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某,男,1983年10月2日出生。1997年10月3日,梁某在一酒家门口见一醉汉被众人围观,便上前自称是醉汉的表弟,用三轮车将其拉至僻静处,趁醉汉还在酣睡中,将其装有10万元巨款的密码箱拿走,梁某的行为已构成抢劫罪。这一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第1题:
梁某为本人购买了一张分红寿险保单,60岁满期,受益人是他的女儿,以下关于此保单不正确的处理是()
A.梁某在1年后退保,退保金中不包含红利
B.梁某在3年后不幸得病身故,他女儿获得该保单的保险金及累积红利
C.梁某在60岁保单满期给付时,获得该保单的保险金及累积红利
D.梁某在60岁前,每年获得该保单的分红
第2题:
某年夏天,在广州市某街头,女子梁某手提一包前行,突然一辆摩托从梁某背后飞驰而来,摩托由赵某驾驶,李某手持一利刀乘坐其后,李某在摩托逼近梁某时,伸刀割断梁某的手提包的一根提带,便向前猛拽,梁某誓死护包,于是梁某在摩托的牵引下被拖行五米,李某心急,照梁某手上狠下一刀,梁某的手提包被夺走,梁某起身而追,追行二十米,发现自己右手胳膊已不见,遂倒地。路人王某、黄某、夏某、上官某等目睹全程,并未施救,10分钟后由一位中山大学一年级学生艾某拨打“110”后,梁某获救。对此,下列选项表述不正确的是哪些?
A、该事件反映出王某、黄某、夏某、上官某的法律意识淡漠、道德良知丧失
B、王某、黄某、夏某、上官某有拯救梁某的法律义务
C、李某和赵某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而非犯罪
D、艾某的行为是公民意识的体现
BC
【考点】本题的考点是法律意识和道德、法律义务、违法行为和犯罪。
【解析】见死不救对于没有特定互相救助义务的人(如父母子女、配偶等亲属)是违反道德规范而不是法律规范的行为,所以路人王某、黄某、夏某、上官某并没有拯救梁某的法律义务,故B项表述错误。广义的违法,指所有违反法律的行为,包括犯罪行为和狭义的违法行为。狭义的违反,也可以称为一般侵权行为,包括民事侵权行为和行政侵权行为。本题中赵某和李某的行为明显有可能是共同犯罪,(若不考虑李某的后续行为)他们俩至少在抢夺罪范围内成立共同犯罪,很明显C项的表述是错误,他们俩的行为是犯罪行为,C项应当入选。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念、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王某、黄某、夏某、上官某在该事件中对于触犯刑法的犯罪行为无动于衷,冷漠旁观,是对社会、对他人不负责任的表现,是法律意识缺失的表现。道德在本质上是良心和信念的自由,因而在强制力上是内在的,见人有难从而进行尽力的援助是社会公德的体现,王某、黄某、夏某、上官某从自己私人利益出发,不对梁某进行有效的营救,是背离社会公德的,是道德良知的丧失,A项表述正确,不应当选择。艾某在发现梁某受伤后,拨打代表公权力的“110”对梁某进行拯救,是作为一个社会公民的良好行为,是对社会对人民负责的表率,体现了参与社会、维护社会的公民意识,D项表述也是正确的,不应入选。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陈某在X市进行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活动,其想让学新闻传播专业的表弟梁某进行新闻采编活动,梁某并没有从业资格,请问梁某可以帮忙吗?()
第6题:
梁某在某国有公司任行政办公室主任,通过该国有公司的集体研究,由梁某负责销售该公司开发的某大厦的商品房。梁某在没有违反公司规定的最低销售价格的前提下,隐瞒实际的售房价格,占有售房合同价和实际售房价的差额价款,共计25万元。如何评价梁某的行为?( )
第7题:
某男梁某和某女李某恋爱,后因性格不合,李某提出分手。梁某对此十分不满,于是伺机报复李某。梁某根据书上的提示,用玻璃瓶自制了两个爆炸装置,准备将李某炸伤。在实施之前,他的朋友跟他说:“你不能胡来。”他说:“这我知道,我只不过想吓唬吓唬她。”然后他骑车到李某家,在离李某家房子一米五远的地方,把这两个炸药瓶埋下去。梁某看到李某出门,立即引爆装置,地上炸了一个小土坑,李某重伤。请问本案中梁某的行为构成()。
第8题:
在梁某服刑期间对其进行义务教育
在梁某服刑完毕对其进行义务教育
剥夺梁某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力
免除梁某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第9题:
乙公司是在辅助性工作岗位上使用梁某,符合法律规定
乙公司是在临时性工作岗位上使用梁某,符合法律规定
梁某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
梁某申请仲裁时应将甲公司和乙公司作为共同当事人
第10题:
该梁为少筋梁
该粱为适筋梁
受压钢筋过多
该梁为超筋梁
第11题:
可以
不可以
理论上可以
第12题:
第13题:
王某将自由房屋一套出租给赵某,租期2年。1年以后,王某由于急需用钱,欲将该房出售,赵某表示不买。王某遂将该房屋卖梁某,并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梁某遂要求赵某退租。对此,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赵某有权租赁期限届满
B.因租赁期限未满,梁某尚未取得该房屋的所有权
C.赵某有权继续租赁该房屋,但必须与梁某重新签订租赁合同
D.王某与梁某的买卖合同无效,但梁某取得该房屋的所有权
本考点是租赁合同及其有着效力问题。根据我国《民法通则意见》第119条的规定,“承租户以一人名义承租私有房屋,有租赁期内,承租人死亡,该户共同居住人要求按原租约履行的,应当准许。私有房屋在租赁期内,因买卖.赠与或者继承发生房屋产权转移的,原租凭合同对承租人和新房主继续有效。”所以赵某有权租赁该房屋直到租赁期届满。《合同法》第229条规定:“租赁物在租赁期间发生所有权变动的,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A。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梁某截面的弯矩,若梁在该截面附近弯成(),则弯矩为正;弯成()则弯矩为负。
第18题:
某小学上数学课时,教师石某因有事临时离开,学生董某(8岁)见邻桌梁某(7岁)的文具盒好看,拿来玩赏,梁某不同意,让董某还回。董某不听,拿起文具盒就跑,梁某去追,不小心在门坎处摔倒,磕破额头,致轻微脑震荡,共花去医疗费1700元。经查,董某父母均在国外,现董某在父母委托的朋友张某家居住。梁某父母要求张某赔偿1700元的医疗费,张某以不是董某的父母为由拒绝。本案1700元是否应由张某赔付?为什么?
第19题:
梁某的妻子
梁某的老父亲
梁某的小儿子
梁某的多年好友金某
第20题:
粱某若能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调解内容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在两年内提起再审
梁某不可以对生效的调解书提起再审,法院不应当受理
梁某可以在任何时候提出再审,不受时间限制
梁某应当履行协议,不应该再起诉
第21题:
第22题:
梁某占有财物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梁某占有财物的行为构成侵占罪
梁某对强某的死亡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梁某对强某的死亡不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