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社会是一个五光十色的大拼盘。基于不同利益、文化及目的而形成的公民社会组织林林总总。
第1题:
试述公民文化形成的外部条件。
第2题:
简述近代公民文化的形成主要原因。
第3题:
公民与人民的区别不包括()
第4题:
如何理解公民社会是公民与政府合作的桥梁。
第5题: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公民社会在公民与国家(或政府)之间的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以下哪些方面是这一作用的具体体现?()
第6题:
()的目的是为了公民利益的实现,而不能是自身利益的实现;在政府向公民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公民意志,而不是政府意志。
第7题:
2008年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的盛会,迎奥会、讲文明、树新风,需要从我做起。这强调了()。 ①公民应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②政府应坚持“以人为本” ③公民应自觉履行维护国家荣誉的义务 ④政府应坚持积极履行文化职能
第8题:
做政府的“()”,是协调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最有效的方法。
第9题:
梭伦在一首诗中写道:“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该诗反映的梭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
第10题:
公民社会是公民与政府合作的桥梁
公民社会是公民参与政治的渠道
公民社会是公民维护自己权利、制约政府权力的手段
公民社会是公民获取政治信息的渠道
第11题:
第12题:
诚信政府
服务政府
阳光政府
廉洁政府
第13题:
如果把公民社会比作一座大厦的话,()就是这座大厦的框架,而公民则是它的一砖一瓦。
第14题:
民法的调整范围是()
第15题:
简述公民文化的孕育、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第16题:
不同时期公民文化理想的特点。
第17题:
政治表达,即具有共同政治目的的公民为了相同的利益而结成持久性政治组织的活动。
第18题:
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下列各项中不可以参加公民大会的是() ①男性公民 ②妇女成员 ③外邦公民 ④他国公民
第19题:
基于某种共同利益或者是某种职业和行业而形成的社会组织被称为()
第20题:
中国公共政策决策的核心是()。
第21题:
市场
政府
政党
公民社会组织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国家与人民之间
社会组织与公民
社会组织与社会组织之间
公民与公民之间
企业与工人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