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诱变的剂量指标有幼苗高度或根长、种子活力指数、()和育性
第1题:
辐射诱变可通过对待处理材料进行内照射或()得以实现。
第2题:
辐射诱变的遗传效应主要是辐射引起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
第3题:
通常用发芽势和发芽率表示的指标是()。
第4题:
放射性物品的货包和外包装按()大小或外表面上任一点的最高辐射水平高低分三级。
第5题:
辐射诱变的机理是什么?
第6题:
下列蔬菜病害中潮湿时病部出现白色絮状物的是()。
第7题:
在诱变育种工作中,诱变效果及诱变剂剂量之间相应关系通常是()。
第8题:
引起分子内电子的激发,而成为激发分子
损伤小,诱变频率较低
诱发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的断裂与剂量成正比
突变谱不广而可育的有利突变较多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诱变育种有何意义及特点?辐射诱变中电离辐射作用过程?电离辐射的遗传效应如何?
第14题:
辐射剂量范围与诱变效果有密切的关系,为了获得最多的突变,较理想的照射剂量应选择在临界剂量附近,临界剂量的表示方法为(),其含义指存活40%,致死60%。
第15题:
选育新品种的基本方法有系统选种和()。
第16题:
比较辐射诱变和化学诱变育种的异同。
第17题:
开展外照射的辐射诱变育种时,由于辐射源与被照射材料接触的机会小,故应尽可能地加大辐射剂量,来达到诱变的目的。
第18题:
辐射诱变方法是指对植物材料的辐射处理方法,根据辐射源所处的位置一般可分为()和()两种。
第19题:
幼苗活力
种子活力
种子发芽力
种子生活力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基肥
种肥
追肥
有机肥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