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过程是客观的,但是政策过程的阶段性是否客观很难确定。
第1题:
第2题:
()是指执行者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其行为效果偏离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
第3题:
监督在社会政策法规执行过程中的作用有:()
第4题:
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处于政策目标的确定与政策抉择之间的环节是()
第5题:
完整的政策过程一般包括政策问题确定、政策制定、()、政策监控、()、政策终结等六个政策阶段。
第6题:
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公共政策可划分为()。
第7题:
传统的公共政策学者强调对政策过程的阶段性划分,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
第8题:
政策过程是客观的,但是政策过程的阶段性是否客观很难确定。
第9题:
主张“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的论点,其含义是()。
第10题:
社会政策是客观的,没有价值取向。
第11题:
确定社会政策议程
确定社会政策效果
设计社会政策方案
审查社会政策方案
审议、批准社会政策
第12题:
预防违反社会政策法规活动的出现
保证社会政策法规得以正确地贯彻和实现
补救社会政策法规的失误
对社会政策法规执行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
第13题:
第14题:
社区诊断是一个通过客观的科学方法对社区();影响因素,以及与这些问题有关的社区内的组织结构、政策和资源现状进行确定的过程。
第15题: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主体资格是由()规定的,也是社会保障运行过程中客观存在的。
第16题:
在政策问题界定过程中,勾勒问题边界的目的是为了考虑政策问题的()。
第17题:
政策过程方法先确定政策过程的不同阶段,然后对每一个具体阶段进行分析。
第18题:
任何问题都源自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但是政策问题是个例外。
第19题:
政策执行者在实施政策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作用,其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是指()。
第20题:
研究者对政策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的情况下,公共政策学才有可能产生。
第21题:
麦金农认为:对于实行经济市场化而言,客观上存在一个如何确定最优次序的问题,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如何排序是极端重要的。()
第22题:
第23题:
明确政策问题
确定政策目标
抉择政策方案
实施政策评估
第24题:
行政调节方法在客观经济管理中的局限性
政策和制度在制定过程中存在不科学性
应该用经济和法律其他调节方法取代行政调节方法
政策和制度的正确与否,取决于其制定者的主观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