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8253共有6种工作方式,各工作方式下的工作状态是不同的,输出的波形也不同。
方式0和方式4这两种工作方式的相同之处是:
①当控制字写入控制字寄存器,接着再写入计数初值后,通道开始减1计数,要求此时GATE信号一直保持高电平。
②计数器只计一遍。当计数到0后,通道并不自动恢复计数初值重新计数,只有在用户重新编程写入新的计数值后,通道才开始新的计数,因此我们称其为软件触发方式。
③通道是在写入计数值后的下一个时钟脉冲才将计数值装入计数器开始计数。因此,如果设置计数初值为N,则输出信号OUT是在N+l个CLK周期后才有变化。
④在计数过程中,可由门控信号GATE控制暂停。当GATE=0时,计数暂停,OUT输出不变,当GATE变高后继续接着计数。
⑤在计数过程中可以改变计数值。若是8位计数,在写入新的计数值后,计数器将立即按新的计数值重新开始计数。如果是16位计数,在写入第一个字节后,计数器停止计数,在写入第二个字节后,计数器按照新的计数值开始计数,即改变计数值是立即有效的。
这两种工作方式的不同之处是:
①当控制字写入控制字寄存器后,OUT输出的初始状态不同。方式0是由高电平变低电平,而方式4则是由低电平变高电平。
②计数到“0”时OUT输出的变化不同。方式0是使OUT输出变高并保持不变等待下次软件触发,方式4则是使OUT输出一个CLK的负脉冲后变高并保持不变等待下次软件触发。
方式1和方式5这两种工作方式的相同之处是:
①当控制字写入控制字寄存器,接着再写入计数初值后,通道并不开始计数,只有在GATE信号触发以后,通道才开始减1计数,因此我们称其为硬件触发方式。
②当计数器计数到0后,通道并不自动恢复计数初值重新计数,但是如果GATE信号再次触发,通道则自动恢复计数初值重新计数。也就是说,GATE信号每触发一次,通道就自动恢复计数初值重新计数一次。
③在计数过程中,CPU可编程改变计数值,但这时的计数过程不受影响,只有当再次由GATE信号触发时,计数器才开始按新输入的计数值计数,即改变计数值是下次有效的。
这两种工作方式的不同之处是:
①虽然当控制字写入控制字寄存器后,OUT输出的初始状态相同,但在GATE触发以后,OUT输出的状态不同,方式1是由高电平变低电平,而方式5则保持为高电平。
②计数到“0”时OUT输出的变化不同。方式1是使OUT输出变高并保持不变等待下次硬件触发,方式5则是使OUT输出一个CLK周期的负脉冲后变高并保持不变等待下次硬件触发。
方式2和方式3这两种工作方式的相同之处是:
①当控制字写入控制字寄存器后,OUT输出的初始状态相同都是由低变高。接着再写入计数初值后,通道开始减1计数,要求此时GATE信号一直保持高电平。
②当计数到1或0后,通道会自动恢复计数初值重新开始计数,从而产生连续周期性输出波形,如果设置计数初值为N,则周期为N个CLK。
③在计数过程中,可由门控信号GATE控制停止计数。当GATE=0时,停止计数,OUT输出变高,当GATE变高后,计数器将重新装入计数初值开始计数。
④在计数过程中可以改变计数值,如果此时GATE维持为高,这对正在进行的计数过程没有影响,但在计数到1或0后,通道自动恢复计数初值重新开始计数时将按新的计值计数。但如果此时GATE出现上升沿,那么,在下一个CLK周期,新的计数值将被装入计数器开始计数。
这两种工作方式的不同之处是:
①方式2当计数器减到1时,输出OUT变低,经过一个CLK周期后恢复为高,且计数器开始重新计数。如果计数初值为N,则输出波形为N-1个CLK周期为高电平,一个CLK周期为低电平。
②方式3输出为方波,但情况也有所不同:
若计数值为偶数,则输出为标准方波,N/2个CLK周期为高电平,N/2个CLK周期为低电平。如果计数值N是奇数,则输出有(N+1)2/个CLK周期为高电平,(N-1)2/个CLK周期为低电平,即OUT为高电平将比其为低电平多一个CLK周期时间。
更多“8253芯片共有几种工作方式?每种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可编程计数器/定时器8253有哪几种工作方式?各有何特点?其用途如何?


