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要说明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葡萄糖淀粉酶的水解模式和它们的水”相关问题
  • 第1题:

    α-淀粉酶也叫液化型淀粉酶,是一种淀粉水解反应的生物催化剂,试问在α-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最终水解产物有何不同?原因何在?


    正确答案: 因为α-淀粉酶以随机的方式作用于淀粉分子内部的α-1,4糖苷键,产生糊精、低聚糖和单糖等水解产物。对1,6糖苷键不起作用。所以当底物为直链淀粉时,最终产物是葡萄糖和麦芽糖;当底物为支链淀粉时,最终产物除葡萄糖和麦芽糖外,还有一系列α-极限糊精,含有该酶无法作用的α-1,6糖苷键。

  • 第2题:

    说明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β-葡萄糖淀粉酶的作用模式。在葡萄糖浆、结晶葡萄糖、高麦芽糖和高果糖浆生产中分别要选用哪些酶?并作解释。


    正确答案: (1)a一淀粉酶:内切酶:从淀粉,糖原和环糊精分子的内部水解α—1,4糖苔键,水解产物中异头碳的α构型保持不变;
    (2)β-淀粉酶;端解酶:从淀粉分子的非还原性末端水解α—l,4糖苷键,产生β-麦芽糖;
    (3)β—葡萄糖淀粉酶:端解酶;从淀粉分子的非还原性末端水解α-l,4糖苷键,产生β-葡萄糖.
    (4)葡萄糖浆:选用α-淀粉酶,可以得到葡萄糖,麦芽糖,麦芽三糖等的混合物;
    (5)结晶葡萄糖:选用α-淀粉酶和β-葡萄糖淀粉酶;因为选用α-淀粉酶作用后,反应初始阶段的主要产物糊精,终产物是麦芽糖和麦芽三糖,再用β-葡萄糖淀粉酶作用于麦芽糖和麦芽三糖,可得到纯度很高的葡萄糖;
    (6)高麦芽糖:用α-粉酶和β-淀粉酶:因为选用α-淀粉酶作用后,反应初始阶段的主要产物糊精,终产物是麦芽糖和麦芽三糖,再用β-淀粉酶作用可得到麦芽糖纯度较高的麦芽糖
    (7)高果糖浆:选用α-淀粉酶,β-葡萄糖淀粉酶和葡萄糖异构酶。用α-淀粉酶和β-葡萄糖淀粉酶得到纯度很高的葡萄糖后,再用葡萄糖异构酶将葡萄糖异构成D-果糖,可得到果糖含量较高的高果糖浆

  • 第3题:

    试述α-淀粉酶、β-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的作用特点。


    正确答案: (1)α-淀粉酶的作用特点:
    ①内切酶②它从淀粉分子内部随机水解α-1,4-糖苷键,但不能水解α-1,6-糖苷键。
    (2)β-淀粉酶的作用特点:①外切酶②它能从淀粉分子的非还原性末端水解α-1,4-糖苷键,但不能水解α-1,6-糖苷键③将切割下的α-麦芽糖转变成β-麦芽糖
    (3)葡萄糖淀粉酶的作用特点:①外切酶②不仅能水解α-1,4-糖苷键,还能水解α-1,6-糖苷键和α-1,3-糖苷键③将葡萄糖由α型转变成β型。
    异淀粉酶的作用特点:内切酶,水解支链淀粉或者糖原的α-1,6糖苷键。

  • 第4题:

    是用α-淀粉酶和葡萄糖淀粉酶首先将淀粉完全水解为葡萄糖,然后用葡萄糖异构酶将葡萄糖异构化为D-果糖,最后得到的 D- 葡萄糖和D-果糖的混合物。那么这种混合物叫做()

    • A、 麦芽糊精;
    • B、 玉米糖浆;
    • C、 麦芽糖浆 ;

    正确答案:B

  • 第5题:

    根据淀粉酶的作用特点,可将其分为()。

    • A、α-淀粉酶
    • B、β-淀粉酶
    • C、葡萄糖淀粉酶
    • D、异淀粉酶

    正确答案:A,B,C,D

  • 第6题:

    填空题
    淀粉经葡萄糖淀粉酶水解的最终产物是()。

    正确答案: 葡萄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试述α-淀粉酶、β-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的作用特点。

