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孟子的仁政内容很广泛,在政治上,仁政主张()
第2题:
孟子基于性善而提出了仁政主张。
第3题:
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学派从其“礼说”和“仁论”出发,构建了理想的()
第4题:
孟子哲学的仁政思想及哲学意义是什么?
第5题:
联系战国时期的社会发展,说明孟子“仁政”学说的社会根源,分析其积极意义。谈谈你对孟子的“仁政”学说与当前的“以德治国”方略的认识。
第6题:
简述孟子的“仁政”法律思想。
第7题:
第8题:
礼说
性善
性恶
仁论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要在中央,事在四方
大同世界和小康社会
长幼有序的社会
王道仁政
第13题:
下面对孟子的“仁政“思想评述的不正确的是()
第14题:
孟子学说的“仁政王道”解释不正确的是()。
第15题:
孟子社会福利思想的理论依据是()
第16题:
孟子的性善论是其仁政学说的基础,而仁政学说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第17题:
儒家的理想社会是什么?()
第18题:
下面对孟子的“仁政”思想评述不正确的是()。
第19题:
“大同”社会的福利观
“王道”社会的福利观
“小康”社会的福利观
“仁政”社会的福利观
第20题:
仁政是按照仁的原则,按义的方式做事
《尚书》的对仁政的说法是德政
后学说将仁政称为王道
仁政与刑政是统一的
第21题:
第22题:
提出了行“仁政”、兴“王道”,意在反对“霸道”暴政的“以力服人”
孟子注意到了“仁政”的物质性的支持
孟子认识到“仁政”思想的保守性问题
把“仁”从道德范畴提升为政治理念
第23题:
“性善恶”
“礼学”
“性善说”
“仁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