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如果把从土壤中分离一抗生素产生菌株(如产链霉素菌株)的工作形容为”相关问题
  • 第1题:

    K-B法试验中,头孢他啶的抑菌环直径为20mm,头孢噻肟的抑菌环直径为22mm,正确判断是

    A、报告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都敏感

    B、报告头孢他啶耐药,头孢噻肟敏感

    C、可排除该菌为产ESBLs的菌株

    D、怀疑该菌为产ESBLs的菌株

    E、可确认该菌为产ESBLs的菌株


    参考答案:D

  • 第2题:

    结核分枝杆菌H37Rv ATCC27294为哪种药物的质控菌株

    A.一线药、二线药的敏感质控菌株

    B.链霉素耐药质控菌株

    C.异烟肼耐药质控菌株

    D.环丝氨酸耐药质控菌株

    E.卡那霉素耐药质控菌株


    正确答案:A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抗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的质量控制。结核分枝杆菌H37Rv ATCC27294为抗结核杆菌一线药、二线药的敏感质控菌株,链霉素耐药质控菌株为H37Rv ATCC35820,异烟肼耐药质控菌株为H37Rv ATCC35822,环丝氨酸耐药质控菌株为H37Rv ATCC35826,卡那霉素耐药质控菌株为H37Rv ATCC35827。

  • 第3题:

    [87~88]

    抗结核病药的耐药性

    A.单耐药

    B.多耐药

    C.耐多药

    D.防止耐药

    E.获得性耐药

    87.分离菌株对异烟肼、利福平和链霉素等耐药

    88.分离菌株对多种一线药物耐药,但不包括异烟肼和利福平


    正确答案:B,E

  • 第4题:

    耐多药结核菌株是指分离菌株对多种一线药物耐药,且至少耐受的药是

    A.异烟肼、链霉素
    B.异烟肼、利福平
    C.乙胺丁醇、利福平
    D.异烟肼、吡嗪酰胺
    E.不包括异烟肼、利福平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耐多药结核菌株。备选答案A、C、D、E均系"多耐药结核菌株"。"多耐药结核菌株"与"耐多药结核菌株"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同时耐异烟肼与利福平。

  • 第5题:

    对产ESBLs菌株和产AmpC酶菌株感染均有较好治疗作用的药物是()。

    • A、第三、四代头孢菌素
    • B、氨基糖苷类
    • C、亚胺培南等碳青霉悕类抗生素
    • D、酶抑制剂复合制剂

    正确答案:C

  • 第6题:

    预防医院感染需要检验科在合理使用抗生素方面做什么工作()

    • A、对耐药菌株多的抗生素限制使用
    • B、定期统计各科室各类抗生素用量
    • C、定期统计公布各菌株抗生素敏感率
    • D、根据菌株抗生素敏感率确定进药品种
    • E、根据菌株抗生素敏感率确定各抗生素属于一线还是二线药物

    正确答案:C

  • 第7题:

    设计一个从土壤中分离产淀粉酶菌株并设计诱变育种的方案


    正确答案: (1)从土壤中分离产淀粉酶菌株:
    ①采样可选淀粉丰富的地点;
    ②通过资料检索找到并设计一个理想的培养基配方,该配方的惟一碳源应该设计为淀粉,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并有淀粉水解圈产生的菌株即为筛选的目的菌株;
    ③分离好氧菌所以采用好氧方式的平板分离培养或液体分离培养;
    ④采用简便迅速,有一定准确性的检出方法,提高筛选效率。如利用淀粉酶分解圈的大小鉴别各菌株的淀粉酶分泌能力(可用碘液测试)。
    (2)高产淀粉酶菌株的诱变育种:获得高产淀粉酶出发株进一步以高产淀粉酶为指标进行诱变育种,具体操作过程中要遵循这样一些原则:
    ①使用简便有效的诱变剂;
    ②选用优良的出发菌株;
    ③处理单细胞或单孢子悬浮液
    ④使用最佳诱变剂量 剂量 = 强度(浓度)× 作用时间 相对剂量 = 杀菌率;
    ⑤利用协同效应;
    ⑥寻找和利用形态、生理与产量间的相关指标;
    ⑦设计高效率筛选方案;
    ⑧根据具体情况创造新型筛选方案。

  • 第8题:

    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A、某一菌株被带到不同的地区使用,即成为新的菌株
    • B、从不同地区分离到的同种微生物能培养为相同的菌株
    • C、某一菌株经诱变、杂交发生遗传重组后,可成为新的菌株
    • D、某一菌株不会因自发突变而成为新的菌株

    正确答案:C

  • 第9题:

    问答题
    如何从自然界分离获得目标菌株?