    正确答案: (1)α-淀粉酶的作用特点:
    ①内切酶②它从淀粉分子内部随机水解α-1,4-糖苷键,但不能水解α-1,6-糖苷键。
    (2)β-淀粉酶的作用特点:①外切酶②它能从淀粉分子的非还原性末端水解α-1,4-糖苷键,但不能水解α-1,6-糖苷键③将切割下的α-麦芽糖转变成β-麦芽糖
    (3)葡萄糖淀粉酶的作用特点:①外切酶②不仅能水解α-1,4-糖苷键,还能水解α-1,6-糖苷键和α-1,3-糖苷键③将葡萄糖由α型转变成β型。
    异淀粉酶的作用特点:内切酶,水解支链淀粉或者糖原的α-1,6糖苷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填空题
    α-淀粉酶工业上又称(),α-淀粉酶和葡萄糖淀粉酶工业上又称为()。

    正确答案: 液化酶,糖化酶
    解析: 液化酶,又称α-淀粉酶。应用于酒精生产的液化过程及其他淀粉液化过程。
    糖化酶又称葡萄糖淀粉酶,糖化酶是一种习惯上的名称,学名为α-1,4-葡萄糖水解酶(α-1,4-Glucan glucohydrolace)。

  • 第9题:

    单选题
    唾液中的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为()。
    A

    葡萄糖

    B

    果糖

    C

    麦芽糖和短链多糖

    D

    蔗糖和果糖

    E

    葡萄糖和果糖


    正确答案: C
    解析: 唾液中含有的一种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可以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

  • 第10题:

    判断题
    α-淀粉酶水解支链淀粉的最终产物是-麦芽糖和-葡萄糖。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生产上常用α-淀粉酶和()共同作用将淀粉水解生产葡萄糖。

    正确答案: 葡萄糖淀粉酶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外切酶可以水解α-1,4糖苷键和α-1,6糖苷键的酶是()
    A

    α-淀粉酶

    B

    β-淀粉酶

    C

    葡萄糖淀粉酶

    D

    异淀粉酶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α-淀粉酶可以将支链淀粉完全水解成葡萄糖和麦芽糖。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4题:

    试比较α-淀粉酶、β-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的异同,并论述他们在水解淀粉的方式和产物上有何区别。


    正确答案: α-淀粉酶:属于内切型淀粉酶,从淀粉分子内部以随机的方式切断α-1,4糖苷键,但水解位于分子中间的α-1,4糖苷键的概率高于位于分子末端的;α-淀粉酶不能水解支链淀粉中的α-1,6键,也不能水解相邻分支点的α-1,4键,由于在其水解产物中,还原性末端葡萄糖分子中C1构型为α-型,α-淀粉酶作用于直链淀粉时,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速度较快,能将直链淀粉全部水解为麦芽糖、麦芽三糖及直链麦芽低聚糖;第二阶段速度慢,如酶量充分,最终水解生成麦芽糖和葡萄糖。
    β-淀粉酶是一种外切型淀粉酶,作用于淀粉时从非还原性末端依次切开相隔的β-1,4键,顺次将它分解成两个葡萄糖基,同时发生尔登转化作用,最终产物是β-麦芽糖,所以也称为麦芽糖酶。
    β-淀粉酶能将直链淀粉全部水解;如淀粉分子由偶数个葡萄糖单位组成,最终水解产物全部为麦芽糖;如淀粉分子由奇数个葡萄糖单位组成,最终产物除麦芽糖外还有少量葡萄糖;但β-淀粉酶不能水解支链淀粉的α-1,6键,也不能跨过分支点继续水解,所以水解支链淀粉是不完全的,残留下β-极限糊精;
    葡萄糖淀粉酶对淀粉的水解作用是从淀粉的非还原性末端开始,依次水解α-1,4葡萄糖糖苷键,顺次切下每个葡萄糖单位,生成葡萄糖。

  • 第15题:

    又被称为脱支酶的是()。

    • A、葡萄糖淀粉酶
    • B、异淀粉酶
    • C、α-淀粉酶
    • D、β-淀粉酶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根据淀粉酶水解淀粉的不同形式将淀粉酶分为()、()、()、()


    正确答案:α-淀粉酶;β-淀粉酶;糖化酶;异淀粉酶

  • 第17题:

    判断题
    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区别在于α-淀粉酶水解-1,4糖苷键,β-淀粉酶水解β-1,4糖苷键。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要说明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葡萄糖淀粉酶的水解模式和它们的水解产物。

