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中的“反”的意思是()
第1题: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跂”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第2题:
提出“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的教育家是()
第3题: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与”在句中什么意思?
第4题:
翻译: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第5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第6题: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这句话中“反”的意思是:()
第7题:
参与
和(连词)
赞成
给予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孔子
孟子
荀子
墨子
第11题:
泪水
鼻涕
听说
溜走
跑掉
第12题:
第13题:
“窃闻高义之日久矣”中的“闻”意思是()选项
第14题: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中的“与”的意思是()
第15题: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是()。
第16题: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使子路反见之”中的“反”字是()。
第17题:
“窃闻高义之日久矣”中的“闻”意思是()
第18题:
在下列各项中,选出“尝”意义不同的一项()
第19题:
第20题:
反对
反叛
反省
反应
第21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第22题:
第23题: