,信号的接受和传递也有一定方向,是生物膜完成复杂的在时间与空间上有序的各种生理功能的基本保证。

  • 第2题:

    简述土壤水、气、热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调节措施?


    正确答案:(1)相互关系:相互矛盾、相互制约的,其中水是主导因素,水多则气少,比热大,在同样吸热的条件下温度不易升高。水少,则奇多,比热小,在同样吸热的条件下温度易升高。
    (2)调节:
    ①加强农田基本设施,改善土壤水、气、热条件。
    ②合理灌排,控制水分,调节气、热。
    ③精耕细作,蓄水保墒,通气调温。
    ④合理耕作,N、P配合,提高水的利用率。

  • 第3题:

    简述旱生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对水因子的适应?


    正确答案:旱生植物在缺水环境下的植物根系发达,茎的木质部呈隔离状,常常肉质化,含有大量的薄壁细胞,叶常常退化,形成针状。对水因子的适应体现在有各种减少蒸腾的特化结构,有亲水性强的原生质体有特殊的水分与光和代谢途径。

  • 第4题:

    简述羟基醌类及其甙TLC检识条件,Rf值大小与化合物结构的关系?


    正确答案:吸附剂常用硅胶。展开剂:游离蒽醌可选用亲脂性溶剂系统,如苯:乙酸乙酯(3∶1)或石油醚,甲酸乙酯,甲酸(15∶5∶1上层);蒽醌甙可采用极性较大的溶剂系统,如氯仿:甲醇(9∶1)或丁醇:丙酮:水(10∶2∶1)。Rf值大小与母核上极性基团多少和性质有关。极性基团多,Rf值小;极性基团被亲脂性基团取代,Rf值增大。蒽醌甙元的Rf值大于蒽醌甙。

  • 第5题:

    简述股三角的围成及其内结构的毗邻关系。


    正确答案:围成: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外下界为缝匠肌内侧缘,内下界为长收肌内侧缘,前壁为阔筋膜,后壁自外向内为髂腰肌、耻骨肌和长收肌及其筋膜。
    股三角内的结构的毗邻关系:自外向内依次为:股神经、股鞘及其包含的股动脉、股静脉、股管及股深淋巴结和脂肪等。股动脉居中,于腹股沟韧带中点深面,髂外动脉延续而成。外侧为股神经,内侧为股静脉。
    此种关系可便于股动脉压迫止血,并有利于股动静脉穿刺及股神经麻醉时的定位。

  • 第6题:

    简述气管壁的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


    正确答案: 答题要点:气管壁有内向外依次分为粘膜、粘膜下层和外膜三层。
    (1)粘膜: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由纤毛细胞、杯状细胞、刷细胞、基细胞和小颗粒细胞等组成。固有层结缔组织中富含纵行的弹性纤维、弥散淋巴组织和浆细胞。
    (2)粘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含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较多的混合腺。
    (3)外膜:由16~20个“C”形透明软骨环和结缔组织构成。软骨环缺口处有弹性纤维组成的韧带和平滑肌束。
    功能:
    (1)上皮游离面的纤毛可向咽部规律而快速地摆动,杯状细胞和混合腺分泌的粘液和浆液构成粘液屏障,可粘附吸入气体中的异物、细菌等而净化空气。
    (2)固有层的淋巴组织和浆细胞具有免疫防御功能。
    (3)外膜的软骨环是气管的支架,缺口处的韧带、平滑肌束使气道保持畅通,以及调节气体流量。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水的异常特性及其与结构的关系。

    正确答案: 水的异常特性:
    1、具有相对较高的溶点和沸点;
    2、温度-体积效应:在0-3.98℃这段温度内,随着温度升高,水的体积反而缩小,在3.98℃体积最小,超过或低于此温度时体积都会膨胀;
    3、热容量最大:在所有液体和固体物质中,水具有最大的比热,熔解热大(冰水混合物保持零度),蒸发热大;
    4、溶解和反应能力强;
    5、具有很大表面张力(毛细现象、吸附作用、浮游生物等)
    6、随着压力增大,一般的物体凝固点上升,而水反而下降。
    水的异常特性与结构关系:
    1、物态变化过程是氢键的作用;(克服氢键)
    2、水的温度-体积效应:一方面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剧,体积膨胀,密度减小;另一方面温度升高,分子间氢键被破坏,分子间距离减小,体积缩小,密度增大、0-3.98摄氏度以后者为主,3.98℃以上以前者为主;
    3、溶解度大,介电常数很大,化学反应活泼,使溶质电离的能力很强。水分子极性强,易与其他物质形成氢键,形成水合作用;
    4、表面张力大:因为水分子具有较大的内聚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肺泡上皮的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

    正确答案: 肺泡上皮包括I型和II型两种肺泡细胞。I型肺泡细胞扁平,是肺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结构。II型肺泡细胞散在于I型肺泡细胞之间,为立方形,核圆,细胞质着色浅,呈泡沫状,胞质中含有同心圆或平行排列的板层结构,称嗜锇性板层小体。小体内含磷脂、蛋白质和糖胺多糖。板层小体的分泌物称为表面活性物质,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稳定肺泡直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纯金属晶体长大机制及其与固-液界面微观结构的关系.

    正确答案: 晶体长大机制是指晶体微观长大方式,即液相原子添加到固相的方式,它与固-液界面的微观结构有关.
    (1)垂直长大方式:具有粗糙界面的物质,因界面上约有50%的原子位置空着,这些空位都可以接受原子,故液相原子可以进入空位,与晶体连接,界面沿其法线方向垂直推移,呈连续式长大.
    (2)横向(台阶)长大方式:包括二维晶核台阶长大机制和晶体缺陷台阶长大机制,具有光滑界面的晶体长大往往采取该方式.二维晶核模式,认为其生长主要是利用系统的能量起伏,使液相原子在界面上通过均匀形核形成一个原子厚度的二维薄层状稳定的原子集团,然后依靠其周围台阶填充原子,使二维晶核横向长大,在该层填满后,则在新的界面上形成新的二维晶核,继续填满,如此反复进行.
    晶体缺陷方式,认为晶体生长是利用晶体缺陷存在的永不消失的台阶(如螺型位错的台阶或挛晶的沟槽)长大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蓝细菌组成结构及其与生理特点的关系。

    正确答案: 是具有原核特征的光合营养菌;进行产氧其光合色素有叶绿素a、胡萝卜素和藻胆蛋白,所以蓝细菌并非全是兰色;部分蓝细菌的胞是固氮场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依据矿物中水的存在形式及其与晶体结构的关系,可将矿物中的水划分为以下类型()。
    A

    吸附水

    B

    层间水

    C

    沸石水

    D

    结晶水

    E

    结构水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压电陶瓷的结构及其特性?

    正确答案: 压电陶瓷是人工制造的多晶体,具有电畴结构。电畴是分子自发形成的区域,有一定的极化方向。经过极化处理的压电陶瓷内部仍存在很强的剩余极化。沿着压电陶瓷极化方向加力时,其极化强度发生变化,引起垂直于极化方向的平面上电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大小与压电陶瓷的压电系数和作用力的大小成正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韭菜分蘖、跳根特性及其与栽培技术的关系。


    正确答案: 韭菜的分蘖属于营养生长范畴,是韭菜更新复壮的主要形式,其过程是,从靠近生长点的上位叶腋处分生腋芽,分蘖初期腋芽与原有植株被包裹在同一叶鞘中,随着腋芽生长增粗,胀破叶鞘而发育成独立的植株。植株的营养状况是影响韭菜分蘖的主要原因,而韭菜的播种期、播种量、栽植密度、每年收割次数和栽培管理技术直接影响植株的营养状况,进而影响韭菜分蘖力的强弱。如播种过晚或播种量太大,当年分蘖量明显减少。若栽植过密,每年收割次数过多或肥水供应不足都将降低植株的营养状况,使韭菜的分蘖次数和每次分蘖株数相应减少。
    韭菜的跳根是由于不断分蘖所致。因为分蘖在靠近生长点的上位叶腋处发生,新形成的分蘖必然位于原来植株茎盘的上部。当腋芽发育成新植株时,便从新植株茎盘的边缘长出新的须根,故新的须根必然在原有植株根系的上方,随着分蘖有层次的上移,生根位置不断上升,使新的根系逐渐接近地表,这一现象称为“跳根”。韭菜分蘖能力的强弱是影响跳根快慢的主要因素,每年的跳根高度则取决于每年分蘖次数和收割次数。为避免和减弱跳根对韭菜生长的影响可采取以下措施:(1)选用分蘖力中等的品种,适当加大播种量,提高栽植密度;(2)对于分蘖力强的品种,采用沟栽,适当深栽,随根系上移及时培土铺粪;(3)增施基肥,深施追肥,避免地表撒施,可延缓跳根速度,延长韭菜寿命,以利持续高产。

  • 第14题:

    简述知觉的特性与消费行为关系。


    正确答案:①知觉的主观性
    ②知觉的整体性
    ③知觉的选择性

  • 第15题:

    简述压电陶瓷的结构及其特性?


    正确答案:压电陶瓷是人工制造的多晶体,具有电畴结构。电畴是分子自发形成的区域,有一定的极化方向。经过极化处理的压电陶瓷内部仍存在很强的剩余极化。沿着压电陶瓷极化方向加力时,其极化强度发生变化,引起垂直于极化方向的平面上电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大小与压电陶瓷的压电系数和作用力的大小成正比。

  • 第16题:

    研究岩石的孔隙结构,主要研究()。

    • A、孔隙类型及组合关系
    • B、孔隙大小及其分选性
    • C、孔隙结构参数
    • D、孔隙的声学特性
    • E、孔隙的化学特性

    正确答案:A,B,C

  • 第17题:

    简述定桨距风轮与变桨距风轮的特性及其区别?