    正确答案: 取样,增殖培养,纯种分离,筛选,生产性能的测定,毒性实验。
    自然界分离新菌种包括四个步骤:采样、增殖培养、纯种分离和性能测定。
    1、采样:
    a.根据筛选目的,确定采样地点。
    b.取离地面5~15cm处的土壤几十克,放入消毒好的袋中记录采样时间、地点、环境情况等,酶母菌和霉菌在腐殖质含量高的土壤中取。
    2、增殖培养:如样品中含目标菌较少,应进行增殖(富集)培养,即给混合菌群提供有利于目标菌株生长或不利于其他菌型生长的条件,促使目标菌大量繁殖,便于分离它们。
    a.控制碳源,生长因子、盐等
    b.控制PH
    c.添加抑制剂
    d.控制温度
    3、纯种分离:增殖培养后还含有杂菌,需进行纯种分离,才能获得纯种,一般是采用单菌落分离法。
    a.平板划线法
    b.菌液稀释法为避免孢子之间的粘连和吻合,可进行液体培养,玻璃珠,石英砂振荡,或加入0.05%的分散剂
    4、生产性能的测定:
    a.初筛:进行一些定性或半定量测定
    b.复筛:初步进行工艺条件摸索
    c.终试验:选出较优菌株1~3株,进行进一步生产性能试验和毒性试验等
    5、毒性试验:自然界的一些微生物是在一定条件下产毒的,将其作为生产菌种应当十分当心,尤其与食品工业有关的菌种,更应慎重。据有的国家规定,微生物中除啤酒酵母、脆壁酵母、黑曲霉、米曲霉和枯草杆菌作为食用无须作毒性试验外,其他微生物作为食用,均需通过两年以上的毒性试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如果把从土壤中分离一抗生素产生菌株(如产链霉素菌株)的工作形容为“万里挑一”,请说明其含义。

    正确答案: 首先从土壤中分离出放线菌;选出有抗菌作用的菌株;有较好的液体发酵能力;有较好的产链霉素性能;挑选出一株有生产价值的链霉素菌株。以上每一步骤均有“十里挑一”的大致比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对产ESBLs菌株和产AmpC酶菌株感染均有较好治疗作用的药物是()。
    A

    第三、四代头孢菌素

    B

    氨基糖苷类

    C

    亚胺培南等碳青霉悕类抗生素

    D

    酶抑制剂复合制剂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怎样从一个 E.coli的 Hfr 菌株中分离到一个 F ’gal+的菌株?

    正确答案: 用一个F因子整合在最后被转移的gal+ 基因附近的Hfr株,F-gal-与Hfrgal+杂交,30分钟后中断,筛选含gal+的接合体。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含gal+的接合体才是接收了F’ gal+质粒的菌株,稀有的含F’ gal+质粒的菌株是在Hfr群体中自发产生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分离菌株对异烟肼、利福平和链霉素耐药( )。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34~36](结核病化学治疗的耐药性)

    A.患者对泼尼松耐药

    B.分离菌株对链霉素耐药

    C.患者对可待因和泼尼松耐药

    D.分离菌株对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耐药

    E.分离菌株对乙胺丁醇、链霉素和对氨基水杨酸耐药

    显示单耐药的是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在三糖铁琼脂内,只有

    A、斜面产酸和硫化氢阳性的菌株可排除沙门菌的可能

    B、斜面不产酸和硫化氢阴性的菌株可排除沙门菌的可能

    C、斜面不产酸和硫化氢阳性的菌株可排除沙门菌的可能

    D、斜面产酸和硫化氢阴性的菌株可排除沙门菌的可能

    E、斜面不产酸和硫化氢可疑的菌株可排除沙门菌的可能


    参考答案:D

  • 第16题:

