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某村委会将果园平均分给各户承包,规定承包期5年。其中韩某承包了40棵苹果树。1999年,村委会又全部收回果园搞专业承包,发包给以鲁某为首的6人专业队,合同约定承包期10年。后因管理不便,经村委会同意,鲁某等6人又将其中原来韩某承包过的40棵苹果树转包给了刘某。一年后,韩某以他与村委会1990年的合同未到期为由,强行抢摘这40棵苹果树的苹果400多公斤,故引起纠纷。村委会调解不成,即宣布解除其与鲁某等6人的合同,准备重新平均分包到各户。鲁某等6人即诉至法院,请求继续履行合同。刘某则向法院请求韩某返还400多公斤苹果。一审法院即将韩某列为被告,将村委会和鲁某列为第三人。判决后村委会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发回重审,认为应将村委会和韩某列为共同被告,将鲁某列为第三人。 就上述情况,请回答: 韩某的诉讼地位应如何确定?为什么?
第1题:
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包及上交收入”科目核算的内容不包括( )。
A.农户承包集体鱼塘上交的承包金
B.农户承包集体果园上交的承包金
C.农户承包集体荒地上交的承包金
D.村办企业上交的利润
第2题:
(一) 2000年烟台地区一村委会把果园分给各户承包,规定承包期为5年,其中某甲承包了50棵苹果树。2002年,村委会又全部收回果园搞专业承包,发包给以乙为首的6人专业队,合同约定承包期为10年。后因管理不便,经村委会同意,乙等6人又将其中原来甲承包过的50棵苹果树转包给丙。一年后,甲以他与村委会2000年的合同未到期为由,强行抢摘这50棵树的苹果500多公斤,引起纠纷。村委会调解不成,即宣布解除其与乙等6人的合同,准备重新平均分包到各户。乙等6人即诉至法院,请求继续履行合同,丙向法院请求甲返还500多公斤苹果。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本案中存在以下哪些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
A.乙等6人与村委会基于承包与发包关系而形成的请求给付关系
B.乙与丙的转包关系
C.甲与村委会的侵权关系
D.甲与丙的侵权关系
第3题:
第4题:
土地承包期届满后,由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第5题: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草地的承包期为30年至50年;林地的承包期为30年至70年。
第6题:
林地的承包期为()年,承包期届满,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继续承包。
第7题:
某村集体经济组织2012年共收到所属农户上交的集体果园承包款4000元,集体林地承包款3000元,村民一事一议筹资3600元,村办企业上交利润8000元。该村当年的发包及上交收人为()元。
第8题:
6500
11000
11500
16000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
耕地的承包期为30~50年
草地的承包期为30~50年
草地的承包期为30~70年
林地的承包期为30~70年
第13题:
某果园占用集体土地82亩,种植果树3000株,果树的剩余收益期为18年,前10年果树进入盛产期,后8年转入丰产期,果园剩余承包期与果树剩余收益期相同。2007年1月1日发生经济纠纷,法院在办理该案件过程中,需对2007年1月1日该果园的价值进行鉴证。据调查和预测,当地该类果园的有效种植株数为2900株,盛产期果园一般年产值为每株平均100元,丰产期果园一般年产值为每株平均90元,果园在产果期正常经营所需的费用平均占年产值的30%,果树收益期投资回报率为10%。试根据所给资料鉴证该果园在价格鉴证基准日的价值。
第14题:
下列关于物权法中土地承包的规定不正确的是( )。
A.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
B.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有权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互换、转让等方式流转
C.承包土地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
D.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在承包内可以将承包地用于非农建设
第15题:
某村集体经济组织将果园发包给赵六经营,其承包合同约定:承包期10年,每年承包金3000元,赵六应于承包合同签订后30日内交清全部承包金30000元。赵六已按期交清承包金。做账务处理
第16题:
根据《物权法》规定,下列关于承包期,表述正确的是( )。
第17题:
根据我国《物权法》规定,正确的是()。
第18题:
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包及上交收入”科目核算的内容不包括()。
第19题:
对
错
第20题:
三十年
四十年
六十年
七十年
第21题:
村办企业上交的利润
农户承包集体果园上交的承包金
农户承包林地上交的承包金
农户承包集体荒地上交的承包金
第22题:
第23题:
60
70
80
90
第24题:
农户承包集体鱼塘上交的承包金
农户承包集体果园上交的承包金
农户上交的罚款
村办企业上交的利润
农户承包集体耕地上交的承包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