    正确答案: (1)定桨距风轮叶片与轮毂固定连接,结构简单,但是承受的载荷较大。在风轮转速恒定的条件下,风速增加超过额定风速时,如果风流与叶片分离,叶片将处于“失速”状态,风轮输出功率降低,发电机不会因超负荷而烧毁。
    (2)变桨距风轮的叶片与轮毂通过轴承连接。虽然结构比较复杂,但能够获得较好的性能,而起叶片轴承载荷较小,重量轻。另外按转速的变化又可以分为定转速风轮和变转速风轮。变转速风轮的转速随风速变化可以使风轮保持在最佳效率状态下运行,获取更多的能量,并减小因阵风引起的载荷。但是变转速发电机的结构复杂,还需要通过交-直-交变流装置与电网频率保持同步的装置,又消耗了一些能量。

  • 第18题:

    简述纯金属晶体长大机制及其与固-液界面微观结构的关系.


    正确答案: 晶体长大机制是指晶体微观长大方式,即液相原子添加到固相的方式,它与固-液界面的微观结构有关.
    (1)垂直长大方式:具有粗糙界面的物质,因界面上约有50%的原子位置空着,这些空位都可以接受原子,故液相原子可以进入空位,与晶体连接,界面沿其法线方向垂直推移,呈连续式长大.
    (2)横向(台阶)长大方式:包括二维晶核台阶长大机制和晶体缺陷台阶长大机制,具有光滑界面的晶体长大往往采取该方式.二维晶核模式,认为其生长主要是利用系统的能量起伏,使液相原子在界面上通过均匀形核形成一个原子厚度的二维薄层状稳定的原子集团,然后依靠其周围台阶填充原子,使二维晶核横向长大,在该层填满后,则在新的界面上形成新的二维晶核,继续填满,如此反复进行.
    晶体缺陷方式,认为晶体生长是利用晶体缺陷存在的永不消失的台阶(如螺型位错的台阶或挛晶的沟槽)长大的.

  • 第19题:

    单选题
    脏象学说主要是研究()
    A

    脏腑的生理特性

    B

    脏腑的病理特性

    C

    脏腑的组织结构

    D

    脏腑的功能关系

    E

    脏腑生理、病理及其相互关系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试述质膜的基本特性及其与功能的关系。

    正确答案: 基本特性包括:膜的流动性和膜的不对称性
    膜的流动性反映在膜脂的流动性和膜蛋白的流动性。是生物膜的基本特征,细胞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例如跨膜物质运输、细胞信息传递、细胞识别、细胞免疫、细胞分化以及激素的作用等都与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当膜的流动性低于一定的阈值时,许多酶的活动和跨膜运输将停止,反之如果流动性过高,又会造成膜的溶解。
    膜的不对称性是指质膜的内外两层的组分和功能有明显的差异,称为膜的不对称性。体现在膜脂、膜蛋白和复合糖在膜上均呈不对称分布,导致膜功能的不对称性和方向性,即膜内外两层的流动性不同,使物质传递有一定方向,信号的接受和传递也有一定方向,是生物膜完成复杂的在时间与空间上有序的各种生理功能的基本保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品德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气管壁的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

    正确答案: 答题要点:气管壁有内向外依次分为粘膜、粘膜下层和外膜三层。
    (1)粘膜: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由纤毛细胞、杯状细胞、刷细胞、基细胞和小颗粒细胞等组成。固有层结缔组织中富含纵行的弹性纤维、弥散淋巴组织和浆细胞。
    (2)粘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含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较多的混合腺。
    (3)外膜:由16~20个“C”形透明软骨环和结缔组织构成。软骨环缺口处有弹性纤维组成的韧带和平滑肌束。
    功能:
    (1)上皮游离面的纤毛可向咽部规律而快速地摆动,杯状细胞和混合腺分泌的粘液和浆液构成粘液屏障,可粘附吸入气体中的异物、细菌等而净化空气。
    (2)固有层的淋巴组织和浆细胞具有免疫防御功能。
    (3)外膜的软骨环是气管的支架,缺口处的韧带、平滑肌束使气道保持畅通,以及调节气体流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羟基醌类及其甙TLC检识条件,Rf值大小与化合物结构的关系?

    正确答案: 吸附剂常用硅胶。展开剂:游离蒽醌可选用亲脂性溶剂系统,如苯:乙酸乙酯(3∶1)或石油醚,甲酸乙酯,甲酸(15∶5∶1上层);蒽醌甙可采用极性较大的溶剂系统,如氯仿:甲醇(9∶1)或丁醇:丙酮:水(10∶2∶1)。Rf值大小与母核上极性基团多少和性质有关。极性基团多,Rf值小;极性基团被亲脂性基团取代,Rf值增大。蒽醌甙元的Rf值大于蒽醌甙。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