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9月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发动戊戌政变,大肆捕杀维新党人,其中,惨遭杀害的谭嗣同等6人史称为()
第1题:
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经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念头。
第2题:
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甘心成为“洋人的朝廷”的事件是()。
第3题: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其中维新派的局限性体现在()
第4题:
“戊戌政变”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的宫廷政变。
第5题:
知新报的意义()
第6题:
1861年,慈禧太后发动(),从此开始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垂帘听政”。
第7题:
对
错
第8题:
八国联军侵入北京
镇压义和团运动
《辛丑条约》的签订
戊戌政变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公车上书四君子
维新派
保皇派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第14题:
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重新“垂帘听政”的名义是()
第15题:
封建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人是()
第16题:
清初词坛,流派纷纭,出现了以陈维崧为首的阳羡词派和以()为首的浙西词派。
第17题:
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放弃抵抗外国侵略者的事件是()
第18题:
“辛酉政变”
“戊戌变法”
“癸丑复辟”
“洋务运动”
第19题:
“戊戌六君子”
“七君子”
“有学问的革命家
“鉴湖女侠”
第20题:
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害怕人民群众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第21题:
天京事变
辛酉政变
戊戌政变
亚罗号事件
第22题:
“军政”
“宪政”
“亲政”
“训政”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