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末处于灭绝边缘的哺乳动物超过了400种。

题目

20世纪末处于灭绝边缘的哺乳动物超过了400种。


相似考题
更多“20世纪末处于灭绝边缘的哺乳动物超过了400种。”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上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三百年来鸟类灭绝数一直处于增加趋势

    B.哺乳类的灭绝数一直低于鸟类灭绝数

    C·1850一1900年哺乳类的灭绝速度远高于同期鸟类的灭绝速度

    D.1650一1850年世界物种灭绝数处于较低水平缘于当时人口对自然环境破坏程度小


    正确答案:B
    100.B[解析]1650年哺乳类的灭绝数大于鸟类的灭绝数,其他三个选项说法均正确。

  • 第2题:

    我国特有的、栖息于淡水中的、濒临灭绝的哺乳动物是( )。

    A.熊猫

    B.金丝猴

    C.扬子鳄

    D.白鳍豚


    正确答案:D
    D【解析】白鳍豚是我国特有的、栖息于淡水中的、濒临灭绝的哺乳动物。故选D01

  • 第3题:

    在恐龙灭绝6500万年后的今天,地球正面临着又一次物种大规模灭绝的危机。截至上个世纪末,全球大约有20%的物种灭绝。现在,大熊猫、西伯利亚虎、北美玳瑁、巴西红木等许多珍稀物种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有三位学者对此作了预测。学者一:如果大熊猫灭绝,则西伯利亚虎也将灭绝;学者二:如果北美玳瑁灭绝,则巴西红木不会灭绝;学者三:或者北美玳瑁灭绝,或者西伯利亚虎不会灭绝。如果三位学者的预测都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假?

    A.大熊猫和北美玳瑁都将灭绝。
    B.巴西红木将灭绝,西伯利亚虎不会灭绝。
    C.大熊猫和巴西红木都将灭绝。
    D.大熊猫将灭绝,巴西红木不会灭绝。
    E.巴西红木将灭绝,大熊猫不会灭绝。

    答案:C
    解析:

  • 第4题:

    “哺乳动物不会灭绝,东北虎不会灭绝,所以东北虎不会灭绝”对于这个推理,下列哪项为真?()

    • A、这个推理是错误的,因为它的结论是错误的
    • B、这个推理是错误的,因为它违反同一律
    • C、这个推理是正确的,因为它的前提是正确的,不能确定这个推理正确与否
    • D、这根本不是一个推理

    正确答案:B

  • 第5题:

    描写边缘人几乎是20世纪末两岸三地电影人在人物塑造上的共同选择。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20世纪末,地球上的鸟类和哺乳类大量减少。造成上述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动物病毒
    • B、人类破坏
    • C、自然灾害
    • D、天敌过多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当威廉指标处于在()区间时,是威廉指标的超买区,表明市场处于超买状态,股票价格已进入顶部,可考虑卖出。

    • A、20~0
    • B、20~80
    • C、80~100
    • D、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判断题
    许多面临灭绝的海洋生物是繁殖率低的海洋哺乳动物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大约在12000年前,气候变暖时,人类开始陆续来到北美洲各地。在同一时期,大型哺乳动物,如乳齿象、猛犸和剑齿虎等,却在它们曾经广泛分布的北美洲土地上灭绝了。所以,与人类曾与自然界其他生物和平相处的神话相反,早在12000年前,人类的活动便导致了这些动物的灭绝。上述论证最容易受到以下哪项陈述的质疑?(  )
    A

    所提出的证据同样适用于两种可选择的假说:气候的变化导致大型哺乳动物灭绝,同样的原因使得人类来到北美洲各地

    B

    乳齿象、猛犸和剑齿虎等大型哺乳动物的灭绝,对于早期北美的原始人来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C

    人类来到北美洲可能还会导致乳齿象、猛犸和剑齿虎之外的其他动物灭绝

    D

    该论证未经反思地把人类排除在自然界之外


    正确答案: C
    解析:
    题中的结论是人类的活动导致了大型哺乳动物的灭绝。论据是人类开始陆续来到北美洲各地。在同一时期,许多大型哺乳动物在它们曾经广泛分布的北美洲土地上灭绝了。A项,提出导致“大型哺乳动物灭绝”的原因是“气候的变化”,并不是“人类活动”,对题中论证构成了严重的质疑。

  • 第10题:

    哺乳动物是不会灭绝的,东北虎是哺乳动物,所以东北虎是不会灭绝的。

    对于这个推理.下列哪项为真?( )

    A.这个推理是错误的,因为它的结论是错误的

    B.这个推理是错误的,因为它违反了同一规律

    C.这个推理是正确的,因为它的前提是正确的

    D.不能确定这个推理正确与否


    正确答案:B
    【解析】考查三段论推理。题干两个错误的三段论推理,犯了“四概念”的逻辑错误。大前提中的“哺乳动物”是集合概念,小前提中的“哺乳动物”是非集合概念。不是同一个概念,因此,它违反了同一规律,这个推理是错误的。

  • 第11题:

    当RSI指标小于20时,表明市场处于()。

    A:无效状态
    B:超买状态
    C:有效状态
    D:超卖状态

    答案:D
    解析:
    根据RSI取值的大小判断行情方法是,将100分成四个区域,根据RST的取得落入的区域进行操作。

  • 第12题:

    20世纪末,长期处于通货膨胀压力下的中国突然陷入通货紧缩,其成因依然是有待研究的课题,你有什么见解?