    正确答案: 可编程计数器与定时器有6种工作方式:计数结束时产生中断;可编程单稳触发器;分频器;方波频率发生器;软件触发选通脉冲。
    器产生中断,8253-5利用方式0既可计数也可定时。当作计数器使用时,应将待计数的事件以脉冲信号方式从CLK端输入,将计数器初值预置到计数中,以完成减1计数功能,直到计数值减至0由OUT 端发生跳变结束信号,表示计数已到。计数期间可以及时读出当前的计数值。当作定时器使用时,应根据要求定时的时间和CLK的周期计算出定时系数,将他预置到计数器中,可在计数完成时计算出定时时间。
    方式1:可编程单稳触发器在方式1时,计数值也是一次有效,每输入一次计数值,只产生一个负极性单脉冲。
    方式2:分频器(又叫分频脉冲产生器),方式2也n分频计数器,n是写入计数器的初值.在次方式下,计数器既可以用软件启动,也可以用硬件启动.
    方式3:方波频率发生器,方式3类似于方式2,也有两种启动方式,并具有自动装入计数初值的功能,但输出的波形为方波或者近似对称的矩形波。
    方式4:软件触发选通脉冲中方式4是利用写入计数初值这个软件操作来触发计数器工作的,所以称为软件选通脉冲方式。
    方式5:硬件触发选通脉冲,此方式类似于方式4,所不同的是触发计数器开始计数的方式不同,即它是利用GATE端输入信号来触发的。

  • 第2题:

    船用VHF通信有几种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1)单工方式:通信时双方交替进行发射; (2)双工方式:通信时双方可同时进行收发;
    (3)半双工方式:船台按下按压开关时发射机才发射,松开时发射机即关闭,但接收机却一直处于接收状态。

  • 第3题:

    有几种工作方式?每种方式的特点是什么?每个端口分别可以工作在几种工作方式?


    正确答案: 工作方式,
    方式0:基本的输入/输出方式;
    方式1:选通的输入/输出方式;
    方式2:双向传输方式;
    1,寻址功能,
    2,输入输出功能,
    3,数据转换功能,
    4,联络功能,
    5,中断管理功能,
    6,复位功能,
    7,可编程功能,
    8,错误检测功能,

  • 第4题:

    8253芯片有()种工作方式。

    • A、3
    • B、4
    • C、5
    • D、6

    正确答案:D

  • 第5题:

    8253有哪几种工作方式?区分不同工作方式的特点体现在哪几个方面?为什么3方式使用最普遍?


    正确答案: (一)8253有6种工作方式——方式0~方式5。区分不同工作方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的4个方面:
    1、启动计数器的触发方式不同
    2、计数过程中门控信号GATE对计数操作的控制作用不同
    3、计数/定时到时输出端OUT输出的波形不同
    4、在计数过程中,写入新的计数初值的处理方式不同
    (二)3方式由于具有自动重新装载计数初值,能输出重复波形,且输出波形的高低电平比为1:1或近似1:1(方波或近似方波),所以在实际中应用最广泛

  • 第6题:

