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应如何科学对待传统道德中的“义利之辩”?如何看待自己的物质利益?
第1题:
传统义利之辩有何现代意义?
1辨析义利,是儒家的重要特点。儒家主张,义以为上,同时,也肯定利的合理性。“义以为上”的观念在培养崇高的的道德节操等方面,也有不可否认的意义。
2从价值观上看,义利之辩首先关联着道义原则与功利原则,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功利意识的过分压抑,容易弱化社会的激活力量,因此,儒家以道义原则抑制功利原则,是明显地有着负面导向作用的。
3墨家重义的外在价值,认为义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它能带来功利的效果。义,利也。对于扬弃儒家道义原则的抽象性,显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4法家赋予功利原则以更极端的形式,认为追求功利,是人的本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利益为纽带的。但是以功利作为调节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必然导致功利意思的过度膨胀,并使人的价值追求走向歧途。
5义与利的关系进而展开为理性要求与感性需要的关系,即所谓的理欲关系。
略
第2题:
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第3题:
北大等高校实行自主招生,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第4题:
萨特的短篇小说《墙》的思想内容是从存在主义角度回答了()
第5题:
高校教师应如何科学对待传统道德中的“义利之辩”?如何看待自己的物质利益?
第6题:
传统道德中的义利之辨、理欲之辨核心本质是公私之辨
第7题:
教师应如何对待幼儿间的冲突?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在幼儿园教师应如何对待哮喘儿童?
当儿童小发作时,要让儿童安静地坐下来。放松呼吸或者喝一杯温开水。如果儿童需要药物控制,及时为儿童服下药物。在安排儿童活动时,应控制儿童的活动量。有的运动剧烈的项目容易引起哮喘,不易让儿童参加。体操、游泳等较少引起哮喘的活动,可以让儿童积极参加,但要避免儿童受凉。哮喘患儿发病时,会感到非常难受,这也会给其他儿童带来一定的精神压力。教师在顾及患儿的同时,也要安排好其他儿童,并向幼儿解释情况,让其他儿童理解身体病弱的孩子,可以减少病弱儿童的负面影响。
略
第14题:
玄学的伦理“清谈”的主题是()
第15题:
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
第16题:
董仲舒关于义利之辩的观点是()。
第17题:
当下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对待中华传统道德思想?
第18题:
高校教师应如何参与社会服务?
第19题:
教师应当如何对待学生?
第20题: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
如何对待金钱的问题
如何看待人生世界的问题
如何对待死亡的问题
如何对待友情的问题
如何看待生死转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