    结核分枝杆菌H37RvATCC27294为药物的质控菌株的是

    A:一线药、二线药的敏感质控菌株
    B:链霉素耐药质控菌株
    C:异烟肼耐药质控菌株
    D:环丝氨酸耐药质控菌株
    E:卡那霉素耐药质控菌株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抗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的质量控制。结核分枝杆菌H37RvATCC27294为抗结核杆菌一线药、二线药的敏感质控菌株,链霉素耐药质控菌株为H37RvATCC35820,异烟肼耐药质控菌株为H37RvATCC35822,环丝氨酸耐药质控菌株为H37RvATCC35826,卡那霉素耐药质控菌株为H37RvATCC35827。

  • 第17题:

    霉菌产毒的特点是()

    • A、产毒仅限于少数的霉菌菌种,产毒菌种中也只有一部分菌株产毒
    • B、同一产毒菌株的产毒能力具有可变性和易变性
    • C、产毒菌株所产生的毒素无严格的专一性
    •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如何从自然界分离获得目标菌株?


    正确答案: 取样,增殖培养,纯种分离,筛选,生产性能的测定,毒性实验。
    自然界分离新菌种包括四个步骤:采样、增殖培养、纯种分离和性能测定。
    1、采样:
    a.根据筛选目的,确定采样地点。
    b.取离地面5~15cm处的土壤几十克,放入消毒好的袋中记录采样时间、地点、环境情况等,酶母菌和霉菌在腐殖质含量高的土壤中取。
    2、增殖培养:如样品中含目标菌较少,应进行增殖(富集)培养,即给混合菌群提供有利于目标菌株生长或不利于其他菌型生长的条件,促使目标菌大量繁殖,便于分离它们。
    a.控制碳源,生长因子、盐等
    b.控制PH
    c.添加抑制剂
    d.控制温度
    3、纯种分离:增殖培养后还含有杂菌,需进行纯种分离,才能获得纯种,一般是采用单菌落分离法。
    a.平板划线法
    b.菌液稀释法为避免孢子之间的粘连和吻合,可进行液体培养,玻璃珠,石英砂振荡,或加入0.05%的分散剂
    4、生产性能的测定:
    a.初筛:进行一些定性或半定量测定
    b.复筛:初步进行工艺条件摸索
    c.终试验:选出较优菌株1~3株,进行进一步生产性能试验和毒性试验等
    5、毒性试验:自然界的一些微生物是在一定条件下产毒的,将其作为生产菌种应当十分当心,尤其与食品工业有关的菌种,更应慎重。据有的国家规定,微生物中除啤酒酵母、脆壁酵母、黑曲霉、米曲霉和枯草杆菌作为食用无须作毒性试验外,其他微生物作为食用,均需通过两年以上的毒性试验

  • 第19题:

    耐多药结核病的定义是()

    • A、对2种或2种以上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
    • B、对2种或2种以上一、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
    • C、所分离的菌株对链霉素、利福平或以上耐药
    • D、所分离的菌株对异烟肼、利福平或以上耐药
    • E、所分离的菌株对一种喹诺酮类及一种氨基糖苷类耐药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鉴别培养基通常用于鉴别不同类型的微生物,例如用酪素培养基培养微生物,根据培养基中是否形成水解圈来鉴别:()

    • A、蛋白酶菌株
    • B、产淀粉酶菌株
    • C、产脂肪酶菌株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单选题
    耐多药结核病的定义是()
    A

    对2种或2种以上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

    B

    对2种或2种以上一、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

    C

    所分离的菌株对链霉素、利福平或以上耐药

    D

    所分离的菌株对异烟肼、利福平或以上耐药

    E

    所分离的菌株对一种喹诺酮类及一种氨基糖苷类耐药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预防医院感染需要检验科在合理使用抗生素方面做什么工作()
    A

    对耐药菌株多的抗生素限制使用

    B

    定期统计各科室各类抗生素用量

    C

    定期统计公布各菌株抗生素敏感率

    D

    根据菌株抗生素敏感率确定进药品种

    E

    根据菌株抗生素敏感率确定各抗生素属于一线还是二线药物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耐多药结核菌株是指分离菌株对多种一线药物耐药,且至少耐受的药是()
    A

    异烟肼、链霉素

    B

    异烟肼、利福平

    C

    乙胺丁醇、利福平

    D

    异烟肼、吡嗪酰胺

    E

    不包括异烟肼、利福平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耐多药结核菌株。备选答案A、C、D、E均系"多耐药结核菌株"。"多耐药结核菌株"与"耐多药结核菌株"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同时耐异烟肼与利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