    正确答案: α—淀粉酶迅速地作用于淀粉分子内部的—1,4—键,使分子量迅速下降,粘度减小(称液化作用),对支链淀粉的最终产物是麦芽糖、葡萄糖和异麦芽糖,因它不能水解α—1,6—键。该淀粉酶活性与钙离子有关。
    β—淀粉酶从非还原端开始,逐个切下麦芽糖分子,它也不能水解α—1,6—键,并且不能超越α—1,6—键,因此仅能切下分支点以外的部分,产生相当于枝键淀粉总量50%—60%的麦芽糖,剩余部分为界限糊精。作用不需要辅助因子。
    葡萄糖淀粉酶从非还原端开始切下一个个葡萄糖分子,它既能水解α—1,4—键,也能水解α—1,6—和α—1,3—键,因此作用于直链和枝链淀粉时,将它们全部水解为葡萄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试比较α-淀粉酶、β-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的异同,并论述他们在水解淀粉的方式和产物上有何区别。

    正确答案: α-淀粉酶:属于内切型淀粉酶,从淀粉分子内部以随机的方式切断α-1,4糖苷键,但水解位于分子中间的α-1,4糖苷键的概率高于位于分子末端的;α-淀粉酶不能水解支链淀粉中的α-1,6键,也不能水解相邻分支点的α-1,4键,由于在其水解产物中,还原性末端葡萄糖分子中C1构型为α-型,α-淀粉酶作用于直链淀粉时,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速度较快,能将直链淀粉全部水解为麦芽糖、麦芽三糖及直链麦芽低聚糖;第二阶段速度慢,如酶量充分,最终水解生成麦芽糖和葡萄糖。
    β-淀粉酶是一种外切型淀粉酶,作用于淀粉时从非还原性末端依次切开相隔的β-1,4键,顺次将它分解成两个葡萄糖基,同时发生尔登转化作用,最终产物是β-麦芽糖,所以也称为麦芽糖酶。
    β-淀粉酶能将直链淀粉全部水解;如淀粉分子由偶数个葡萄糖单位组成,最终水解产物全部为麦芽糖;如淀粉分子由奇数个葡萄糖单位组成,最终产物除麦芽糖外还有少量葡萄糖;但β-淀粉酶不能水解支链淀粉的α-1,6键,也不能跨过分支点继续水解,所以水解支链淀粉是不完全的,残留下β-极限糊精;
    葡萄糖淀粉酶对淀粉的水解作用是从淀粉的非还原性末端开始,依次水解α-1,4葡萄糖糖苷键,顺次切下每个葡萄糖单位,生成葡萄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根据淀粉酶的作用特点,可将其分为()。
    A

    α-淀粉酶

    B

    β-淀粉酶

    C

    葡萄糖淀粉酶

    D

    异淀粉酶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能水解淀粉分子α-1,4糖苷键,不能水解α-1,6糖苷键,但能越过此键继续水解的淀粉酶是()。
    A

    α-淀粉酶

    B

    β-淀粉酶

    C

    葡萄糖淀粉酶

    D

    脱枝酶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说明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β-葡萄糖淀粉酶的作用模式。在葡萄糖浆、结晶葡萄糖、高麦芽糖和高果糖浆生产中分别要选用哪些酶?并作解释。

    正确答案: (1)a一淀粉酶:内切酶:从淀粉,糖原和环糊精分子的内部水解α—1,4糖苔键,水解产物中异头碳的α构型保持不变;
    (2)β-淀粉酶;端解酶:从淀粉分子的非还原性末端水解α—l,4糖苷键,产生β-麦芽糖;
    (3)β—葡萄糖淀粉酶:端解酶;从淀粉分子的非还原性末端水解α-l,4糖苷键,产生β-葡萄糖.
    (4)葡萄糖浆:选用α-淀粉酶,可以得到葡萄糖,麦芽糖,麦芽三糖等的混合物;
    (5)结晶葡萄糖:选用α-淀粉酶和β-葡萄糖淀粉酶;因为选用α-淀粉酶作用后,反应初始阶段的主要产物糊精,终产物是麦芽糖和麦芽三糖,再用β-葡萄糖淀粉酶作用于麦芽糖和麦芽三糖,可得到纯度很高的葡萄糖;
    (6)高麦芽糖:用α-粉酶和β-淀粉酶:因为选用α-淀粉酶作用后,反应初始阶段的主要产物糊精,终产物是麦芽糖和麦芽三糖,再用β-淀粉酶作用可得到麦芽糖纯度较高的麦芽糖
    (7)高果糖浆:选用α-淀粉酶,β-葡萄糖淀粉酶和葡萄糖异构酶。用α-淀粉酶和β-葡萄糖淀粉酶得到纯度很高的葡萄糖后,再用葡萄糖异构酶将葡萄糖异构成D-果糖,可得到果糖含量较高的高果糖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α-淀粉酶可以将支链淀粉完全水解成葡萄糖和麦芽糖。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