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价值的认识正确的是()
第1题:
第2题:
档案客体的属性是构成档案价值的基础,主体的需要是构成档案价值的前提。
A对
B错
第3题:
价值评价的认识对象是()。
第4题:
人生价值观以人生活动中的()为反映对象。
第5题:
下面对价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6题:
价值的主体性意味着()
第7题:
与经济上的价值范畴不同,哲学上的价值范畴揭示的是()。
第8题:
价值是指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益关系,因此,价值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价值的主体性表现在()。
第9题:
人生价值由两个相对交互的方面构成,正是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才构成了人生价值的全部内涵。这两个方面是()。
第10题:
主体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主体客体之间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
主体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客体以其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
第11题:
价值标明的主体和客体之间关系的范畴。
价值就是东西的价格
价值是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
价值的一般本质在于现实的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档案价值,是指档案对国家、社会组织或个人的有用性。它是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的统一和结合。客体的属性是构成档案价值的基础,主体的需要是构成档案价值的前提。
A对
B错
第14题:
人生价值由两个相对交互的方面构成,这两个方面是()。
第15题:
关于价值,下面正确的表述是:()
第16题:
档案客体的属性是构成档案价值的基础,主体的需要是构成档案价值的前提。
第17题:
下面对价值评价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18题:
下列对价值的认识错误的是()。
第19题:
对价值的认识正确的是()
第20题:
关于价值概念说法错误的是()。
第21题:
主体对于社会和人类生活的作用和意义,即人生价值的创造过程
以价值关系为对象客体的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社会对主体个人的主观目的和行为的肯定满足,即人生价值的享受过程
构成人生价值的全部内涵
第22题:
价值表现为人与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
价值离不开主体的需要,也离不开客体的特性
价值完全是人的主观需要选择的结果
价值既具有主体性特征,又具有客观基础
第23题:
主体与客体价值关系
主体与主体价值关系
客体与客体价值关系
人与物质的关系
第24题:
价值主体的主观需要
价值客体的结构和功能
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
主客体之间的依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