    试说明8253芯片的六种工作方式。其时钟信号CLK和门控信号GATE分别起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 可编程定时/计数器8253具有六种不同的工作方式,其中:
    方式0:软件启动、不自动重复计数。在写入控制字后OUT端变低电平,计数结束后OUT端输出高电平,可用来产生中断请求信号,故也称为计数结束产生中断的工作方式。
    方式1:硬件启动、不自动重复计数。所谓硬件启动是在写入计数初值后并不开始计数,而是要等门控信号GATE出现由低到高的跳变后,在下一个CLK脉冲的下降沿才开始计数,此时OUT端立刻变为低电平。计数结束后,OUT端输出高电平,得到一个宽度为计数初值N个CLK脉冲周期宽的负脉冲。
    方式2:既可软件启动,也可以硬件启动。可自动重复计数。
    在写入控制字后,OUT端变为高电平。计数到最后一个时钟脉冲时OUT端变为低电平,再经过一个CLK周期,计数值减到零,OUT又恢复为高电平。之后再自动转入计数初值,并重新开始新的一轮计数。方式2下OUT端会连续输出宽度为Tclk的负脉冲,其周期为N×Tclk,所以方式2也称为分频器,分频系数为计数初值N。
    方式3:也是一种分频器,也有两种启动方式,自动重复计数。当计数初值N为偶数时,连续输出对称方波(即N/2个CLK脉冲低电平,N/2个CLK脉冲高电平),频率为(1/N)×Fclk。若N为奇数,则输出波形不对称,其中(N+1)/2个时钟周期高电平,(N-1)/2个时钟周期低电平。
    方式4和方式5都是在计数结束后输出一个CLK脉冲周期宽的负脉冲,且均为不自动重复计数方式。区别在方式4是软件启动,而方式5为硬件启动。
    时钟信号CLK为8253芯片的工作基准信号。GATE信号为门控信号。在软件启动时要求GATE在计数过程中始终保持高电平;而对硬件启动的工作方式,要求在写入计数初值后GATE端出现一个由低到高的正跳变,启动计数。

  • 第7题:

    8253芯片的6种工作方式中,什么方式具备自动重装计数初值的功能?


    正确答案:方式2和方式3具备自动重装计数初值的功能。

  • 第8题:

    89S51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有哪几种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定时器/计数器有四种工作方式:方式0,方式1,方式2,方式3。其中,方式3只适用于T0。
    以T0为例:
    ①方式0,16位寄存器只用了13位,TL0的高三位未用。由TH0的8位和TL0的低5位组成一个13位计数器;
    ②方式1,和方式0的工作相同,唯一的差别是TH0和TL0组成一个16位计数器;
    ③方式2,把TL0配置成一个可以自动恢复初值的8位计数器,TH0作为常数缓冲器。TH0由软件预置值。当TL0产生溢出时,一方面使溢出标志TF0置1,同时把TH0中的8位数据重新装入TL0中;
    ④方式3,将使TL0和TH0成为两个相互独立的8位计数器,TL0利用T0本身的一些控制,它的操作与方式0和方式1类似。而TH0被规定为只用作定时器功能,对机器周期计数,并借用了T1的控制位TR1和TF1。在这种情况下TH0控制了T1的中断。这时T1还可以设置为方式0~2,用于任何不需要中断控制的场合,或者用作串行口的波特率发生器。

  • 第9题:

    问答题
    差错控制的基本工作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自动回询重传(ARQ)、前向纠错(FEC)、混合差错控制方式(HEC)、信息反馈(IRQ)。
    (1)自动回询重传(ARQ):这种方式又可称为检错重传、判决反馈或反馈纠错,记作ARQ。优点:只需要少量的冗于码元就能获得极低的输出误码率,并且所使用的检错码基本上与信道的差错统计特性无关,自适应能力较强,译码器比较简单,成本较低。缺点是:必须有反馈信道,不能用于单向传输系统及同播系统,实现控制比较复杂,当信道干扰通信效率会大大降低,因而影响实时性。
    (2)前向纠错(FEC):前向纠错方式FEC是在发送端将数据信息按一定的规则附加余码元,组成纠错码。优点:不需要反馈信道,能用于单向通信,适用于一点发送多点接收的同播系统,译码迟延固定,适用于实时系统。缺点:译码设备比较复杂,所用纠错码必须与信道的差错统计特性相一致,为了纠正较多的错误要求附加冗余码元较多,可达25%-50%,因而传输效率较低,当信道中产生的错误超过码的纠错能力时,就有可能把错误的数据送给用户。
    (3)混合差错控制方式(HEC):如果将FEC和ARQ适当结合起来,就能克服各自的缺点,这就是混合差错控制方式,也称混合纠错方式HEC。
    (4)信息反馈(IRQ):也就是信息重传请求IRQ,将接收到的数据原封不动地通过反馈信道送回到发送端。优点:不需要纠错、检错译码器,控制设备和检错设备比较简单。缺点:要有和前向信道完全相同的反馈信道,在发送端需要有一定容量的存储器存储发送码组以备比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可编程计数器/定时器8253有哪几种工作方式?各有何特点?其用途如何?