    正确答案: 20世纪末,国突然陷入通货紧缩的成因:
    (1)有效需求不足
    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生活不安说。在计划经济时代,职工受到终身雇佣及医疗、住宅、年金等多方面的保障。但是,向市场经济过渡以后,人们经常面对失业的风险,再加上对晚年生活的担心,为应付不测而不得不限制自己的消费,拼命增加储蓄。
    ②收入分配不平等说。近年来经济增长的成果并没有平等地被加以分配,特别是沿海与内陆地区、城市与农村间的差距拉大,两极分化现象也愈演愈烈。
    ③借贷说。尽管中国经济的主角正由以往的国有企业向民营企业过渡,但银行业由四大银行主导的格局依然没有改变。其融资对象仍然以国有企业为中心,民间企业依旧面临资金困难问题,结果导致潜在的投资机会无法变成现实。当局再三指示增加向民间企业的融资,但由于银行拥有巨额不良贷款,惜贷问题至今尚未得到解决。
    (2)供给过剩
    供给过剩的的原因有下列说法:
    ①竞争加剧说。在计划经济时代,物品匮乏,卖方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日益渗透,企业对消费者的需求反应敏感,物品充足的买方市场诞生了。
    ②劳动生产率提高说。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的工业化迅速发展。特别是通过直接投资和委托加工等方式,中国获得了海外的生产和经营技术。尤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中国已经拥有很强的价格竞争力。
    ③劳动力过剩说。由于农村地区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使得工业领域的劳动生产率即使提高,也不会引发工资上涨。同时,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环,大量的剩余工人被解雇的情况下,城市的失业率也居高不下。
    (3)经济的结构性矛盾
    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包括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由此也决定了通货紧缩有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两方面的原因:就供给结构而言,其矛盾集中在,一方面大量的低效和无效生产能力难以淘汰;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低效和无效的生产能力不能通过市场竞争机制而淘汰,便会加剧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导致价格持续低迷和价格机制失灵;同时,低效和无效的生产能力不能及时有效地被淘汰,便会造成资源的无效占用,从而挤占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的资源,限制其规模扩张和竞争力的提高。
    另从需求结构看,我国经济的需求结构变化比较慢,消费结构升级仍然存在较多的体制性和政策性约束。从实际消费看,新的主导型消费热点还没有真正形成,如汽车消费、住房消费等增长开始加快,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还有限。这些新消费热点的发展还面临相当多的体制性和政策性的限制因素,有相当大的潜力还有待不断挖掘。实际消费结构升级缓慢,必然对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形成压力,从而加剧通货紧缩。
    (4)体制性因素
    结构性矛盾之所以不断积累和难以解决,根本原因在于体制改革的滞后和不到位。这里重点分析金融体制改革滞后对通货紧缩的作用。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之所以总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货币传导机制出现体制性梗阻,如国有商业银行出现体制性的贷款乏力,贷款多集中于国有大企业和偏好于持有大量国债,不注意金融产品的创新,以适应贷款需求的变化,而是过于“求稳”;与此相关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缺乏实质的推动力;金融市场结构不合理,体系不完善,间接融资比例仍然过大,风险过度集中,直接融资比重提高缓慢等。以上这些不过是金融体制性问题的表象,金融体制问题实质是没有建立真正市场化的商业银行体制,银行股份制改革滞后于一般的国有企业。这样的金融体制已严重不适应社会对货币和各种金融产品的需求,结果只能是货币投放了或贷款增加了,但资金却在表面循环,无法进入到实体经济中运转。因此,才形成了表面资金过剩、而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资金严重“贫血”的现象。实体经济资金供血不足,必然导致社会投资的萎缩,这一点再与结构性问题造成的资本回报率下降结合,构成了通货紧缩的金融体制性原因。
    除此之外,还有以下体制性因素造成或加剧了通货紧缩:
    ①现有税制仍然存在一定缺陷企业的税赋相对较重等,如对汽车实行10%的消费税、燃油税改革迟迟不能实施、在生产环节征收增值税等;
    ②社会信用发育相当不完善使得社会的交易成本过高;
    ③投资体制改革滞后,限制了民间资本的成长,造成了投资的低效率和民间投资需求不足。
    (5)外部性因素
    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东南亚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刺激出口。而我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降低了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使得出口增长缓慢,减少了外国需求。日本经济衰退,欧洲经济增长缓慢,又致使我国外部需求减少并出现萎缩。

  • 第13题:

    描写边缘人几乎是20世纪末两岸三地电影在人物塑造上的共同选择。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4题:

    恐龙的灭绝对生物进化进程的主要影响是()

    • A、导致哺乳动物的起源
    • B、为哺乳动物的兴盛腾出了空间
    • C、为人类的起源创造了条件
    • D、使生物进化向小型化发展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16000千万年恐龙灭绝,哺乳动物兴起。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判断题
    16000千万年恐龙灭绝,哺乳动物兴起。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判断题
    20世纪末处于灭绝边缘的哺乳动物超过了400种。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单选题
    哺乳动物是不会灭绝的,华南虎是哺乳动物,所以华南虎是不会灭绝的。对于这个推理,以下哪一项为真?(  )
    A

    这个推理是错误的,因为它违反了排中律

    B

    这个推理是错误的,因为它违反了同一律

    C

    这个推理是正确的,因为它的前提是正确的

    D

    不能确定这个推理正确与否


    正确答案: B
    解析:
    B项正确,题中的前一个哺乳动物是全称概念,后一个哺乳动物是特称概念,前后不是同一个概念,故违反了同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