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课程重视学习的结果,强调记忆。
第1题:
学习生命的回归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标取向。
A对
B错
第2题:
苏霍姆姆林斯基的”研究性学习法”与当前我国新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有何异同?
第3题:
在课程计划中不用规定课时数,让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所以“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指向于“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定向型课程。
第4题:
案例《附中的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中,学校将成立(),聘请参与研究性课程建设的专家、学者以及学校的骨干教师组成评估小组,对教师进行指导,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鉴定。
第5题:
从课程文件上看,研究性学习的上位概念是(),是属于课程的范畴的;而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又是以()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可以说研究性学习是课程与教学的结合。
第6题:
研究性学习课程重视结果,但更注重过程。
第7题:
皮亚杰课程的特点有()
第8题:
新课程倡导研究性学习,所以应抛弃传统的接受性学习。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倡导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
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
强调预期的学习结果
第12题:
接受式学习
探索学习
研究性学习
自主学习
第13题:
学习生命的回归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标取向。
第14题: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第15题: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在学习方式上特别强调和提倡()。
第16题:
经验本位课程的教育内涵是()。
第17题:
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
第18题:
研究性学习,是单独设立的课程。
第19题:
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第20题:
有关研究性学习错误的说法是()。
第21题:
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
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第22题:
强调学习方式的研究性
强调学习内容的实践性
强调认识过程的完整性
强调学习时间的长期性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