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定位置误差时,包容被测提取要素的区域与基准保持功能关系并必须符合最小条件。
第1题:
评定形状误差时,应使被测提取要素对其拟合要素的最变动量为()。
第2题:
评定形状误差时,按最小条件,用最小区域包容法。
第3题:
评定位置误差时,基准要素的拟合要素的位置应符合最小条件。
第4题:
在下列几种平面度误差的评定方法中,只有()符合平面度误差的定义,其余均是近似的评定方法。
第5题:
评定垂直度误差应采用()
第6题:
形状误差的评定准则应当符合()。
第7题:
最小条件法
定向最小包容区域法
三点法
定位最小包容区域法
第8题:
对
错
第9题:
最大
最小
均值
任意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第12题:
最小条件
最小二乘法
两端点连线
第13题:
测量位置误差包括三方面的工作,⒈按照最小条件确定基准要素的方向或位置。⒉由基准要素的方向和位置确定被测要素理想的方向或位置。⒊将被测实际要素的方向或位置与其(),以确定位置误差值。
第14题:
何为最小条件和最小区域?评定形状误差为什么要按最小条件?评定位置误差要不要符合最小条件?
第15题:
最小条件是指确定理想要素位置时,应使理想要素与实际要素接触,并使被测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最小度动量的最大。
第16题:
形状误差是指(),理想要素的位置应符合评定误差的准则──最小条件。所谓最小条件,就是被测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
第17题:
评定形位误差的最小条件的含义是:被测要素相对于其理想要素存在的()为最小时,此最大变动量为形位误差值。
第18题:
按最小包容区域评定形状误差的方法叫()
第19题:
对
错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最小区域法
最小条件
第22题:
第23题:
被测要素对实际尺寸
理想要素对被测要素
被测实际要素对理想要素
理想要素对实际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