    正确答案: 可编程计数器与定时器有6种工作方式:计数结束时产生中断;可编程单稳触发器;分频器;方波频率发生器;软件触发选通脉冲。
    器产生中断,8253-5利用方式0既可计数也可定时。当作计数器使用时,应将待计数的事件以脉冲信号方式从CLK端输入,将计数器初值预置到计数中,以完成减1计数功能,直到计数值减至0由OUT 端发生跳变结束信号,表示计数已到。计数期间可以及时读出当前的计数值。当作定时器使用时,应根据要求定时的时间和CLK的周期计算出定时系数,将他预置到计数器中,可在计数完成时计算出定时时间。
    方式1:可编程单稳触发器在方式1时,计数值也是一次有效,每输入一次计数值,只产生一个负极性单脉冲。
    方式2:分频器(又叫分频脉冲产生器),方式2也n分频计数器,n是写入计数器的初值.在次方式下,计数器既可以用软件启动,也可以用硬件启动.
    方式3:方波频率发生器,方式3类似于方式2,也有两种启动方式,并具有自动装入计数初值的功能,但输出的波形为方波或者近似对称的矩形波。
    方式4:软件触发选通脉冲中方式4是利用写入计数初值这个软件操作来触发计数器工作的,所以称为软件选通脉冲方式。
    方式5:硬件触发选通脉冲,此方式类似于方式4,所不同的是触发计数器开始计数的方式不同,即它是利用GATE端输入信号来触发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32位微处理器有哪几种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32位微处理器有4种不同的工作方式:实地址方式、保护方式、虚拟8086方式、系统管理方式。
    实地址方式:实地址方式使用16位80x86处理器的寻址方式(使用20位地址寻址1MB空间)、存储器管理和中断管理。可以使用32位寄存器,使用特权级0,可以执行大多数指令。
    保护方式:保护方式是32位微处理器的基本工作方式。它使用32位地址寻址4GB的实存空间,通过虚拟存储管理、用户优先级管理、I/O管理等技术,扩大可使用的存储空间,对操作系统和用户程序进行隔离和保护。
    虚拟8086方式:虚拟8086方式是保护模式下为任务提供的的8086工作环境。每个任务使用16位地址寻址1MB的内存空间,以最低特权级运行,不能使用特权指令。
    系统管理方式:系统管理模式主要用于电源管理,可以使处理器和外围设备部件进入“休眠”状态,在有键盘按下或鼠标移动时“唤醒”系统,使之继续工作。利用SMM可以实现软件关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船用VHF通信有几种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1)单工方式:通信时双方交替进行发射; (2)双工方式:通信时双方可同时进行收发;
    (3)半双工方式:船台按下按压开关时发射机才发射,松开时发射机即关闭,但接收机却一直处于接收状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DAC0832有哪几种工作方式?每种工作方式适用于什么场合?每种工作是用什么方法产生的?


