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城乡交错的地域综合性;
2、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复杂性;
3、功能的双重性,即表现为对城市的依附性和对农村的带动性;
4、发展演变的动态性和不均衡性。
更多“城市边缘区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城市边缘区的管理原则。


    正确答案: 1、更新观念,强化大都市整体意识;
    2、加快改制步伐,理顺管理体制,尽快消除“二元结构”,转向一体化发展;
    3、加强统一规划、建设,严格监督管理,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4、推进小城镇建设,实行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双向城市化改造措施;
    5、营造良好的社区生活环境。

  • 第2题:

    城市边缘区


    正确答案:是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所形成的紧靠城区的一种不连续的地域实体,是处于城乡之间,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等要素激烈转换的地带。

  • 第3题:

    城市边缘区管理原则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更新观念,强化大都市整体意识;
    2、加快改制步伐,理顺管理体制,尽快消除“二元结构”,转向一体化发展;
    3、加强统一规划、建设,严格监督管理,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4、推进小城镇建设,实行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双向城市化改造措施;
    5、营造良好的社区生活环境。

  • 第4题:

    “灰区”是指()。

    • A、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区
    • B、城市交通不方便区
    • C、城市边缘区
    • D、年代较老比较破旧的住宅集中区

    正确答案:D

  • 第5题:

    特写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写作的要领是什么?


    正确答案: 新闻特写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剖面”或细节,做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有现场的新闻体裁。
    它是从消息和通讯中衍生出来的一种报道形式:特写与消息一样要简明、迅速的报道事实,但特写又以描绘新闻事实中富有形象感的镜头取胜;特写与通讯一样生动形象地报道事实,但特写又重在展示事实的某一横断面和时效性。特写的文体特征一是要有镜头感,即通过巧妙截取某一片段,适当放大,是内容立体化;二是要有透视感,即强调以小见大的传播效果,因此要选择典型的有内在张力的事实;三是要有现场感,带给读者更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特写的取材灵活、文体结构和表现方式也灵活。它包括人物特写和场景特写。
    特写在写作时应注意抓准镜头;要有精彩的细节描写,描写有特点且有动感;要抓住新闻事实的高潮;要情景交融;善于运用背景材料烘托与凸显。

  • 第6题:

    据L·鲁斯旺等的意见,城市边缘区一般为()10km左右的环城地带。

    • A、城市建成区以外
    • B、城市中心区以外
    • C、城市外环
    • D、城市密集区

    正确答案:A

  • 第7题:

    问答题
    城市边缘区管理中现存的问题和成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一)现存的问题:
    (1)发展建设无序,违法用地、违章建设现象普遍存在;
    (2)基础与公共配套设施不完善,生活环境质量较差;
    (3)经济收益主要依赖不断升值的土地及物业租赁,利益调控缺乏弹性;
    (4)社会治安形势严峻,是刑事犯罪的高发区;
    (5)精神文明建设落后,社会文化层次偏低;
    (6)流动人口大量聚集,是城市人口管理的“盲区”。
    (二)成因:
    (1)城乡二元管理体制造成的双重标准和管理漏洞是根本原因;
    (2)管理的理念仍停留在农村层面,导致了问题的复杂化和治理难度加大;
    (3)改制与后续管理衔接不够,造成改革不彻底或阻力较大;
    (4)在城市化扩展中对城市边缘区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滞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灰区”是指()。
    A

    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区

    B

    城市交通不方便区

    C

    城市边缘区

    D

    年代较老比较破旧的住宅集中区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城市边缘区管理中现存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城乡二元管理体制造成的双重标准和管理漏洞是根本原因;
    2、管理的理念仍停留在农村层面,导致了问题的复杂化和治理难度加大;
    3、改制与后续管理衔接不够,造成改革不彻底或阻力较大;
    4、在城市化扩展中对城市边缘区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滞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城市边缘区管理原则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更新观念,强化大都市整体意识;
    2、加快改制步伐,理顺管理体制,尽快消除“二元结构”,转向一体化发展;
    3、加强统一规划、建设,严格监督管理,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4、推进小城镇建设,实行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双向城市化改造措施;
    5、营造良好的社区生活环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城市边缘区管理的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更新观念,强化大都市整体意识;
    2、加快改制步伐,理顺管理体制,尽快消除“二元结构”,转向一体化发展;
    3、加强统一规划、建设,严格监督管理,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4、推进小城镇建设,实行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双向城市化改造措施;
    5、营造良好的社区生活环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在国外,贫民窟一般位于()。
    A

