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体特质维度提出“职业选择论”。
第1题:
艾森克用()两个维度来描述复杂的人格。
第2题:
从人的心理特性来研究人的个性的理论被称为()
第3题:
人格特质论的典型代表之一是艾森克,他用因素分析确定了三个基本人格维度:()、()和()。
第4题:
与职业选择更为相关的是哪四种维度组合?
第5题:
幻想阶段
尝试阶段
迁移阶段
现实阶段
第6题:
《职业的选择》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职业选择》
《职业生涯心理学》
第7题:
个性结构理论
人格特质论
人格纬度论
人格素质论
人格发展论
第8题:
荣格的类型论
卡特尔的特质论
奥尔波特的特质论
艾森克的维度论
第9题:
荣格的类型论
卡特尔的特质论
奥尔波特的特质论
艾森克的维度论
第10题:
社会学习论
心理分析论
特质论
个性类型论
第11题:
奥尔波特提出人格结构的枢纽特质、核心特质、次要特质三层面
卡特尔认为人格结构的基本元素就是特质
艾森克将人格维度划分为外倾和神经质两个维度
特质理论深入揭示了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机制
特质理论没有提供对个体当前人格的精确描述
第12题:
第13题:
从(),个体开始从各种职业中根据职业的特点作出具体的职业选择。
第14题:
人格特质论的典型代表之一是艾森克,他用因素分析确定了三个基本人格维度()()()
第15题:
1908年,美国教授帕森斯撰写的《职业的选择》,他首次提出“职业指导”这一术语,系统阐述了科学的职业选择理论,即特质因素理论。
第16题:
第17题:
霍桑
Parsons
Roe
霍兰德
第18题:
第19题:
特质是构成人格的基本单元,每个特质就是一个人格维度。
特质具有跨时间、跨情景的稳定性。
人格特质可以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通过对人格特质的了解可以预测行为。
第20题:
焦虑特质维度
神经质维度
内-外向维度
精神质维度
自律性维度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特质论的贡献在于其开创了人格测量的技术和发展了因素分析等统计方法
特质论有点类似于“贴标签”,没有深入揭示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机制
特质论提供了对个体当前人格的精确描述,这种描述和我们的日常习惯非常接近
特质论被认为具有整体性、先天倾向性、现象学性与存在性
没有充分的证据可以证明特质论的主要假设,即人格特质的跨情境一致性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