    正确答案: DAC0832有如下3种工作方式。
    直通方式:当ILE接高电平,CS,WR1,WR2和XFER都接地时,DAC处于直通方式,8位数字量一旦到达数据输入端,就立即加到8位D/A转换器,被转换成模拟量。有些场合可能要用到这种工作方式。例如,在构成波形发生器时,要把产生的基本的波形数据存在ROM中,然后连续取出来送到DAC去转换成电压信号,而不需要用任何外部信号,就可以用着用直通方式。
    单缓冲方式:使输入锁存器或DAC寄存器二者之一处于直通,这时,CPU只需一次写如DAC0832即开始转换。其控制比较简单。
    双缓冲方式(标准方式):转换要有两个步骤,当CS=0,WR1=0,ILE=1时,输入寄存器输出随输入而变,WR1#由低电平变高电平时,将数据写入并锁入8位数据寄存器;当XFER=0,WR2=0时,DAC寄存器输出随输入而变,而在WR2由低电平变高电平时,将输入寄存器的内容锁入DAC寄存器,并实现D/A转换。

  • 第14题:

    DAC 0832有哪几种工作方式?每种工作方式适用于什么场合?每种方式用什么方法产生的?


    正确答案:三种工作方式:
    1)单缓冲方式:此方式只适用于只有一路模拟量输出或几路模拟量非同步输出的情况。采用的方法是:控制输入寄存器和DAC寄存器同时接收数据,或者只用输入寄存器而把DAC寄存器接成直通方式。
    2)双缓冲方式:此方式适用于多个DAC0832同时输出的情况。采用的方法是:先分别使这些DAC0832的输入寄存器接收数据,再控制这些DAC0832同时传送数据到DAC寄存器以实现多个D/A转换同步输出。
    3)直通方式:此方式适用于连续反馈控制线路中,方法是数据不通过缓冲器,即WR1、WR2、XFER、CS均接地,ILE接高电平。此时必须通过I/O接口与CPU连接,以匹配CPU与D/A的连接。

  • 第15题:

    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有哪几种工作方式,每种工作方式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8255A有3种工作方式。
    方式0:无条件I/O,用于主机与简单外设数据传送(只有数据线连接);
    方式1:选通I/O,主机通过联络与外设单向数据传送;
    方式2:双向I/O,主机通过联络与外设双向数据传送。

  • 第16题:

    简述DAC0832有哪几种工作方式?每种工作方式适用于什么场合?每种方式是用什么方法产生的?


    正确答案: DAC0832可实现双缓冲、单缓冲和直通三种工作状态。
    ①双缓冲方式
    所谓双缓冲方式,就是把DAC0832的输入锁存器和DAC寄存器都接成受控锁存方式。适用于多个DAC0832同时输出的情况。
    采用的方法是先别分别是这些DAC0832的输入寄存器接受数据,在控制这些DAC0832同时传送数据到DAC寄存器以实现都多个DAC转换同步输出。
    ②单缓冲方式
    所谓单缓冲方式就是使DAC0832的输入锁存器和DAC寄存器有一个处于直通方式,另一个处于受控的锁存方式。此方式只适用只有一路模拟量输出或几路模拟量非同步输出的情况。
    采用的方法是控制输入寄存器和DAC寄存器同时接受数据,或者只有用输入寄存器而把DAC寄存器接成直通方式。
    ③直通方式
    适用于连续反馈控制线路中。
    方法是数据不通过缓冲器,即WR1,WR2,XFER,CS均匀接地,ILE接高电平。此时,必须通过I/O接口与CPU连接,以匹配CUP与D/A的转换。

  • 第17题:

    32位微处理器有哪几种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32位微处理器有4种不同的工作方式:实地址方式、保护方式、虚拟8086方式、系统管理方式。
    实地址方式:实地址方式使用16位80x86处理器的寻址方式(使用20位地址寻址1MB空间)、存储器管理和中断管理。可以使用32位寄存器,使用特权级0,可以执行大多数指令。
    保护方式:保护方式是32位微处理器的基本工作方式。它使用32位地址寻址4GB的实存空间,通过虚拟存储管理、用户优先级管理、I/O管理等技术,扩大可使用的存储空间,对操作系统和用户程序进行隔离和保护。
    虚拟8086方式:虚拟8086方式是保护模式下为任务提供的的8086工作环境。每个任务使用16位地址寻址1MB的内存空间,以最低特权级运行,不能使用特权指令。
    系统管理方式:系统管理模式主要用于电源管理,可以使处理器和外围设备部件进入“休眠”状态,在有键盘按下或鼠标移动时“唤醒”系统,使之继续工作。利用SMM可以实现软件关机。

  • 第18题:

    8253有哪几种工作方式,有什么区别?