    城市交通不方便区

    B

    大城市中心区附近

    C

    城市边缘区

    D

    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区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城市边缘区管理中现存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城乡二元管理体制造成的双重标准和管理漏洞是根本原因;
    2、管理的理念仍停留在农村层面,导致了问题的复杂化和治理难度加大;
    3、改制与后续管理衔接不够,造成改革不彻底或阻力较大;
    4、在城市化扩展中对城市边缘区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滞后。

  • 第14题:

    城市边缘区管理中现存的问题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发展建设无序,违法用地、违章建设现象普遍存在;
    2、基础与公共配套设施不完善,生活环境质量较差;
    3、经济收益主要依赖不断升值的土地及物业租赁,利益调控缺乏弹性;
    4、社会治安形势严峻,是刑事犯罪的高发区;
    5、精神文明建设落后,社会文化层次偏低;
    6、流动人口大量聚集,是城市人口管理的“盲区”。

  • 第15题:

    城市边缘区的管理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更新观念,强化大都市整体意识;
    ②加快改制步伐,理顺管理体制,尽快消除“二元结构”,转向一体化发展;
    ③加强统一规划、建设,严格监督管理,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④推进小城镇建设,实行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双向城市化改造措施;
    ⑤营造良好的社区生活环境。

  • 第16题:

    在国外,贫民窟一般位于()。

    • A、城市交通不方便区
    • B、大城市中心区附近
    • C、城市边缘区
    • D、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区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艺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一、形象性。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二、主体性。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
    三、审美性。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 第18题:

    半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代表动物是什么?


    正确答案:半索动物是无脊椎动物的一个高等门类,是后口动物的一支,半索动物全部海产,有90余种,主要特征
    (1)具有背神经索和腹神经索,背神经索最前端变为内部有空腔的管状神经索。一般认为这是背神经管的雏形。
    (2)有口索,为半索动物特有的结构,口腔位于领部,背壁向前伸出的一个短盲管状至吻腔基部结构。
    (3)消化管的前端,背部两侧各有一U字形鳃裂,为呼吸器官。
    代表动物----柱头虫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城市边缘区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城市边缘区:指是中心城区向乡村的过渡地带,是城市用地轮廓线向外扩展的前缘。
    其特征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1)位置上,处于建成区外围,是城镇与乡村的衔接地带。
    2)功能上,具有城乡二重性,发生着由乡村向城市的逐渐转变的过程。
    3)社会文化上,是城乡社会习俗、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相互交错和衔接地带。
    4)空间景观上,是变乡村景观为城市景观。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大量变为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农业居民点和村庄虽然保留,但范围逐步缩小,甚至被街区包围,出现城市中的“村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城市边缘区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城乡交错的地域综合性;
    2、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复杂性;
    3、功能的双重性,即表现为对城市的依附性和对农村的带动性;
    4、发展演变的动态性和不均衡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奎恩和汤姆斯提出大都市区三地带学说即由核心到外围分为()、郊区的()和市郊外缘广阔的()。
    A

    中心商务区;城市边缘区;农村地区

    B

    市街密集的中心区域;城市过渡带;腹地

    C

    市街密集的中心区域;城市边缘区;腹地

    D

    中心商务区;城市边缘区;腹地


    正确答案: B
    解析: 奎恩和汤姆斯提出大都市区三地带学说即由核心到外围分为市街密集的中心区域、郊区的城市边缘区和市郊外缘广阔的腹地,明确提出了城市边缘区的术语。

  • 第22题:

    问答题
    城市边缘区管理中现存的问题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发展建设无序,违法用地、违章建设现象普遍存在;
    2、基础与公共配套设施不完善,生活环境质量较差;
    3、经济收益主要依赖不断升值的土地及物业租赁,利益调控缺乏弹性;
    4、社会治安形势严峻,是刑事犯罪的高发区;
    5、精神文明建设落后,社会文化层次偏低;
    6、流动人口大量聚集,是城市人口管理的“盲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英国地理学家科恩曾把城市边缘区周期性的增长结构与()作比拟,以说明城市边缘区形态的动态变化过程。
    A

    生物进化

    B

    人体生长

    C

    经济发展

    D

    树木年轮


    正确答案: A
    解析: 20世纪60年代,英国地理学家科恩从城市开发的复杂性和有序性的角度,探讨了城市边缘区问题,提出了周期性因素对城市前景的影响。并认为边缘区并非逐步向前推进,而是存在加速期、减速期和稳定期三种变化状态,而这种变化周期则取决于城市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的制约因素。科恩把这种周期性的增长结构与树木年轮作比拟,以说明城市边缘区形态的动态变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