    正确答案: 有六种工作方式:
    (1)方式0——计数结束产生中断。
    (2)方式1——可重复触发的单稳态触发器。
    (3)方式2——频率发生器。
    (4)方式3——方波发生器。
    (5)方式4——软件触发的选通方式。
    (6)方式5——硬件触发的选通方式。
    方式0和方式4都是由软件触发计数。区别是:方式0在计数过程中out输出为低电平,计数结束时变为高电平,并一直保持;方式4在基数过程中out输出为高电平,计数结束时输出一个宽度为一个Tclk的负脉冲,以后又保持高电平。
    方式1和方式5都是硬件触发启动计数,区别是:方式1在计数过程中out输出一个宽度为为计数初值乘以Tclk的单相负脉冲,方式5是在计数结束后out输出一个宽度为一个Tclk的负脉冲。
    方式2和方式3都具有自动重装计数初值的能力,都是一个频率发生器。区别是:方式2输出占空比为(n-1):1的矩形波,方式3输出方波。

  • 第19题:

    差错控制的基本工作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自动回询重传(ARQ)、前向纠错(FEC)、混合差错控制方式(HEC)、信息反馈(IRQ)。
    (1)自动回询重传(ARQ):这种方式又可称为检错重传、判决反馈或反馈纠错,记作ARQ。优点:只需要少量的冗于码元就能获得极低的输出误码率,并且所使用的检错码基本上与信道的差错统计特性无关,自适应能力较强,译码器比较简单,成本较低。缺点是:必须有反馈信道,不能用于单向传输系统及同播系统,实现控制比较复杂,当信道干扰通信效率会大大降低,因而影响实时性。
    (2)前向纠错(FEC):前向纠错方式FEC是在发送端将数据信息按一定的规则附加余码元,组成纠错码。优点:不需要反馈信道,能用于单向通信,适用于一点发送多点接收的同播系统,译码迟延固定,适用于实时系统。缺点:译码设备比较复杂,所用纠错码必须与信道的差错统计特性相一致,为了纠正较多的错误要求附加冗余码元较多,可达25%-50%,因而传输效率较低,当信道中产生的错误超过码的纠错能力时,就有可能把错误的数据送给用户。
    (3)混合差错控制方式(HEC):如果将FEC和ARQ适当结合起来,就能克服各自的缺点,这就是混合差错控制方式,也称混合纠错方式HEC。
    (4)信息反馈(IRQ):也就是信息重传请求IRQ,将接收到的数据原封不动地通过反馈信道送回到发送端。优点:不需要纠错、检错译码器,控制设备和检错设备比较简单。缺点:要有和前向信道完全相同的反馈信道,在发送端需要有一定容量的存储器存储发送码组以备比较。

  • 第20题:

    8253芯片有哪几个计数通道?每个计数通道可工作于哪几种工作方式?这些操作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8253内部包含3个完全相同的计数器/定时器通道,即0~2计数通道,对3个通道的操作完全是独立的。8253 的每个通道都有6 种不同的工作方式。
    方式0——计数结束中断方式:当对8253 的任一个通道写入控制字,并选定工作于方式0时,该通道的输出端OUT 立即变为低电平。要使8253 能够进行计数,门控信号GATE 必须为高电平。经过n 十1 个脉冲后,计数器减为0,这时OUT 引脚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 OUT 引脚上的高电平信号,一直保持到对该计数器装入新的计数值,或设置新的工作方式 为止。在计数的过程中,如果GATE 变为低电平,则暂停减1计数,计数器保持GATE 有 效时的值不变,OUT 仍为低电平。待GATE 回到高电平后,又继续往下计数。
    方式1——可编程单稳态输出方式 :当CPU 用控制字设定某计数器工作于方式1时,该计数器的输出OUT立即变为高电平。GATE 出现一个上升沿后,在下一个时钟脉冲的下 降沿,将n 装入计数器的执行部件,同时,输出端OUT 由高电平向低电平跳变。当计数器 的值减为零时,输出端OUT 产生由低到高的正跳变,在OUT 引脚上得到一个n 个时钟宽 度的负单脉冲。在计数过程中,若GATE 产生负跳变,不会影响计数过程的进行。但若在 计数器回零前,GATE 又产生从低到高的正跳变,则8253 又将初值n 装入计数器执行部件, 重新开始计数,其结果会使输出的单脉冲宽度加宽。
    方式2——比率发生器:当对某一计数通道写入控制字,选定工作方式2 时,OUT 端输出高电平。如果GATE 为高电平,则在写入计数值后的下一个时钟脉冲时,将计数值装 入执行部件,此后,计数器随着时钟脉冲的输入而递减计数。当计数值减为1 时,OUT 端 由高电乎变为低电平,待计数器的值减为0时,OUT引脚又回到高电平,即低电平的持续 时间等于一个输入时钟周期。与此同时,还将计数初值重新装入计数器,开始一个新的计数 过程,并由此循环计数。如果装入计数器的初值为n,那么在OUT引脚上,每隔n 个时钟 脉冲就产生一个负脉冲,其宽度与时钟脉冲的周期相同,频率为输入时钟脉冲频率的n分之一。在操作过程中,任何时候都可由CPU 重新写入新的计数值,不影响当前计数过程的进 行。当计数值减为0 时,一个计数周期结束,8253 将按新写入的计数值进行计数。在计数 过程中,当GATE 变为低电平时,使OUT 变为高电平,禁止计数;当GATE 从低电平变为 高电平,GATE 端产生上升沿,则在下一个时钟脉冲时,把预置的计数初值装入计数器,从 初值开始递减计数,并循环进行。
    方式3——方波发生器 :方式3 和方式2 的工作相类似,但从输出端得到的是对称的方波或基本对称的矩形波。 如果写入计数器的初值为偶数,则当8253 进行计数时,每输 入一个时钟脉冲,均使计数值减2。计数值减为0 时,OUT 输出引脚由高电平变成低电平, 同时自动重新装入计数初值,继续进行计数。当计数值减为0 时,OUT 引脚又回到高电平, 同时再一次将计数初值装入计数器,开始下一轮循环计数;如果写入计数器的初值为奇数, 则当输出端OUT 为高电平时,第一个时钟脉冲使计数器减1,以后每来一个时钟脉冲,都 使计数器减2,当计数值减为0 时,输出端OUT 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同时自动重新装入 计数初值继续进行计数。这时第一个时钟脉冲使计数器减3,以后每个时钟脉冲都使计数器 减2,计数值减为0 时,OUT 端又回到高电平,并重新装入计数初值后,开始下一轮循环 计数。
    方式4——软件触发选通:当对8253 写入控制宇,进入工作方式4 后,OUT 端输出变 为高电平,如果GATE 为高电平,那么,写入计数初值后,在下一个时钟脉冲后沿将自动 把计数初值装入执行部件,并开始计数。当计数值成为0 时,OUT 端输出变低,经过一个 时钟周期后,又回到高电平,形成一个负脉冲。若在计数过程中写入一个新的计数值,则在现行计数周期内不受影响,但当计数值回0 后,将按新的计数初值进行计数,同样也只计一 次。 如果在计数的过程中GATE 变为低电平,则停止计数,当GATE 变为高电平后, 又重新将初值装入计数器,从初值开始计数,直至计数器的值减为0 时,从OUT 端输出一 个负脉冲。
    方式5——硬件触发选通:编程进入工作方式5 后,OUT 端输出高电平。当装入计数值n 后,GATE 引脚上输入一个从低到高的正跳变信号时,才能在下一个时钟脉冲后沿把计数初值装入执行部件,并开始减1 计数。当计数器的值减为0 时,输出端OUT 产生一个宽 度为一个时钟周期的负脉冲,然后OUT 又回到高电平。计数器回0 后,8253 又自动将计数值n 装入执行部件,但并不开始计数,要等到GATE 端输入正跳变后,才又开始减1 计数。 计数器在计数过程中,不受门控信号GATE 电平的影响,但只要计数器未回0,GATE 的上 升沿却能多次触发计数器,使它重新从计数初值n 开始计数,直到计数值减为0 时,才输出一个负脉冲。如果在计数过程中写入新的计数值,但没有触发脉冲,则计数过程不受影响。 当计数器的值减为0 后,GATE 端又输入正跳变触发脉冲时,将按新写入的初值进行计数。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DAC0832有哪几种工作方式?每种工作方式适用于什么场合?每种方式是用什么方法产生的?

    正确答案: DAC0832可实现双缓冲、单缓冲和直通三种工作状态。
    ①双缓冲方式
    所谓双缓冲方式,就是把DAC0832的输入锁存器和DAC寄存器都接成受控锁存方式。适用于多个DAC0832同时输出的情况。
    采用的方法是先别分别是这些DAC0832的输入寄存器接受数据,在控制这些DAC0832同时传送数据到DAC寄存器以实现都多个DAC转换同步输出。
    ②单缓冲方式
    所谓单缓冲方式就是使DAC0832的输入锁存器和DAC寄存器有一个处于直通方式,另一个处于受控的锁存方式。此方式只适用只有一路模拟量输出或几路模拟量非同步输出的情况。
    采用的方法是控制输入寄存器和DAC寄存器同时接受数据,或者只有用输入寄存器而把DAC寄存器接成直通方式。
    ③直通方式
    适用于连续反馈控制线路中。
    方法是数据不通过缓冲器,即WR1,WR2,XFER,CS均匀接地,ILE接高电平。此时,必须通过I/O接口与CPU连接,以匹配CUP与D/A的转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DAC0832有哪几种工作方式?每种工作方式适用于什么场合?每种工作是用什么方法产生的?

    正确答案: DAC0832有如下3种工作方式。
    直通方式:当ILE接高电平,CS,WR1,WR2和XFER都接地时,DAC处于直通方式,8位数字量一旦到达数据输入端,就立即加到8位D/A转换器,被转换成模拟量。有些场合可能要用到这种工作方式。例如,在构成波形发生器时,要把产生的基本的波形数据存在ROM中,然后连续取出来送到DAC去转换成电压信号,而不需要用任何外部信号,就可以用着用直通方式。
    单缓冲方式:使输入锁存器或DAC寄存器二者之一处于直通,这时,CPU只需一次写如DAC0832即开始转换。其控制比较简单。
    双缓冲方式(标准方式):转换要有两个步骤,当CS=0,WR1=0,ILE=1时,输入寄存器输出随输入而变,WR1#由低电平变高电平时,将数据写入并锁入8位数据寄存器;当XFER=0,WR2=0时,DAC寄存器输出随输入而变,而在WR2由低电平变高电平时,将输入寄存器的内容锁入DAC寄存器,并实现D/A转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8253有哪几种工作方式?区分不同工作方式的特点体现在哪几个方面?为什么3方式使用最普遍?

    正确答案: (一)8253有6种工作方式——方式0~方式5。区分不同工作方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的4个方面:
    1、启动计数器的触发方式不同
    2、计数过程中门控信号GATE对计数操作的控制作用不同
    3、计数/定时到时输出端OUT输出的波形不同
    4、在计数过程中,写入新的计数初值的处理方式不同
    (二)3方式由于具有自动重新装载计数初值,能输出重复波形,且输出波形的高低电平比为1:1或近似1:1(方波或近似方波),所以在实际中应用最广泛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